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儿子爱逞强,如何引导?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z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岁儿子爱逞强,如何引导?
  江苏淮安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5岁了,特别爱逞强,有些事情他根本做不了,就是不让我们帮忙,非得自己做,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没有做好。我该如何引导呢?
  答:5岁的孩子自主性增强,想独立探索世界,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如果大人粗暴地干涉,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反抗。从很大程度上说,孩子是正常的,家长干涉过多,反而会妨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分清心理边界。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年龄小,不懂事,什么事都该听大人的,把孩子当作家长的附属品,这样就侵犯了孩子的心理空间,剥夺了孩子很多独立成长的机会。因此,家长要分清心理边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心理空间,不可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不可随意侵略孩子的“领土”。
  2、顺性而导,顺向延长。孩子爱逞强,什么事情他都想自己去做,这并不是坏事,这样的孩子好动爱思考,家长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动手的机会,可以让他去做一些小制作、小试验,如拆卸小物品,趁机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这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3、不泼冷水,适时引导。当孩子把事做砸时,家长一方面不要嘲笑孩子,而应抚慰鼓励他,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找到原因,提供可行性的方法。
  4、抓大放小,有限帮助。如果孩子的“探索”会给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家长要进行干预,除此之外,家长应尽量放手放权。当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越俎代庖,对孩子要进行有限帮助。
  5、不要人为剪裁出“捷径”。孩子走了弯路,有的家长可能会把弯路调直,人为剪裁出“捷径”。其实,走弯路也是一种成长,孩子可以在遇挫中丰富人生体验。
  如何帮助女儿缓解心理压力?
  江苏溧阳一家长来信咨询:9岁的女儿最近成绩很不好,我和她沟通后发现,原来女儿的压力太大了,她难以承受,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越担心成绩越差。我怎样才能帮助女儿缓解心理压力呢?
  答: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外界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个性敏感,抗压能力弱,不能合理疏解不良情绪。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法——增加快乐,增添利导思维
  快乐是治愈不良情绪的有效武器,家长要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帮助孩子增添快乐情绪,培养乐观的心境,引导孩子学会用利导思维来看待事物,从不利的事物中挖掘出积极因素。例如,这次考差了,就可以想到考得越差暴露的问题就越多,解决好这些问题,下次提升的空间就更大。
  2、减法——三管齐下,减轻压力
  家长要弄清孩子压力的来源,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压力大,主要来自家长、老师、自己三个方面。首先,家长要降低期望值,为孩子松绑。其次,家长要和老师沟通,让老师多找找孩子的优点,多肯定孩子。第三,有些孩子自己很要强,树立的目标过高,家长要引导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步子不能过快。
  3、乘法——加法的倍增,培养良好的解压习惯
  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有效的解压方法,孩子多次运用就会形成良好的解压习惯。当孩子考前担心自己考不好时,可以运用“想象法”来减压,想象一下自己身处考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尽量具体逼真,用笔写在纸上,然后思考一下有效的方法,这样会缓解考前焦虑。
  4、除法——着重分担、分享
  家长要多和孩子平等沟通,让孩子主动说出困惑烦恼,帮他支招,帮他分担。家长还可以搞一些轻松活泼的亲子活动,与孩子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比如唱歌、散步、打球、听歌、爬山、与好友聊天等。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自闭症这一问题上,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现有数据统计,患有自闭症的男孩比例约占1.8%,女孩占0.2%。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两性之间的遗传差异,男性的大脑更容易遗传缺陷。而女孩比男孩需要更多的极端基因突变,才会触发自闭症。  洛桑大学医院的塞巴斯蒂安·雅克蒙博士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埃文·埃奇勒博士一起,对1.6万余名患有神经发育障碍的人、以及家中有自闭症患者的800个家庭进
期刊
15岁女孩乐乐,个头150厘米,近一年都没见怎么长高。妈妈带她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长发育门诊测骨龄,想知道女儿还能长多高。测试结果为骨骺已基本闭合,所剩生长空间已经很有限,大致还能再长高1厘米左右。  一听这结果,乐乐妈妈急了。说女儿12岁来月经初潮,那时以为还在长身体,没太在意她的身高。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徐芳副主任医师说,很可惜,就诊太迟了。一般女孩子月经初潮2年以上,身高就接近终身高
期刊
名人小档案:  晏阳初(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7日),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等书。  在晏阳初童年的记忆中,四川巴中老家的厅堂里竖立着一本大书。父亲在书里,抑扬顿挫地朗诵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母亲在书外,一边操持家务,
期刊
时代在变化,对“好妈妈”的评价也在变化。妈妈们从中能否受到一些启发?  传统好妈妈:  1、善于理家,如清扫、做饭、做针线活等;  2、照顾孩子,关照好子女的吃饭、穿衣、洗漱、安全等;  3、训练孩子懂规矩,养成良好习惯,安排孩子的生活;  4、教育孩子守秩序,听话,奖励他们的好行为,纠正他们的错误;  5、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和性格。  现代好妈妈: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教他们适
期刊
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学生用的习题集,我们的课外作业,全是用粉笔把老师教案上的练习题抄在大黑板上。或许是因为我个子高大,不用站椅凳就能抄满整张黑板,虽然当时我的成绩不怎么好,每天的作业却一直由我来抄,我也因此练得一手好字。  我初一的班主任姓于,是一位温和得我们都不好意思惹她生气的老师,她发现我的字很优秀、成绩却稍弱时,专门找我谈话。她告诉我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心胸开阔、气质超群等。这些话我倒是头一
期刊
在南京的“教育在线互动平台”上,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王皓迪可谓是“风云人物”,从他踏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每天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说了什么,爸爸都会把它整理成文字,让众多家长们一起见证儿子成长的每一步。截至目前,王皓迪的个人空间里已经“躺”着524篇日志,访问量高达586230次。  迪爸说:“记录孩子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为了留住他的成长痕迹,这也是我们的家庭成长日记。因为我们的思想观点、家庭生活也因孩
期刊
测试:您认为哪种表扬对孩子最有利  小风今天的作业写得工整,完成得又快又好。小风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表扬了他。在小风妈妈以下的表扬用语中,你认为哪种表扬最恰当?  A:你真棒!真聪明!  B:你今天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  C:你写的作业很认真,很仔细,速度也快!  答案:C  A是针对孩子的整体或人格特质的判断、评价,指向孩子自身。这是个人取向表扬,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你真乖”“
期刊
1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法国著名作家、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奇奥在南京大学教了6周的课,这门课是选修课《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听课的学生来自物理、建筑、经济、化学等各个专业,共有112名学生。大师谈起这些学生掩饰不住地器重和偏爱,他说:“有些学生虽然不是学习文化艺术相关专业的,但他们的论文非常深刻,视野也很开阔,优秀得可以在杂志上发表,我很想给他们满分,可惜许钧教授(南大教授)
期刊
怎样提高孩子的接受能力?  江苏宜兴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孩子上大班,老师反映说,儿子不管对课堂内容,还是在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都比别的小朋友要差。我很着急,还有一个学期就要升小学了,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接受能力呢?  答:首先,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能急于求成。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作为家长,看待孩子的目光要长远,不管孩子的现有能力如何,都要怀着期待和祝福的心态,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教养
期刊
一  我又一次孜孜不倦地往儿子碗里夹着菜:排骨,得多吃,正长个呢;蔬菜,在学校吃得少,绝对不能不吃;鱼,有益于智力,多来点儿……真希望儿子能有一张“旋风嘴”,吃菜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可是,他呢,不急不慢,细嚼慢咽,还时不时地浏览浏览手机,听个小曲,发个微信。当我又一次往他碗里夹菜时,儿子瞄了我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老妈,给你听句歌词吧。”吃饭时听歌是他的习惯,有时候还会和我一起点评鉴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