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数学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环境变了,学习的压力重了。这对刚到初一的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于是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下降了,而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乎变得更难了。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不至于从“优”变“差”,我认为必须立足课本,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充分利用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让学生从身边所熟悉的事例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然后充分利用图形的展开和折叠,让学生进行思考,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给出的结论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接着让学生亲身对立体图形进行展开和折叠,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对数学不在产生抵触的情绪,反而慢慢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就对学好初中数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学好初中数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次,第二章有理数的教学涉及到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章概念多,较为抽象,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其中负数、绝对值概念是难点。教学中要例举大量负数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使学生知道产生负数是生活的需要。如前进10米,记为“ 10米”,而后退10米,则记为“—10米”,“—10”是负数。生活中前进与后退,左和右,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等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需要引入“负数”来表示,从而使我们所学习的数系得到了扩展。
   另外,初一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困难很大,有理数的运算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的,而小学学习的算术是无须考虑符号的一种运算,所以必须让学生先确定符号意识,然后紧扣运算法则,加减对比,方能有所突破。在所有的有理数运算法则中,加法法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而异号两数相加则是关键。教学中应通过典型例题讲解,习题的引导,教会学生审题,让学生多加练习,循序渐进,提高计算能力。
   针对初一学生的智力与成绩,要随时注意总结,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找出规律,明确相思知识的共性与个性,抓住易混、易错知识的本质区别总结学习体会。对学生作业要及时讲评,采用公布错题——学生找错并改正——教师讲评——总结这一方式进行,于是学生的错误就能及时得到纠正,防止再次出现类式的错误。通过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的技巧。
   最后,注意提高课堂效益。讲课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散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启发性。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练的东西一定要“精”、要“活”、要“多”,基本知识要着重练,易错知识要反复练,难点知识要有意练。
   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运算能力,老师精讲,学生积极参与等一系列的优化教学,让学生不在“望数而畏”,逐步加强了初一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了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
其他文献
聚类分析是数学分类方法之一,最近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矿的开发研究”中,我们应用聚类分析对磷块岩风化原生的判别进行了探索,取得满意结果,不
摘要: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关键词:生活实际 生活情景 生活实践 生活空间 数学的乐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电针、多巴胺D1R工具药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大鼠脑缺血后DA能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影响。  方法:运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cerebralartery
摘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继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
长期以来,广大数学教师都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活起来?诚然如此,那种“机械记忆、单纯模仿、反复操练”式的教学模式,早已让我们的学生心生厌倦,兴趣全无,因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不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课堂如果如一潭死水,那么久而久之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丧失主动探究的激情。因此数学课堂不能再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新课改的教
期刊
圆锥曲线的第二意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几年前,某教育报知识介绍栏刊一则短文,讲我国称“三绝”的文物有多少。其中说到成都武侯祠的“三绝碑”。据作者介绍,“三绝碑”乃唐朝宰相裴休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体验式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式教学 可行性 实施   体验式教学指的就是通过学生亲历事
摘要:关于情境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建议,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情境教学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据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形成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不断获取新知识,进而灵活运用所获取的知识。根据教学经验,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情境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对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