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德育渗透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探讨通过将语文文知识的传授和运用同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挖掘教材内涵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达到教书育人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途径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职学生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思想状况如何,将关系着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因此,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既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和研究当今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初中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群体,在初中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各科学习成绩偏低或是直接对学习丧失兴趣,其中语文差者占相当的比例。表现在语文学习方面:平时写字难看,常写错别字,写作文句不成章,让人读不懂或者读起来是大白话;在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言,害怕读错或担心读错被人耻笑,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到了中专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导致丧失学习兴趣,最终形成严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二)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心理负担
  由于语文基础薄弱,造成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经常出现逃课、 害怕被提问、 害怕朗读、写作文等现象。同时也对学习语文,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枯燥的段落划分、文意概括、文章分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的情绪。一到课堂谈起课文就厌倦,谈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就有精神。
  (三)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一味地赶教学进度,没时间考虑 “以人为本” 的教学,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课上被动地听课,课下做练习、写作业,并且课下能抄就抄,懒得去思考。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抹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四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对当今社会形势和当前中职学生道德现状的分析得出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德育渗透。
  (一)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 ‘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充分张扬学生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我国历来崇尚“德才兼备” 德为先的观念,我国的教育方针也规定:“培养德、 智、 体、 美、 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最新出台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明确指出: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可以说,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德育摆在了首要位置。然而,新形势下的德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西方国家的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二是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 假冒伪劣、 欺骗欺诈等活动有所蔓延,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以及某些成年人价值观的扭曲;三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因此,在当前新课改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责任重于泰山。
  (二)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逐渐普及高中教育,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中继续学习。 许多学生家长由于对职业学校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更愿意把子女送入高中学习 。普通高中扩招以及因社会变革带来的消极因素,使职业学校生源素质大大滑坡。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部分是带着一种中考失利或无奈失落的心情来到学校的;还有一部分是被老师家长看作是另类顽固分子,难以管教,为了让其子女长点身体,而送进学校的 。面对后一部分学生,家长并不期望他们学到多少知识,而只希望学校能管住他们即可,这一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身上还沾染了许多不良现象,如打架 、通宵上网、 抽烟 、酗酒 、早恋等。因此在中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针对中职学生的素质特征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适时的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我通过课堂延伸和课下读书活动加以宣传,并且通过印制阅读材料和开展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将这些小故事大道理循循善诱地告诉学生,通过借助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拓展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是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创造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深的道德情操,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爱作者所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这样我在教学中,我便把课本作为一个拐杖,不失时机的通过视听课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阅读课进行反思教育,通过诵读课和诵读比赛进行信心教育,鼓舞士气,逐步组建一支阳光、团结、快乐的语文学习队伍,把中华优秀灿烂的文化一点一滴的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感化。
  (三)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达到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的高度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我想他不仅应当表现在文字材料的熟练运用上,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那就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怜有怒……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标准加以灌输,将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优缺点加以对比,从而让学生摒弃投机取巧、走捷径的念头,树立敢于奋斗吃苦,不怕流汗吃亏的坚韧信念。比如在教授《放歌如火的青春》单元时,我就将“药家鑫事件”和《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日的《健全人格比优秀学业更重要》文章进行大讨论,让学生既有正确价值观的意识,又有社会现实中的反面例子,让学生在心灵里有了一次次的碰撞,树立起了正义感和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信念。
  四.结语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语文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而德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采用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是一个化育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不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在任何一门中职课程的教学中,都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有机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以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期刊
内容摘要:关于遗传基本规律的教与学。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学习。通过图解分析等位基因的概念和识别。通过实例谈遗传规律的解题思路_隐性纯合子突破法。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知识的强化和巩固。  关键词:遗传规律 生物 教学  遗传基本规律在高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感到最难学。最不易掌握的。下面就该内容的教学,探讨一下最基本的问题,以供初学和初教的师生参考  首先要学好基因
摘要:高速公路的环保工程是一项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工程,而我国对高速公路环保投资的力度远远不能达到有效保护环境的要求。导致这样的现状存在众多原因,这其中对高速公路环保投资水平低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环保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投资多元化及激励政策、优化投资结构及提升工程实际效益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环保事业的发展,使高速公路建设水平进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创新性 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关爱学生的成长。如何使数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爱的殿堂。关爱学生从关注学生的心理着手,本文从课前心理暗示的运用、数学内容的表述、数学史的介绍、初高中衔接等细节的处理,充分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之情,让数学课堂里实现知识提升及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关爱 心理暗示 内容表述 数学文化 习惯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师都在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
学位
摘要:新课改在教育教学中正不断推进与深化,在小学阶段兴起了分层教学,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进行着分层的学习。分层教学本质上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到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以及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粗略地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同行教师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法  
期刊
摘 要:项目可行性评估是工程项目运行前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与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预测工程项目落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论证与评估各个实施方案,为工程项目决策提供基本依据。鉴于工程项目可行性评估对项目实施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切实分析了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评估的目标定位,并结合某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探讨了如何实施项目可行性评估,为广大同行提供建设性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满智慧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将昨天的知识转化成今天的需要和明天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机智。  什么是教学机智呢?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