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实施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个老师和地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了怎样实现高效地理课堂。
  一、优化课前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准备。因此课前应指导学生预习。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完成下学期教材每一章的课题研究,进行整体预习。例如在讲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调查自己家族(3—4代)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状况,了解自己家族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试着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为学习人口的发展、分布做充分准备。还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自学,找出疑难问题,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词语,往往能主宰全局,使学生的思路紧密地围绕教师转。地理老师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而且要自然生动,情感激越才能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如果教师上课一种腔调到底,则学生也会疲倦。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地理课堂焕发活力。
  三、上课前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将其自始至终展示给学生
  展示的途径可通过导学案、多媒体等载体,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使学生有明确无误的学习目标。
  呈现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及其应该掌握的程度。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不要用模糊语言,而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举例说明”“读图说明”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侧重“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不要太多,目标要有可验证性,当堂训练要能够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四、精心备课,编制好导学案
  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教学设计不精心,例如某些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甚至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这种不精心备课导致教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不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不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因而随机应变能力是应具备的良好教育机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五、借助多媒體手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尤其是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可使学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它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氛围,令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使课堂教学形式呈现立体化、多方位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恰当用好多媒体,则无疑会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产生共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努力创造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六、注重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于现代化的科学领域,地理的思想是人地相关、统一整体和谐发展的思想。可以说高中地理本来就是生活知识能力的日常教科书,脱离生活、照本宣科不符合高中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思想实际,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突出地理课的特色,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应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的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课堂训练的形式,使学生及时将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学习经验。
  七、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了解地理特征、原理和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借助地图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运用示意图,以及有关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在复习中要记的概念、原理、规律很多,有的在文字表述上还较相似,这就给记忆带来了麻烦。若能借助于示意图,寓文于图,则十分简单的一幅示意图就会将有关概念、原理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其他文献
在教学任务繁忙的情况下,我始终坚持每天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使教育方法得到了改进,课堂教学中的所有困惑得到了解决,交流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为“新”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新课标提升”的学习不但告诉我们“什么”,而且结合实例,告诉我们“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注重在提升我们实际的教学本领和对新课标的理解。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无不旁征博引,特别是列举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在国家海外经济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类企业行业特色明显,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对汇率变化特别敏感。然而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与CT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分析MRI与CT诊断价值。
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不仅是人们认识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本质、系统总结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科学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文化产业集群
目前《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考试是对学生数学学习阶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
期刊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已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应用,有可能带来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积极变革。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应用多媒体于课堂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学能力,
【摘 要】新课改重视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引导更应成为必要的教学手段。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将学生的思路局限在教师或书本的思维框架内,要鼓励小学生进行求异思想和创造性。小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师不能将单一的学习方法推广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改 综合能力 有
针对幼儿,他们的快乐成长比知识更重要。幼儿从三岁开始就进入幼儿园,过着集体生活,每天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的活动时间超过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在幼儿园,孩子们既可以接受启蒙教育,又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快乐地成长。所以幼儿园的每一个教育活动或是生活中的细节对幼儿的成长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就更应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及变化规律,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引导他们解决其心理问题及困惑,
注塑企业以生产注塑产品为主,涉及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车间调度作为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是我国注塑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车间调度可分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