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如何走好专业化成长之路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化成长是教师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和追求,需要教师增强自我规划意识,使自主成长变为一种积极行动,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敏于研究。
  [关键词] 自我规划;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敏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83-02
  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等的发展,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长期不懈的知识积累和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和追求,需要教师个体积极主动、勇于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必须增强自我规划意识,使自主成长变为一种积极行动,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敏于研究。
  一、自我规划——明确专业成长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规划是当前教育中欠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数人尽管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但没能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专业成长方向和目标,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全面、持续的过程。只有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做好个人成长规划,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确立各个阶段自己需要达成的任务,并按计划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积极作为,不懈努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走得更快、更好,才能使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二、勤于學习——垫厚专业成长的基石
  1.向书本学习
  一方面教师要向书本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其他基础知识,认真阅读各种专业教学期刊,研读名家教育理论专著,及时了解课程改革、学科教研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信息,提高自己的学科理论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建立起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应多读一些代表人类精神文明的经典著作,与经典为友,在读书中思考,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可以与大师对话,聆听大师教诲,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追求的教师。
  2.向他人学习
  “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是无穷的”“博采众长”方能超越自我。教师的教学都是在一步步模仿他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没有哪一个教师是直接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就优秀的。模仿他人,向他人学习,就要拜名师,学名家。第一,要多听名师讲的课,多与名师交流,感受名师的课堂,领略名师的风采,洞悉名师的方法,吸取名师的经验,并积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模仿实践,使自己的课堂也活起来,动起来,有魅力起来。第二,要向同伴学习。教师间的合作互助、经验共享,有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外来经验。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讲座、教学研讨会,争取外出学习观摩等,学习他人的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
  三、勇于实践——拓展专业成长的路径
  每位优秀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人格魅力,这是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步步历练出来的,是他们在经年累月的课堂教学中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不懈感悟,大胆创新的结果。“经验来源于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自主创新空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事件,可采取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教师是有心人,处处留心,事事动脑,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钻劲和韧劲,在教育教学上既能积极投入,大胆尝试,又能理性思考,科学实践,善于从教育教学的点滴中总结经验,善于从日常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探寻本质规律,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并能不断地丰富完善,就一定能拓展自己的专业成长路径,形成自己成熟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善于反思——助推专业成长的步伐
  1.教育实践反思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大家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解决这些难题。但很多人只顾眼前,事过便忘,没有养成事后反思的习惯,没有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教师只有养成反思的习惯,把校园里的点滴记录下来,由零散到系统,这样才便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主动的反思架构起“经验”和“理论”的桥梁,在经验的“理论化”和理论的“情境化”双向拓展中生成个体的实践智慧。
  2.教学过程反思
  教师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时,最有效的方式是撰写教学后记。教师备课时在备课本上预留空白,上课之后及时将教学得失记录在教案上,可以写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写出自己当时的教学体验;可以写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写自己对教学的灵感和思考。这样,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并做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久而久之就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使其夯实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加速促进自己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五、敏于研究——提升专业成长的境界
  只有开展教育科研,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和实施新课标的能力,从而逐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迈进,在教育科研中实现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成长。只有那些既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的学生,又取得了大量优质教科研成果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才是广大教师学习的优秀榜样。以前许多教师只有教学成绩而无教研成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只知教书不知研究。只有广泛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才能有意识地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成就自己。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活跃在今天教育舞台上的于漪、马蕊兰、魏书生等,都是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获得成功的。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的需要。引导青年教师走好专业发展之路,关键就是要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并将建立在这种自我意识上的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觉反思,变成一种习惯,内化为一股不断进取、持久稳定的不竭动力,进而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 参 考 文 献 ]
  [1] 于漪.卓越教师第一课——于漪谈教师素养[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斯 陌)
其他文献
[摘 要]“质壁分离实验”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材料优缺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若在初学该实验时能从不同角度探究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改进,既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又能在高考中做到游刃有余,且能有效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关键词]实验改进; 质壁分离实验;材料;试剂;结果[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94-02“教育要为
今年2月8日晚间,从电视新闻联播中听到许老去世的消息,我顿时陷入沉痛的哀思之中,不能自己。许老的与世长辞,使我思绪万千,联想起不少他可堪传颂的往事。现在仅谈几件小事来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然而,近年来人们的改革热情却出现了明显的弱化趋向.这与我们党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相悖的,也与我国今后的社会经
文章阐述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会计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于会计课程的要求与建议,并需求解决方案,通过分析问卷、查找材料、调查
[摘 要]沟通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中职学生有其特殊性,思想比较活跃,管理难度很大。中职班主任需要运用多种沟通方法,与学生展开心灵对话,了解学生所感所想,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沟通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94-0  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核心位置,肩负多种管理责任,
[摘 要]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应始终注重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反串角色”就是指在教学中师生角色的灵活互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反串角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
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当前传统教学媒体利用率较低。传统教学媒体可按使用对象、教学功能进行分类。地理教师应对传统教学媒体进行高效应用。
要吸引外商投资,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东道国围绕着投资这一主体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完善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是重庆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重大责任.重庆
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交流会4月中旬在重庆举行,来自新加坡的政商团队与重庆政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深化合作人计。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新加坡驻华大使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