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的阳光

来源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在铁皮屋上
  阳光是数不尽的,他从不偏袒,给每个人的都一样多。
  鹿先生仰起头,伸开双手,阳光落下来。
  站在阳光里的人会感觉到阳光的重量。
  鹿先生动一动手指头,阳光就在那里。
  他晃晃鹿角,阳光也在那里。
  他知道,阳光在青草地上,阳光在窗台上,阳光在小女孩的头发上,阳光在流浪小狗的眼皮上,阳光在铁皮屋上,阳光在阴影的旁边。阳光穿过乌云,偶尔乌云又遮住阳光。
  阳光在雨滴里,阳光又会把雨滴带回天上。
  在阳光里,鹿先生心满意足地说:“瞧,我现在浑身披着阳光。”
  选自《看见鹿》,木也著,接力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
  一只小蜗牛把脑袋伸出蜗壳,呀,它摸到了阳光。它把脑袋缩回蜗壳,啪,它关掉了阳光。
  它又试了试,把脑袋伸出,阳光来了;它把脑袋缩回,阳光没了。
  “咦,这是怎么回事呀?”整个上午,它不停地试了又试,又好奇又快活。
  “阳光只在我的房子外面呀!我要出门才能晒到它!”蜗牛找到了答案。
  一只貓懒洋洋地躺在一块草地上,风温柔地梳理它发亮的皮毛,阳光轻轻地给它披上金毯。
  “真暖!阳光就在我身上。”猫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阳光慢慢走到树的另一边,树影掀开了猫身上的金毯。
  猫被冻醒了。它看见阳光跑到了树的另一边,赶紧飞奔过去。
  “如果我睡懒觉,阳光是不会等我的呀!”猫惊奇地发现。
  果园中的一棵苹果树,结了满满一树苹果。
  南边的苹果,生来向阳,长得又大又甜。
  北边的苹果,生来背光,又小又酸。
  “这不公平。”北边的苹果说。
  “这难道是幸运?”南边的苹果庆幸。
  苹果树妈妈默默不语,阳光也默默不语。
  一阵风吹来,树妈妈在阳光中摇晃。
  树妈妈把阳光从南边的树枝送到根须酿成琼浆,然后重新分给它的孩子。
  南边的苹果喝到琼浆,继续生长。北边的苹果喝到琼浆,开始红亮。
  “呀,这是另一种阳光。”苹果们说。
  向日葵不停地追着阳光,把最灿烂的笑脸悉数奉上:“太阳啊,我把爱都给了你,你能不能为我留下啊?”
  太阳没有逗留:“我不能为你停下,只有这样,明天我才能准时从东方升起。”
  太阳走了,向日葵把脸藏在花瓣里,羞答答地哭泣:“我怎么能只想着自己?”
  水仙花喜欢阳光,阳光给它营养;它又害怕阳光,太多的阳光令它黯淡。“我该怎么办?”
  它把家安在溪边,这里有不多不少的阳光。
  夜晚,水仙花举起酒杯,收集防晒的露水,涂满它漂亮的脸蛋。
  清晨,涂满润肤露的皮肤闪闪发亮。中午,皱纹渐渐爬满脸庞。黄昏,它渴得都关闭了心房。
  可是到了晚上,它又高高地举起酒杯狂欢。它说:“明天还要迎着阳光开放。”
  这就是万事万物的阳光,你找它,它照着你;你躲它,它也不生气。
  这就是万事万物的阳光,它不会为你停留,也不会把你抛弃。
  这就是万事万物的阳光,云开时现云来时隐,日出时来日落后去。
  这就是万事万物的阳光,爱与不爱,都在于你自己。
其他文献
喜欢书法的初心不变rn陈?宏rn我结缘书法,起于一九九七年参加了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举办的函授和面授课程班,得益于当时授课老师的精心开蒙、提点,识得书法创作的基本要领.此后,我有几次作品投稿,入展中青展、楹联展、首届兰亭奖,于二〇〇一年加入了中国书协,成为会员.后因忙于生计,闲暇难得,越来越少投稿参展.但是,无论工作和生活有多繁忙,我还是每天坚持或阅读书法刊物,或临习碑帖.虽然我是自由职业的书法爱好者,但对于书法的挚爱之情,不亚于那些体制内的专业人士.这些年来,我喜欢书法的初心不变,学习书法的热情不变,与同道
期刊
本文通过对乾隆时期『兰亭八柱』集结过程的梳理,揭示了对于《兰亭序》多个版本选择的艺术标准和政教伦理.其中,董其昌的鉴赏趣味和方式,以及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书法家的道德身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清代帝王通过南巡、兰亭立碑,以及圆明园中兰亭景区和『兰亭八柱』的建造,显示了满族帝王对汉文化的追慕以及彰显文治武功的心理动机.更重要的是,『兰亭八柱』集结的方式,也反映了书法史知识的一种建构模式,对这种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解类似的书法作品和书法史.
期刊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中国书协在京召开『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中国书协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旨在针对『饭圈』文化、『顶流』现象和近期文艺领域集中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上下联动,加强思想引领,团结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是非、守底线、遵法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崇德尚艺、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努力营造崇德尚艺风清气正的书坛生态,合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时期.当时,世家大族在文化领域的垄断地位以及代表性,使人确信书法是充分士族化的艺术.但魏晋南北朝历史文献、金石碑刻、文书墨迹的遗存表明,当时的寒门细族广泛参与了书法创作.这类作品因为政治、技术、实用因素的介入,对当时书法艺术土壤的形成更具奠基性.
书法心理学中对审美意识解读主要表现为审美心理意识,审美无意识又蕴于审美潜意识中.本文结合古人书法理论的一些契合点进行心理阐释,指出审美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相互可以转化,并直接影响书法创作本身.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一位风云人物,一直以来他的事迹被政界所关注,但对其书学思想的评述较少.本文以《翁同龢集》《翁同龢日记》中有关书法交游、碑帖评价、日课记载为依据,分析其碑帖融合书学思想的形成与探索,界定翁同龢接受与实践碑学融合观的始端.
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馆内外专家学者编纂的《中国书法经典》(二卷本)一书,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rn本书大致按中国书法史序列,精选历代经典作品百余种,包括甲骨文、金文、碑刻、造像记、墓志、法帖、瓦甓、简牍、写经以及历代书法名家的经典名作,按年代排序.选取的作品兼顾墨迹和碑刻、法帖,注重从二十世纪初以来新出土以及『丝绸之路』新发现的书迹中选取书法艺术性强的作品,如宝鸡青铜器铭、敦煌汉简、莫高窟写经以及西域魏晋书迹等,最大限度地涵盖中国书法三千年发展演变的轨迹和中西方文明交
期刊
对联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书法创作形式.从孩提时代接触毛笔,第一项任务大概就是家中的春联.后来发展到为邻居家写春联,一直到我出外求学工作每年都得写个上百家.现能见到最早的能称得上作品的也是十几岁写给邻居家的一副对联.参加工作以后,尽管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了一些,但一直还是处于业余创作状态之中.
期刊
书者,合也.合于物,合于情,合于人,终则合于天地自然.于书法本体之合而言,主要是书法的『体合』与『势合』,继而是体势、形势、体用之合.书法『合』的理论贯穿书法史,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书法理论发展的脉络对书法『合』的理论进行探讨,以期建立起书法『合』的观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