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还有比这更温暖的风景吗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喜和李波结婚27年的纪念搞得场面盛大,因为刚刚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当年兵团的老知青都赶了来。他们抱在一起,哭了,笑了,又哭又笑,最后举杯,为30年来他们不曾荒芜的青春、不曾淹没的才华,也为他们终于成了社会的轴心。
  
  相信自己,相信爱情
  
  乔喜和李波1979年还在内蒙生产建设兵团。那一年知青只剩下了很少的人,最没门路的人也办了病退回家了。乔喜没有走,因为大妹妹留城了,家里还有一个那一年高中毕业的小妹妹,如果高考落榜,就有可能继续去上山下乡。
  高考恢复刚两年,已经传出回城的战友考上大学的消息,乔喜和李波非常振奋,小妹妹寄来了1977、1978年的高考试卷,他们试着做了一做,发现比张铁生强多了,于是决定搏一搏。大学——这是他们离开城市10年之后的渴望,也是回城的希望。
  乔喜支气管不好,春天特别容易犯。五月的一个下午,两人一边背着政治题一边去部队卫生室打针。
  新来的卫生员拔出针之后,乔喜的右腿就不能动弹了,卫生员扔下针一屁股坐在地下哭了起来,她知道进针的位置不对了。
  李波见炉子上坐的水壶开得“哗哗”响,她抄起盆倒入滚开的水,把一个毛巾扔到盆里,用镊子拎出热气腾腾的毛巾,”啪”地一下糊到了乔喜的屁股上。
  看的人还没回过神来,乔喜已经“妈呀”一声跳了起来,腿好啦。卫生员一个骨碌爬起来,只会抓着乔喜的手叫“大哥、大哥呀!”
  这件事在兵团传为佳话。李波对乔喜说,人家一个大姑娘家,把你那地方都看了,还是当着大家的面看的,你说咋办吧7乔喜说当然是只能给俺做老婆啦!
  1979年,乔喜和小他10岁的小妹妹同时考上了,李波也考上了。上大学之前,俩人海誓山盟,毕业之后做夫妻,生生死死不分离。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
  
  1983年7月,大学毕业。十一,他们结了婚,不在一个城市,两地分居。那一年,他们30岁了。
  乔喜读了研究生,李波意外怀了孕,想想年纪真不算小了,打算把孩子生下来。
  调到同一个城市生活,是他们新的梦想。他们一周给对方写一封信,同时收到对方的信,后来这些两地书被订成了五大本集子,曾经有出版社听说了希望结集出书,让俩人婉拒了。那时,他们都已经小有名气了。
  编辑感到遗憾,对他们说:“你们真是低调呀!”乔喜和李波听了脸都有些红,他们真的不是低调,而是因为那些信里藏着别人不知道的秘密——谁能想到出书呢,谁又能想到今天有那么多人写博客抖落自己的那点儿私生活呢!
  乔喜的导师招了五个研究生,三个硕士、两个博士,三男两女,每年都有几次出去实习。
  乔喜的一个师妹实习时犯了阑尾炎,差点儿穿孔,人高马大的乔喜把她背到了医院,情急之中还代师妹的手术签了字,这算是出差的一段插曲吧。
  师妹回到学校之后,大家起哄让她请客。这算多大的事呢,于是一块儿吃了顿饭。
  几杯啤酒下肚,师妹的眼睛中多了些波光滟潋的东西,看乔喜的眼神就有了幽怨。然后,她要求和乔喜一块儿散步。
  是五月的夏天,南风一阵一阵地吹着。“真是谈恋爱的季节呀!”师妹轻轻地说。
  乔喜定住自己的神儿,可千万别让它跑啦。但是他的心,那颗心狂跳了起来。她突然转过身抱住了他。
  她把头埋到他宽厚的怀抱里。南风温暖地吹着。她听着他胸膛里饱满的咚咚心跳,低声呢喃:“我听到了爱情。”
  乔喜僵在了那里,他的脑子电光石火般地有什么东西在打架:行?不行?姑娘的温柔潮水一般地把他包裹住了,他抱住了姑娘。
  她抬起头来,月光照着她高高的额头,还有额头下面湿润的眼睛。她说:“你看到我的刀疤了是不是?你看到了我的身体就是娶我的那个人。”
  这句话让乔喜柔软下去的心马上变硬,他想起了6年前李波说过几乎同样的一句话。他的手就在那一刻放了下来。
  “你不相信爱情吗?”姑娘吃惊地说。
  乔喜的心静了下来。他说:“那不是。”
  “那不是什么?”
  他说:“爱情。”
  他回到宿舍,马上拿出信纸给李波写信,但是,只开了个头,写下“亲爱的”三个字,就再也没能写下去。
  那一夜,他倚在窗边,一直坐着,一直坐着,直到让他的身子,让他的心,一点儿一点儿地变冷。
  三个月之后,李波难产,受了一晚上罪,第二天还是做了剖腹手术。医生问他保孩子还是保大人,他慌得靠住墙才没让身子滑到冰冷的地上。
  在等候的煎熬中,他的思绪纷乱,他想到了李波受的苦,他甚至想到了这是他差点儿出轨的报应,一时间心乱如麻。他的心像突然裂成了两半,中间是没有底的黑色弥漫的深渊,胸中疼得难以名状。
  当护士托着沾满胞液和血的雪白女孩给乔喜看时,他泪如坠雨,那是他的骨血啊。是他的血中之血,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老婆回到病房,乔喜翻身上了床,把虚弱的女人抱到了怀里。在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没有爱上小师妹,因为,他没法失去怀抱中的这个女人,否则,他的心会疼死。
  
  “海盗来了”
  
   乔喜拿到硕士学历之后,李波也考了研究生,孩子交给乔喜带着,太奶从老家成都来帮忙。
  又是一段两地书的日子,生活又忙又累又苦,乔喜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辛苦自不必说,他还是厂里的课题小组成员,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去工厂下木料时,让飞溅的木屑打了左眼。李波从学校坐夜车来到医院,陪丈夫做手术,那时候真是没钱,到小菜市场买只鸡给丈夫补补都要犹豫半天,钱在手心里攥着,让汗水洇得像从河里捞上来的一样。
  一只鸡炖熟了,两只大腿一只给女儿一只给太奶。太奶的舍不得吃,到末了还是给了女儿。鸡胸肉撕成一条一条的给丈夫,李波还盘算着剩下的肉和汤晚上煮面吃,又是美味的一顿。她吃了两碗白饭,浇上一点儿鸡汤,觉得真香。
  太奶在门厅看着厨房里省吃俭用的孙媳妇儿,眼圈就红了。送孩子上幼儿园免不了跟人家唠唠,家里两个研究生,像两只饿了一辈子的鬼,一样的黑瘦。
  乔喜出了院,满脸络腮胡子不说,一只眼上还戴着黑色的眼罩,女儿一见大叫:“海盗来了!海盗来了!”
  生病让一家人有了短暂的团聚,“海盗”带着大家去了城里的公园,女儿坚持要“海盗”爸爸划船,于是租了一只小船,一家四口坐上去,划、划、划!
  乔喜和李波还是上小学时在北海公园划过小船,那时候他们喜欢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转眼就是自己的孩子荡起双桨的时代了。
  他们的船和别人家的相遇时,有个小青年伸长了脖子问:大哥,您哪儿买的眼罩啊,看您年纪也不小了,怎么想起了扮海盗呢?女儿一听就来了劲儿,不住地嚷嚷:“我爸是海盗!我爸是海盗。”
  上岸之后拍了一张纪念照,后来挂在家里。好多年以后人家看了,说乔总 年轻时还真逗耶。他们不知道那不是戴着玩的,而是差点瞎了一只眼。
  划了一次船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城市还真美,只是以前没时间好好看看。李波临回学校的那个晚上,有无限的柔情,他们不停地说起在内蒙的日子,甚至,屋子里也有了雨后泥土的味道。 早上太奶起来做饭,还听到孙媳撒娇的声音:“不想走啊!不想走啊!”老人直摇头叹息。
  李波临走的时候跑到厨房,抓住太奶的胳膊小声说:太奶啊,我给您买了个金戒指,有点儿小,您别嫌弃啊!
  太奶听了一惊,说:“你哪来的钱啊?”李波说:“我打工了。”太奶把双眼一瞪:”你打工了!你打工挣了钱也不说买点儿肉吃补补。”
  李波忙用手堵住老人的嘴巴,小声说:“我吃啥也不长肉,白吃。”然后拿出戒指,给太奶戴上,看起来有点儿松。说用红丝线缠缠,不妨事的。太奶把李波搂到怀里,像抱着自己生下的孩子一样踏实。
  日子虽然苦,但是哪里赶得上在兵团呢?在内蒙的10年给他们的生命打了底。那个底色像土地一样包容,可以让他们承受一切。
  
  还在乎拥有什么
  
  分居8年之后,夫妻终于团聚了。他们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孩子才上小学。
  乔喜不到40岁就干上了厂里的副总工,48岁被提拔为总公司的经理。
  女儿乔姗姗被保送上了北大。
  那一年,李波提拔为单位的总经济师。去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就在那一年,乔喜出了情况。
  合作单位的市场总监小夏是一员女将,身材火爆:以低胸装示人,春光无限,更兼言语大胆,嬉笑怒骂有江湖风范,深得客户喜爱。
  乔喜是小夏的大客户,重点维护的对象。从接机、订酒店到谈判、晚宴,都是小夏亲身亲为,仔细做好的方案。
  乔喜从走出机场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遭遇到惊喜。先是小夏挂到他脖子上的紫色花环,是用小小的苜蓿花编成的——那是他最喜欢的花呀。在内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小朵一小朵的苜蓿花,在春天的风里颤抖着、招摇着。
  在花开的季节,乔喜还为李波朗诵过泰戈尔的诗:
  我听到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那时候他们躺在草地上,咀嚼着青草的芳香,天空蓝得令人眩晕……乔喜在从机场去市里的高速公路上,有一片刻的恍惚。
  谈判很顺利。小夏给他留下了很难忘的印象。李波走了9个月,他像所有经历着空窗期的男人一样,充满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异性怀抱的渴望。
  晚宴在郊外的温泉度假村举行,乔喜一反常态地豪饮,博得满堂喝彩。他说:这算什么!当年在内蒙那叫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叫一个……
  饭后,小夏问:“乔总,是否有雅兴一展歌喉?“乔喜说:“我只会唱老歌哈!”
  他唱《三套车》,音色浑厚、苍凉,是当年知青最喜爱的一支歌。他觉得自己就快是那个老马了,青春的岁月已经成往事,内心里有一瞬的慌乱——往前看30多年过去了,往后看,往后还有什么梦想在等待着自己?
  对方公司的老总也是同龄人。他们唱了京剧《智斗》,也唱了《北国之春》,小夏还抓着他的手跳了一段情意绵绵的四步。眼前暗香浮动的年轻女人让乔喜燥热,他提议散会,于是被送到房间。
  乔喜连衣服都没脱就睡了,醒来时半夜了,饿了,他试着打电话给服务台看看有没有吃的,没想到对方说,夏总吩咐了宵夜,马上送到。不到15分钟,小推车送上清粥小菜。粥的火候真好,米粒糯糯的,散了筋骨。四样小菜:酱瓜、拌萝卜、豆腐乳、炸花生,是他百吃不厌的。
  他喝了三碗粥,吃光了小菜,出了一身透汗,酒终于醒了。叫服务员撤餐时问:“还能泡温泉吗?”回答说:“一夜都可以呢。”
  温泉是露天的,乔喜脱掉睡袍下去,水温的舒适让他打了个寒战。他仰头看着繁星点点的天空,整个人彻底松弛了下来。
  出浴的时候,有人从背后为他披上了浴袍,他一惊,回头看到了小夏,说你也在这里啊!小夏一往情深地说:“人家等了您一夜呢。”乔喜这才想到了宵夜,问小夏:“你怎么知道我喜欢那几样小菜呢?”小夏说:“人家可以到酒店打听呀!”
  一股比温泉更加温柔的暖意涌了上来,乔喜顺势就揽过了小夏。
  乔喜的行程推迟了一天。
  3个月后,李波回国。一天夜里,无意间听到了乔喜在书房打电话,只有一句:“拜,亲!”
  李波一夜无眠,但是啥也没问啥也没说。她到单位尽可能推掉了出差的机会,她开始练瑜伽健身,让汗水冲刷掉了积在心里的一部分东西。
  过去乔喜的应酬她是能推就推,现在能参加则参加。乔喜的手下张罗着给他过50岁生日,乔喜面有愠色,一口回绝。李波知道,乔喜非常怕老。她发现,男人其实比女人更怕老。乔喜捞本一样地过着50岁前的每一天,呈现出不健康的焦虑与压力。他特别不愿意和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在一起,他开始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女人产生兴趣。
  李波报名参加了一个中老年人组织的背包游,发现都是想抓住青春尾巴的人。五一假期,他们徒步爬了太行山,冒着毛毛细雨。乔喜的身体表现得出奇地好,比40出头的人还有耐力。他马上开始吹牛:我们的身体是在兵团拉出来的,年轻人没法比。
  李波也在发生着变化,她给乔喜拔白头发时说:“我作为老婆是不是差点儿劲呀?”乔喜一愣,说:“没有啊。”李波说:“你看咱们结婚快30年了,分居两地的日子多不说,我在你身边也没能好好照顾你,特别是我去美国的一年,太奶走了,姗姗去上学了,你吃了一年食堂,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以后我不出远门了,得好好陪陪你了。”
  李波打心眼里觉得乔喜若是真有了什么事儿,也有自己的一半责任,不能太顾着自己的前途了。男人老了,比任何时候更需要自己了。
  就这样,乔喜与小夏的关系慢慢断了。本来也是为了填补李波的空缺。
  姗姗出国留学之后,他们搬了家,住到了城郊的连排别墅,李波在院前院后种了不少蔬菜,乔喜不出去应酬的时候,老两口一起打理这些瓜呀、豆呀。施肥,浇水,看它们长势喜人。
  过去的一页就这么掀了过去。李波到底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但是确信有事情发生了。而且,确信乔喜已经放下了。
  重要的是,李波自己放下了。她把伤害降到了最小、最小的程度,让它成为过眼烟云。
  姗姗谈了男朋友,打电话问妈妈如何做一个好女人,男人喜欢的女人。
  李波想了一想,说,好女人一定是宽厚的人,能够宽恕别人,厚待亲人。怎么说呢,就像地母一样,接纳一切的一切。你看大地上有鲜花、有清溪、有海洋,然而也有粪便、有污秽,而大地如母亲一样,接纳了这一切。一个女人做到这个份儿上,一定是男人喜欢的女人了。
  乔喜在沙发的另一边,歪着头听李波说出的这一席话,他慢慢地走过来,用双手环住了妻子的身体,就像年轻时一样。
  李波放下电话,回过头来,拥抱着丈夫宽厚的身体,就像年轻时一样。
其他文献
1941年,美国密歇根州,美丽姑娘艾瑟儿爱上飞行员泰迪,泰迪的朋友恰克和杰克同时爱上她。泰迪将远赴爱尔兰,他们秘密结婚,相约爱彼此至地老天荒。和猜想的一样,泰迪战死,留下年轻寡妇,痴情地守身如玉。艾瑟儿并不知道泰迪遇难之前,已将她的“后事”安排给好友恰克。艾瑟儿用10年时间接受这个爱她的男人,并和他生下女儿:恰克在10年里心无旁骜,耐心等待,终于守得云开。——他们都是为了坚守承诺,艾瑟儿答应过泰迪
期刊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满了整间屋子,曹欣坐在我面前,神情疲惫,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开始了她的讲述:  我和老公是再婚。都说半路夫妻不好处,但我俩的感情很和谐,为此我还一直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人再婚而暗自高兴呢。  可是,有一天,我收拾储藏室时,在一个塞满杂物的纸箱子里,发现了一盒安全套,而且已经用了两只。我当时就很纳闷:家里哪来的这东西?我一直戴避孕环,根本不需要,从未买过这东西。他买来这个干什么?  当
期刊
一个人在家好寂寞    当身边的老公已变得没有情趣,当幻想的他每刻都挑起我重返少女时代拍拖恋爱的欲望时,这便是所谓进入中年婚姻危机吗? 其实我并不算老吧。结婚10多年,待在家中10多年,没有工作。带孩子,做家务,管理家中大小的日常生活,已经够忙碌了。每天最舒服的时间,是老公和孩子上班上学后,我一个人享受自己的时光,有时会逛逛街,买杂志或者小说看,下午看电视连续剧,然后买菜,接孩子回来,跟孩子玩玩,
期刊
“头发”代表了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也释放着求偶的信息。脱发,表示健康程度下降、过度紧张。  “耳朵”,代表着听。当耳朵出现问题的时候,代表着在某种程度上,你再也不想听到某些东西了,代表着你对听到的东西生气。  “眼睛”代表看的能力。当眼睛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代表着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比如我们有这么多戴眼镜的孩子,那就是他们对过重的学习负担的无声反抗。如果他们对这些无能为力,他们
期刊
久别夫妻生隔阂,小山村里起流言    我今年38岁,生长于河南省内乡县红柳村,因为家里姊妹多,我排行老大,上完初中就辍学回家照看弟弟、妹妹。虽说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也许应了那句“深山出俊鸟”的俗语,成年后,我出落得靓丽苗条,成为山村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儿”。从18岁那年开始,来我家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了门槛。我冲破父母亲朋的阻力,一心一意嫁给了与我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王天生(化名)。婚后,虽说我们的生
期刊
生母失踪4年后,她接纳了救命恩人    2000年8月4日,年仅5岁的张雅突然失去了妈妈刘玉芬,她的天塌了!  那天中午,她放学刚回家,就看见父母正扭打成一团。原来。母亲执意要将1000元钱寄给远在贵州的姥爷治病,而父亲张建强则想把这笔钱用于服装店周转,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竟动了手。  在张雅的记忆中,父母动辄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母亲很固执,每次冲突后非要父亲认输才肯罢休。然而这次父
期刊
一    叶是我的“兵”。最初对他的赏识,就是从他的工作态度开始。都说现在大学生跟白菜一样好“捡”,可个个外强中干,眼高手低,傲慢得紧,很把自己当回事儿。叶刚来的时候,我也是抱着这么不屑的态度看他。但没多久,他认真主动的做派一下就扭转了我的“偏见”。  在公司里,我是出名的“难伺候”,对下属要求非常严苛,而他,是少数几个能够达到我要求的人。他从不计较小得小失,也没有一般年轻人的粗心大意,虽然我才比
期刊
海绵做盒解决肥皂被泡困扰    家里洗手台旁的肥皂盒里经常有积水,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倒一次,但肥皂还是逃脱不了被泡的命运,于是又会有些残渣粘在盒底,清洗时,还发现残渣都堵在盒孔上,怎么刷也刷不掉,肥皂也被泡得越来越厉害。一开始,我以为是家人洗手时不注意,滴入的水太多的缘故,就”警告”老公和儿子,洗手的时候注意点。但是,肥皂被泡的命运还是没有能够改变。  一次,洗完碗没挂好洗碗布,洗碗布恰好掉在了灶
期刊
自制大蒜内膜“创可贴”    周末打扫卫生时,不慎将手划破,血很快从伤口流出,一阵钻心的疼。翻箱倒柜却发现家里没有台适的药物了。婆婆见状,立刻跑到厨房,找出几个蒜瓣,将最内层的薄膜小心地剥出来,帮我贴在伤口上,第二天伤口就愈合了。  南昌马琳    “仙人粥”巧解少白头    女儿是个“少白头”。小时候,她还没怎么在意,参加工作后,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她频繁染发。考虑到染发可能会给女儿的身体带来伤
期刊
1 现在十八九岁的女孩身上,已很难找到像枣儿那样的品性:善良、淳朴、大度、勇于担当、知恩图报、富有同情心、刚烈中有温柔,坚守中有忍让,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辉,清澈见底般通透,能直抵心房。也许,这就是李春波那首并不好听的《小芳》得以流传的真正原因。小芳好比就是物质文化贫乏时代的精神小巢,钻进这温暖的窝,就能忘掉贫困、劳累、单调、饥饿:枣儿呢7在我这个下乡知青的心目中,她还多了一些母性的光辉,她的温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