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心上的人儿在身边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现在十八九岁的女孩身上,已很难找到像枣儿那样的品性:善良、淳朴、大度、勇于担当、知恩图报、富有同情心、刚烈中有温柔,坚守中有忍让,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辉,清澈见底般通透,能直抵心房。也许,这就是李春波那首并不好听的《小芳》得以流传的真正原因。小芳好比就是物质文化贫乏时代的精神小巢,钻进这温暖的窝,就能忘掉贫困、劳累、单调、饥饿:枣儿呢7在我这个下乡知青的心目中,她还多了一些母性的光辉,她的温情和不顾一切的呵护,甚至让我放弃了当兵或回城的念头,几度要和她成家相守过一辈子。回想当年的经历,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
  1975年春天,邓小平复出,开始了全面的整顿,农村也重视生产了。我下乡的地方,是鲁北传统的产棉区,不过由于计划体制下“定面积、定品种、定产量”的三定,种什么、种多少农作物,只有公社有权力决定,生产队只能按照指令生产。我们村的老支书徐宪周戴着一顶“不听话”的帽子。源自他对公社干部指令生产那一套的反感。有一次,当他被强令拔掉多种的棉花时,我听到了他面对长到齐膝高的棉花发出的一声长叹。如今,公社干部们则改口强调多种棉花、提高收入,无疑给他摘掉了帽子。和农民相比,知青组更便于组织调动,老支书把我叫到全村最好的一块地头上说:这12亩地就好比咱村的心头肉,你们知青组再加上几个壮劳力,组织一个种棉小分队,你就是队长了。
  我们也戴着一顶帽子,那就是“知识”。然而,在“文革”动乱中,我们这些城里的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种棉花可有些门道在里头,如果要想高产优质,必须科学种棉,可是,队里把棉田的活儿大都分配给农村的妇女们做,我连棉田都没进去过呢。
  一天中午,我正在犯愁,枣儿神神秘秘地走进我的房间,兴冲冲地说:“大知青,猜猜俺给你带来了什么?”枣儿背着手,好像有什么东西藏在身后。我转身想看,她俏皮地躲着,边躲边说:“了不得了,你也成了队干部咧,还看得起俺这普通社员么?”
  屁干部啊,我一听来了气,枣儿突然收住笑声,从背后将一本厚厚的书重重塞到我手里,那是一本棉花种植手册大全的工具书,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从棉花品种到问作模式,还有各种病虫害的防治,一应俱全。原来,枣儿得知我当上种棉小分队队长的消息后,立刻跑了十几里路,到公社粮站他叔叔那里,又通过技术员讨来了这本书,只借三天。人家就要回去。
  枣儿真是太细心了,她知道我要强,又缺乏种棉的知识,这本书真的就是雪中送炭啊。我认真对枣儿说:“枣儿,怎么谢你呢?”枣儿眼神里透露出幸福的光,说:“谢啥?只要不难为你,俺就高兴。嗯,这样吧,给俺拉个曲子。再就是,让俺也加入你的小分队,行么?”
  当然行了,我起身攥住枣儿的手,使劲摇晃着说:“有你这本书,我种棉花就有戏了。你在我身边,我干活也不觉得累了。”
  “为啥不累?”枣儿明知故问,用她的大眼睛痴痴望着我。我想抱枣儿,可被枣儿轻轻推开了:“有人会说闲话。再说,种好棉花可不能光靠这本书啊,你最好去问问公社的技术员,他有经验哩。”说罢,枣儿又一阵风似的飘走了,弄得我好长时间没回过神来。
  一株棉花,要经过整地、挖沟、选种、下播、剔苗、摸芽打权、施肥捉虫、喷药通风、保蕾促果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吐出雪白的棉絮,最后就是农妇们挎着一个大包袱皮,看似轻松地在棉田采摘,实际上累得你腰都很难直起来了。幸亏枣儿在关键时刻总是通过他叔叔把技术员拉到田间出主意,加上这一年老天有眼,风调雨顺,知青组的同学又都飙着劲地比拼——我按照人头分了6个小组,每组2亩,责任到人,颇有点像改革初期农村实行“责任田”——起早贪黑的辛苦没有白费,那12亩棉田长势喜人,不但高度超过了其他棉田30多厘米,果枝和现蕾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以往同期水平。
  开花时节,棉株基本上都开花到顶,放眼望去,带点粉红色的花朵竞相绽放,和油绿的叶子相映成一派丰收的美景,让人心醉。至今有人问我喜欢什么花,我还总是令他们惊讶地回答:棉花!
  种棉小分队出名了,公社不断组织来人观摩,县知青办还特意邀请了省城的记者来我们队采访,要我写份材料,说让我巡回作报告:知青扎根农村科技种棉大有作为。现在看来,所谓的知识,不过也就是一点小聪明。种田是需要工夫的,你下的力气大,流的汗水多,土地就会回报给你劳动的成果。但是小聪明也管用,因为我在学校里就是团组织的宣传委员,学校十几块黑板报基本上是我包圆了。对口词、快板书、诗歌、漫画,我样样在行,把批判文章或者学习心得弄得总是别开生面。
  眼下,在农村这招儿也用上了。知青组、大队部、村小学的黑板报上,都是我精心组织的科学种棉小知识,小把戏,加上漫画和一些数字图表比对,竟然得到了公社领导的大力表扬。枣儿是我出黑板报的得力助手,有些词实际上是她出的,我则教她用粉笔作底子,然后用毛笔勾勒出好看的棉花,并用标尺记录棉株生长的大体过程。晚上,我们一起还编了一首科学种棉的顺口溜:
  棉田要想得高产,关键看看八月桃,九月结桃盖八月,一年到头白忙活。
  整地挖沟降盐碱,密植三千不能少,平衡施肥有比例,尿二钾一磷六七。
  阴天早上别偷懒,捉虫减害好时机,果枝棉铃过十五,大银盘子属于你。
  这里头,“大银盘子”就是枣儿出的主意。每当劳作到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枣儿总对我说:“你瞅瞅天上,月亮真像个大银盘子。”而在我眼里,我感觉月亮更像枣儿养母一那个曾经风尘过的女人使用的那面银质圆镜。自从了解到那个女人的身世之后,我就不愿意再用”老妓女”这个词儿羞辱她了。但我对枣儿再没有提及这个女人,我害怕勾起枣儿伤心的往事。
  
  2 知青苦不苦?有多苦?这一特殊年代的群体已经告别历史舞台很久了。尽管现在有人反思当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非人性化的谬误,我还是要替那个年代的我们辩白一句:我们的青春看似被简单的劳动所荒废,但我们的汗水却为大地增添了实实在在的果实。
  知青不是愤青,插队也不是插足,劳动光荣,果实正当,无奈中的收获也是收获。更何况,我还有一位真心对我好的农村姑娘枣儿在身边相伴。我承认,在时尚中怀旧是一种时髦,在反差中满足是一种自慰,在幸福中回忆痛苦是为今天我的心境涂上一层防水漆。如今我能抵挡住任何磨难的煎熬,是因为我的经历中有一个符号,那就是枣儿。
  8月的棉田里热浪滚滚,如果碰上连阴天,棉蚜虫便开始肆虐起来。有几个知青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地里一下子少了人手,于是几个组合并,分工承担的棉田也增加到了三四亩。为了抓紧遏制虫害,小分队开始用手动喷粉机给棉花喷药,从早上五点到晚上九点,除了中午半小时的地头吃饭,其它时间都是在齐肩高的棉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不 停移动,手里还要不停地转动,汗水和药粉把身上弄得粘糊糊的,胳膊和腿几乎是要折断的感觉。
  我几度坚持不下去了,但枣儿惊人的毅力甚至是爆发力,让我这七尺男儿感到汗颜,还有她细微的体察和关心,让我的劳累又充满了温馨。
  枣儿总是率先喷完她的地块,然后过来帮我,不时递上一块蓝花布方巾,让我擦汗,又掏出一包棉油炸的地瓜团团,算作点心给我充饥。她黑红的脸庞面向我的时候,总是挂着笑容,没有一丝痛苦、艰辛的表情。每当我忍不住要骂娘的时候,她总是说,快了快了,还有几行,后来,又变成了快了快了,还有一天。也许我的体力到了极限,加上农药的熏染和热伤风,我开始感到浑身发冷,终于在最后一天的喷药劳动中,我倒在了夜色已经降临的棉田里。
  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桌子上有一大碗已经变凉的鸡蛋荷包面条。浑身乏力,口渴得厉害,但身边一个人也没有。我想喊,但嗓子嘶哑,发不出声音,就这么眼巴巴地期盼着有个人能给我点水喝,遂又昏昏睡去。我开始做恶梦,梦到我小时候和妈妈走失了,到处都是凶神恶煞般的面孔和眼神,如同妖魔鬼怪,吐着鲜红的舌头要吃掉我。我害怕,大声叫喊:妈,妈,妈妈。突然,妈妈出现了,但好像不认识我了,任凭怎么呼喊,她也不理睬我。我想继续大叫,妈,我在这里呢,可不知为什么喊出来的声音非常小,恶魔们开始狞笑,向我围拢,看不见妈妈了,我大哭起来。
  矇眬中有双手在摸我的脑门,温暖,轻柔,我立刻睁开眼睛,这次我叫出了声音:“妈妈。”眼前的人影非常熟悉,是枣儿。她俯在床头,一只胳膊抱着我的头,另一只手轻轻拍打我的胸口,说:“你醒了,刚才总说胡话,吓死俺了。”我看到,桌子上又多了一瓶水果罐头。立刻,我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第一次发现,枣儿很像母亲,是我最孤独最难受的时刻想到的那个人。
  我握着枣儿的手费力地问:“你,你不怕别人说闲话么?”
  枣儿干脆地说:“不怕,你的命比什么都要紧!赤脚医生已经给你打针了,等退烧后就好了。你等着,我去给你热面条去。”
  “不,你多呆一会。”我握住枣儿的手不松,枣儿双手也紧紧攥住,那一刻,我和枣儿的心靠得更近了。
  3 我们终于战胜了虫害,棉田大丰收在即。公社书记和管片书记对此大加赞赏,说,好好好,这个知识青年有头脑,应当作为典型在全公社全县推广。于是,我理所当然地成了知青与农民农业农村结合的典型,并被抽调到公社,帮助各村片总结推广科学种田的经验。
  我的小机灵和表达能力又一次派上用场。每走到一个村,我总是先变几个小魔术。当那些农民们看得兴致正浓的时候,我总是适时收起这些小把戏,然后拿出我早就准备好的一沓科学种棉的“明白纸”,告诉他们这才是真正的秘诀,把戏只是图一乐。“明白纸”则能让地里多出棉花为国家。于是大家伙便蜂拥上来争抢。就这样,我走一村红一村,走一片响一片,成了当地的名人。还参加了地区优秀知识青年代表大会。
  半个多月的外出虽然兴奋,但一到晚上我就会强烈地想枣儿。没有枣儿,就不会有这样的荣耀:没有枣儿,我也不会坚持到收获的时刻。当思念的感情顽固地爬上心头久久不愿离开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爱上了这个农村姑娘。当然,理智告诉我,当兵是最大的理想,回城是永远的归宿,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永远不可能容下我飞扬的心。可是,我还是那么强烈地思念枣儿,她的花格格衣服,她的起伏的胸脯,她的刘海,她的大眼睛,她听我讲故事、拉琴的投入表情,还有她身上那淡淡的雪花膏和香皂的清香。
  我不断问自己,你下决心了么?这样一个女人值得你付出一生的追求么?值得你放弃自己的梦想么?后来,问题变得简单了,只要枣儿在身边就是幸福的,踏实的。
  好不容易结束了巡回宣讲。回到村里,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抄起小提琴跑到梨园里,我要用我的琴声呼唤枣儿,我要向她表白我的爱。甚至。我想立刻占有枣儿纯洁的身子,让生米煮成熟饭,我就死心塌地断了任何念头和一个农村姑娘过日子了,生我们的孩子了。
  梨园的果实早已采摘完了,荒草肆无忌惮地在树下蔓延,草棚子里空荡荡的。去了几次,琴声的节奏从悠扬到急切,都没有唤来枣儿的影子。最后一次,我按捺不住,去了枣儿的家,却发现大门紧锁,枣儿和他的爹都不在。一天,两天、三天……五天过去了,枣儿始终没有出现……(未免待续)
其他文献
凌晨三点半,作为值班医生的我正在开具病人第二天的药。一对中年夫妻急急火火地拾进一个昏迷的老太太。  那男子匆匆放下竹椅扎成的“担架”,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扑通”一声跪在我的面前,一边磕头一边哭道:“江医生,求求您了,无论如何请您把我的老娘救活,您要多少钱都行,我就这么一个老娘哇!”边哭还边递上一大叠钞票。  紧接着,做妻子的也挨着她丈夫跪在我面前。她对我大放悲声:“江医生哪,您一定要把她救活啊,
期刊
1941年,美国密歇根州,美丽姑娘艾瑟儿爱上飞行员泰迪,泰迪的朋友恰克和杰克同时爱上她。泰迪将远赴爱尔兰,他们秘密结婚,相约爱彼此至地老天荒。和猜想的一样,泰迪战死,留下年轻寡妇,痴情地守身如玉。艾瑟儿并不知道泰迪遇难之前,已将她的“后事”安排给好友恰克。艾瑟儿用10年时间接受这个爱她的男人,并和他生下女儿:恰克在10年里心无旁骜,耐心等待,终于守得云开。——他们都是为了坚守承诺,艾瑟儿答应过泰迪
期刊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满了整间屋子,曹欣坐在我面前,神情疲惫,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开始了她的讲述:  我和老公是再婚。都说半路夫妻不好处,但我俩的感情很和谐,为此我还一直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人再婚而暗自高兴呢。  可是,有一天,我收拾储藏室时,在一个塞满杂物的纸箱子里,发现了一盒安全套,而且已经用了两只。我当时就很纳闷:家里哪来的这东西?我一直戴避孕环,根本不需要,从未买过这东西。他买来这个干什么?  当
期刊
一个人在家好寂寞    当身边的老公已变得没有情趣,当幻想的他每刻都挑起我重返少女时代拍拖恋爱的欲望时,这便是所谓进入中年婚姻危机吗? 其实我并不算老吧。结婚10多年,待在家中10多年,没有工作。带孩子,做家务,管理家中大小的日常生活,已经够忙碌了。每天最舒服的时间,是老公和孩子上班上学后,我一个人享受自己的时光,有时会逛逛街,买杂志或者小说看,下午看电视连续剧,然后买菜,接孩子回来,跟孩子玩玩,
期刊
“头发”代表了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也释放着求偶的信息。脱发,表示健康程度下降、过度紧张。  “耳朵”,代表着听。当耳朵出现问题的时候,代表着在某种程度上,你再也不想听到某些东西了,代表着你对听到的东西生气。  “眼睛”代表看的能力。当眼睛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代表着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比如我们有这么多戴眼镜的孩子,那就是他们对过重的学习负担的无声反抗。如果他们对这些无能为力,他们
期刊
久别夫妻生隔阂,小山村里起流言    我今年38岁,生长于河南省内乡县红柳村,因为家里姊妹多,我排行老大,上完初中就辍学回家照看弟弟、妹妹。虽说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也许应了那句“深山出俊鸟”的俗语,成年后,我出落得靓丽苗条,成为山村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儿”。从18岁那年开始,来我家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了门槛。我冲破父母亲朋的阻力,一心一意嫁给了与我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王天生(化名)。婚后,虽说我们的生
期刊
生母失踪4年后,她接纳了救命恩人    2000年8月4日,年仅5岁的张雅突然失去了妈妈刘玉芬,她的天塌了!  那天中午,她放学刚回家,就看见父母正扭打成一团。原来。母亲执意要将1000元钱寄给远在贵州的姥爷治病,而父亲张建强则想把这笔钱用于服装店周转,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竟动了手。  在张雅的记忆中,父母动辄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母亲很固执,每次冲突后非要父亲认输才肯罢休。然而这次父
期刊
一    叶是我的“兵”。最初对他的赏识,就是从他的工作态度开始。都说现在大学生跟白菜一样好“捡”,可个个外强中干,眼高手低,傲慢得紧,很把自己当回事儿。叶刚来的时候,我也是抱着这么不屑的态度看他。但没多久,他认真主动的做派一下就扭转了我的“偏见”。  在公司里,我是出名的“难伺候”,对下属要求非常严苛,而他,是少数几个能够达到我要求的人。他从不计较小得小失,也没有一般年轻人的粗心大意,虽然我才比
期刊
海绵做盒解决肥皂被泡困扰    家里洗手台旁的肥皂盒里经常有积水,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倒一次,但肥皂还是逃脱不了被泡的命运,于是又会有些残渣粘在盒底,清洗时,还发现残渣都堵在盒孔上,怎么刷也刷不掉,肥皂也被泡得越来越厉害。一开始,我以为是家人洗手时不注意,滴入的水太多的缘故,就”警告”老公和儿子,洗手的时候注意点。但是,肥皂被泡的命运还是没有能够改变。  一次,洗完碗没挂好洗碗布,洗碗布恰好掉在了灶
期刊
自制大蒜内膜“创可贴”    周末打扫卫生时,不慎将手划破,血很快从伤口流出,一阵钻心的疼。翻箱倒柜却发现家里没有台适的药物了。婆婆见状,立刻跑到厨房,找出几个蒜瓣,将最内层的薄膜小心地剥出来,帮我贴在伤口上,第二天伤口就愈合了。  南昌马琳    “仙人粥”巧解少白头    女儿是个“少白头”。小时候,她还没怎么在意,参加工作后,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她频繁染发。考虑到染发可能会给女儿的身体带来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