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汇林业发展举措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来,气候问题上升为世界各个国家都关注的问题,由于人们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因此世界气象组织对于世界性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和客观的评估,希望能够给各国带来警醒。本文主要探索了气候变化下的碳汇林业发展实践研究,以期有效应对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汇林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3.054
  碳汇林业中的碳汇指的就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清除。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各国都做出了有效的应对,最为主要的就是利用植被与土壤吸收固定二氧化碳。
  1在气候变化下碳汇林业能够发挥出的特殊作用
  在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据着主体地位,能够利用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太阳能,是能量最高且全面的生物固碳方式,并且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资金,最具经济性。但若是从短期的成效上看,工业减排显然更为有效,但是成本较高,操作又比较复杂。森林固碳操作比较简单,所需成本较低,综合效益更大,具有经济可行性特征和现实可操作性特征。在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全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大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的碳,大约有一半的碳是存储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当然,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调查研究,全球的森林生物量碳储存量高达2827亿吨,也就是说每公顷的森林生物量碳储量平均有71.5吨。这些数据的表明反而更能够凸显出森林的破坏或者消失造成的碳排放量剧增。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就是碳排放量的剧增,而碳排放量的增加首先是由于毁林导致的,森林的消失,覆盖率的降低,导致大多数储存在森林中的生物碳排放,进入到大气当中;其次,毁林除了导致生物碳的排放增加,也导致了森林土壤中的有机碳排放。我国政府在面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中,也作出了有效的应对,根据国际社会的惯例,利用森林碳汇来抵减碳排放,开设了不少的林业碳汇项目,活跃碳交易市场,通过无形手和有形手的结合增汇减排。
  2气候变化下的碳汇林业发展举措
  我国的森林面积增加最为迅速,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我国相关部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且向国际承诺要自主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控制。同时,我国还是全球中人工林最多的国家,以增加森林面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战略,在林业、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相结合下,发挥了多重的效益,为国家争取到了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2.1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政策及战略部署
  国家林业局自2003年以来,就先后成立了各种针对性较强的办公组织,例如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林业生物质能源管理办公室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等。这些机构都坚决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政策及战略部署,在拟定计划后,有效开展相关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加强林业碳管理工作。同时,我国还对林业碳汇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进行了完善,并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发展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技术,有利于我国在进行国际气候谈判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进行林业碳汇决策。
  2.2实行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
  我国在进行林业碳汇交易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的实施,有效吸收了二氧化碳。我国主要是通过混交的方式造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但是所投入的资金量是庞大的,现如今我国已经栽种了马尾松、枫香、桉树等植物,共计四千公顷,既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能够控制实施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同时,也帮助了当地的农民,给他们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入。该项目的实施,成为全球第一个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依据。
  2.3构建平台增加森林植被
  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量过大问题,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完全满足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平台来增加森林植被,从而有效对国家的生态安全进行巩固,这样相关的企业就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利用企业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该项行动当中,节约了成本,又能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我国在2010年就设立了全国性的公募性基金会,来应对我国的气候变化,将增汇减排作为主要的目的,将收到的捐资进行碳汇造林,由此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真正建立起一个专业的权威机构,让社会公众通过这个平台尽个人的一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2.4相关协议及制度、规则的生效减少碳排放量
  《京都议定书》对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极大的作用,结合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规则,可以进行国家或者区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形成资源市场,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2012~2013年,在国内共有七个碳交易省试点,主要是以工业减排量的配额为主。随着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志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我国进入了国内碳交易市场,在平台的推动下,制定了相关的志愿减排交易标准和规则,为今后的碳汇生态市场奠定了基础。
  3结语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探索气候变化下的碳汇林业发展实践研究,为应对国际性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提出了哪些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主要選择了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及增加林业碳汇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效减少或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参考文献
  [1] 李怒云,宋维明,何宇.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创建与运营[J].林业经济,2007,(07).
  [2]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06).
  [3]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9,(08).
  作者简介:李庆伟,本科学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小体积肾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直径小于30mm的肾脏实质性占位病例进行超声造影,做出良性或恶性病变的诊断,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
摘要:本文以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为对象,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生态公益林的作用,并阐述了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保护生态;生态公益林;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3.05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和保护
松桉混交是人工造林的新尝试。根据松树和桉树的生长习性,制定合理的营林措施,使松桉混交达到最优。本文分析了松桉混交的优势,通过6年生松桉混交林的试验比对,得出松桉混交可以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施工过程抓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不出差错。保证工程质量,这就涉及到管理问题,管理的水平高低对于工程质量影响很大,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多,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确保施工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 A
2011年国务院为保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一系列资金、贷款、贴现、社会补贴的政策。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依旧
[目的]采用子叶离体培养方法快速繁殖龙椒2号大甜椒,尤其在诱导不定芽阶段能更快、更多地诱导出不定芽。[方法]在诱导不定芽阶段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比进行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向心理医学、社会医学转变,这就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提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