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言之有物”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作为学生的第一读者,教师在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时却深感学生作文的空洞、苍白。尤其是中专学生把作文学习、甚至是语文教学作为非专业科目来看待,写出的作文给人的感觉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无病呻吟,生编硬造,正如毛泽东笔下的“瘪三”让人面目可憎。学生作文时也是苦不堪言,作文便是作难,每逢作文便茶饭不思,日夜难寐,费尽心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还无啥可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千百个不同的脑袋里有的是一样的思路,一样的模式,一样的体系。而没有自己丝毫的一点感情,使作文堕落成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拼凑。
  面对一篇篇“灰色作文”就如面对一张张灰色的面孔。作为中专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指责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而更应该思索一下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有啥可写,使学生的作文做到言之有物,使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生机、有灵魂。
  我认为,首先应指导学生重新认识作文。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作文指导的程式化训练使学生把作文当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好”学生还总结了一套套应付作文的手段:一凑、二套、三抄。或凑,即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或套文章格式总分总,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誓言表;或抄脑子中背下几篇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文章,一旦碰上类似的题材,便有了现成之作。这样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
  叶圣陶指出:“如有所感兴,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于情趣的自然。”作文本应是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是自己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种文字体现,是自己人生经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干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悦,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踌躇,自己的惆怅,流露自己的心声,敢干在作文中刻画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长的轨迹和印痕,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表现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哪怕它还不成熟,哪怕它还很幼稚,甚至它还很丑陋,但那毕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可是正如前苏联著名地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地那样:“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流水的淙淙声,不能倾听春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的歌唱。”的确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应试教育,但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改善,培养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中专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我们指导学生,应该让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他们眼看、耳闻、脑思,去粗取精,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要鼓励他们多实践、多体验人生世态和大自然风光,有意识的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带,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
  第三,要引导学生去读。古人曰“劳于读书”确可“逸于作文”。这与我们熟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样的。的确,我们的学生坐于课堂,囿于课本,与社会相接触的机会少一些。但这还可以用阅读去补充。所有的文学作品多是万千世界中自然美、生活情趣美和自然美、理想美的艺术语言的总结和作家情感的铸炼,是作家用形象思维和炽烈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阅读可以说是间接的生活积累。阅读可以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只有认真不断地读书,知识才能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古人读书就讲究一个“化”字,即对读的书要消化,真正的有所悟,使书中的价值融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叶圣陶也说:“所谓阅读实则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收文章的营养,感悟自己情感与作品中的共鸣点。并且坚持做好摘抄、记诵、积累,使之成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
  针对中专学生专业课繁重这一点,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重点,立好明确的目标,去寻找介绍一些符合中专生心理发展成长需要的书;同时根据需求,确定精读、略读的方法,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做到口诵心惟;教给学生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书读的多,又能不断地质疑消化,学生作文就绝对会有话可说。“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从读书中积累素材,是古人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学生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四,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应是贯穿于整个作文或者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古今中外的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自己的人格来书写作品,用作品来表现自己的人格的。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的涌动和闪耀。当我们朗读鲁迅、郭沫若作品的时候,自然要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而折服。
  教育中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作文和做人更是紧密相连的。中专生现在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我们若希望学生写出品位高雅、言之有物的作文,首先应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胸怀。热爱生活是一切善行的基石,更是人生拼搏进取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心灵的汩汩暖流,才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七彩阳光,发现生活的美,追寻生活的美,传达生活的美,从而也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洗涤、净化和升华。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还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人生态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说真话,做实事,脚踏实地,老老实实,本本份份。要让他们在作文中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让他们自己在作品中自由翱翔,真正达到“人融入文,文高扬人”、人文和一的境界。这也是作文教学要追求的真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讨。但是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让学生能用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成长的历程和轨迹。我们的努力就是要完成这个目标。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练习部分起着巩固课堂知识、深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有效的课后练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因
文章就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剧中主人公俄狄浦斯命运的独特性与典型性,剧中的特殊矛盾冲突以及该剧带给中国观众的文化震撼等方面,分析了该剧代表的古希腊悲剧的
现阶段的初中课程体系中,物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僵化、单一,导致学生
阅读过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读书,而是包括对字词的认知和加工。我们知道,认字和记字是阅读的基础,就像站立是走路的基础一样。只有能够认识大量和足够的字词,儿童才能阅读。实际上,许多阅读速度慢,不能有效的理解所读内容的儿童,都是因为在字词的学习环节上出了问题。  学习字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许多孩子在学写字和认字及发音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对字形的记忆。汉字不像英文那样在字形的组成上有明显的规律性,一些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和乡镇地区的建筑也在逐渐增多,满足了我国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使得建筑质量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话题,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建筑企业应不断的加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笔者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与国际上工业化国家曾经历过的农村改造运动大体是一致的。近几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开放政策,虽然推动
美术教育过程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它能突破模式的桎梏,让学生从小打下创造性观念的基础,是完整的现代教育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他曾是一个唯有一颗无所畏惧的探寻之心的青年,他也曾是一个整日在天马行空地幻想着不存在建筑的新人,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就是这个曾经青涩的男子通过自学已经
在全国范围内,牟姓不是大姓,但在烟台栖霞,牟姓却是望族,这主要得益于大地主牟墨林和他的家族在栖霞古镇建立的庞大庄园。不过,由于古镇都的牟氏家族名气太大,以至于长期以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