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医学本科生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着力构筑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该计划实施4年多,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作风以及学习主动性,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生选题的开凿点过大、样本量较少等问题,存在着“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现象.为完善该计划,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效机制,推广该计划实施理念;构建相关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其他文献
目的 针对儿科见习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典型病例短缺、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等问题,应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临床情景模拟病人及病情变化,进行情景式教学;检验教学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典型病例的资料(病史、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患者视频等),采用计算机合成,设计出计算机临床情景模拟病人.选取我院2008级学生216人,按学号单双数分为2组.针对实验组(108人)采用计算机临床情景模拟病人教学;而对照组按传统进病房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在此阐述了全科医学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文献基础。
摘要:桃源刺绣诞生于桃源,其繁衍与楚文化有关,桃源刺绣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扎根于湘西北沅水流域“古濮地”,其绣品真实地展现了当代人的生活,也是一代代桃源绣女凭借对生活的热爱,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表现力,绣出了气韵生动、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刺绣品。对桃源刺绣产品的创新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对时尚性产品的创新研究;二、对技艺创新的产品研究;三、对图案创新的产品研究;四、传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角色扮演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60名学生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2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演练,评估两者的实战表现;笔试评价2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学生接受问卷调查,对教学方法进行反馈.结果 笔试成绩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演练中,观察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
为考查医学生的实际临床诊疗能力,在医学教育中引入计算机模拟病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结合ASP.NET技术和模拟病例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病例考核系统,能较逼真地模拟医生看病的过程,实现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客观全面的测评.该系统在医学教学发展和临床技能培训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整合教学资源,将临床技能教学所需要的文字、课件、图片、动画、视频和试题等素材,建设成临床技能教学网络资源库,从而实现优秀教学资源交互与共享.针对当前国内教育资源库建设普遍薄弱的现状,设计出临床技能教学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内容、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定位、功能和管理运行机制,并针对具体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给予相应建议,以期推动临床技能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和优化改进。
我国使用香料的历史非常悠久,与香熏相伴而生的熏炉自然也有漫长的历史。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开始使用天然香料。从历史朝代的更迭来看,香熏的发展大约分为几个阶段:新石器时期的萌芽阶段、黄帝时期的初始阶段、周至汉时期的形成阶段、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宋代时期的鼎盛阶段、元明清时期的稳定阶段、清末民初时期的衰退阶段。  从主流风格角度来说,汉晋时代的香熏炉多山林之气,隋唐时代的香熏炉多庙堂之气,
在神经病学教学实践中,引进并应用“三级健康干预”理论,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健康管理基本技能,使神经病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针对教学医院、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分析国内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选修课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以“心的临床应用解剖学”选修课为例,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将解剖选修课的教学联系临床应用实际;尤其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拓展知识及跟踪临床医学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出改革“心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方式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强调基础医学选修课也必须注重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