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虚无”与古典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学习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必须在历史发展中来发掘它的价值。文艺是生活的反映。因此,对古代文论中“求真实”反虚妄”的理论主张,一般的评价都很高,有的人甚至认为这就是古典现实主义的艺术论。其实,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是不妥当的。任何理论,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它可能是进步的,促进了文艺的健康发展;但超越了这个“一定”的范围,机械地固守某一理论阵地,而不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那么它就可能被时代推向历史的反面。反之,经常受到人们非难的某些主张,就拿古典文论中的“虚无”之论来说(如晋代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曾因不讲或少讲“真实”之“有”而受到批判;但如果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人们又自会发现其价值,甚至认为它是古典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论的进一步深化。的确,在历史发展的
其他文献
在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煤质工作是煤炭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更是关键环节,在煤田地质勘探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对煤质工作进行基本概述,在了解煤质工作的基础上,阐
摘 要: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阅读作为学生获取信息和增加知识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如今的教学要求,严重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潜力。面对出现的情况,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对策  信息化时代下,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信息所包围。面对纷繁复
<正> 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喊得最响的口号之一是“阶级斗争”。只要是搞“阶级斗争”,工厂可以停工,学校可以停课,粮食“颗粒无收也不要紧”,“几十万人武斗也可以”,死几个人也“无啥关系”。他们责骂一切搞生产建设和科技文教等业务的同志是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是走“白专道路”。他们给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贴上“阶级斗争”的标签,“左”得出奇,“革命”得要死。阶级斗争真是“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家底可以斗光,八亿人民可以同归于尽,也要斗!斗!斗!其
<正>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八期发表了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论关系》),读了很受启发。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确实很重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开展讨论,不但有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现实意义。这里我们谈谈对其中几个问题的粗浅意见,与孙冶方同志商榷。
<正> 蒋学模同志在《应当重视对生产力的研究——评介李平心同志关于生产力性质的理论》一文中,基本上肯定了李平心同志在1959年提出的对有关问题的探索性工作。笔者在当时曾经在《也谈我对生产力问题的两点认识》一文中,对如下两个论点作了论证:(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范畴,生产力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技术属性和社会历史属性;(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除了联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宾践,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改的风浪中踌躇而行,在分组合作探究的策略中摸索而进,在课前、课中、课后都略有成功之处,权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摘 要: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索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探索。下面
摘 要:生本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关键词:生本教育;角色转化;学生主体  一、教师的角色得到变化  在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害怕学生听不懂而反反复复地讲个不停。这种做法其实是太过于包办的,大多数是我们教师一厢情愿的做的工作。其实,这种做法是对学生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总认为学生应该按照教师所讲的去学。教师应该更多的去引导学生,教会他们如
摘 要: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大学生中,没有一位能成为大师级人物,在获得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院士中,没有一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学培养的,这说明采用“苏联”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别是在物理学方面,看看有哪几条定理、定律是中国人发现的呢?没有。所以现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新课程标准,旨在从幼儿园开始培养我国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创新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