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不同膳食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人群研究

来源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群调查和干预研究都表明不同膳食脂肪酸水平可通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而对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饱和脂肪酸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糖代谢有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发病危险性;其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对2型糖尿病起到有利作用.
其他文献
腹壁疝是指前腹壁因肌筋膜缺损而引起的疝.近年来的研究在相关的基础理论如胶原代谢与发病的关系、如何正确操行关腹技术、腹壁疝的分类方法等都有进展.而修补方法中是采用开放技术还是腹腔镜技术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现作以下讨论作为参考。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特发性、非化脓性、多发性的炎性疾病.常发生动脉内膜与外膜纤维化,中膜变性、破裂等组织学改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直以来多视其为自体免疫性疾病[1-3].近年研究又有新的进展,人们不仅发现大动脉炎有家族倾向[4](在我们以往的报道中便有亲姐妹两人均患此病的例子[5]),而且有些学者还发现该病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
抗性淀粉是天然存在的、有广泛生理学特性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性食物成分,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抗性淀粉的化学、生理特性,测定方法及其对健康作用的研究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介绍  多数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每年约为1:1000.其发病率的增加与年龄有关.在低分子量肝素(LMWH)应用于该病以前,对静脉血栓治疗传统方法主要是住院用普通肝素(UFH)治疗数日,一般通过静脉输注UFH,以患者APTT值与对照血浆的比值按时做实验室监控.不同患者对肝素所需的剂量不同,因此至多仅有50%的患者APTT值能在某一时间内处于治疗范围。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临床少见,约占内脏动脉夹层的8%.自1947年Bauersfesd报道第1例以来,截至2010年全球共发现约120例[1],国内30多例.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由于各中心病例数量均有限,尽管许
1 病例介绍rn患者,女,45岁,农民,因“突发双下肢麻木4 d”于2006年8月29日入院.患者于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从脚趾开始,逐渐上升至腹部,伴腰背部疼痛、进行性排尿
母亲常常拥抱与抚摸孩子以表达母爱,同时孩子也非常喜欢这种爱的方式,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恐惧时,在大人的怀抱里得到安慰.同样,护士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把爱、温暖、受欢迎、放松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疝多发生于腹部,分为腹外疝和腹内疝,以腹外疝为多见.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突出体表所致.临床上以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