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以便达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突出能力、注重实用”的目标,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管理能力、能胜任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生产者及初中级管理者。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应遵循“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克服聋子与哑巴英语,强调打好基础与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注重实际语言交际技能的训练。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以上教学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身特点与现实需要,探讨切实可行的英语教学改革。
  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对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教学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袁伟征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分析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即学生英语底子差,且差异性较大;课堂教学时间偏少,而教材内容偏多;教学班级大,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学生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等问题,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觉得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正常运转的保证。采用优良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结构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杨贤江所说:“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教师的教授是“他力”,“他力”仅起启发诱导作用。要通过“自力”才能促成知识的转化。教师的一切努力只有在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基础上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教学的现状却大多是教师在“讲英语”,黑板、课本加粉笔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教师是讲课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重在启发、引导,以及互动式语言交流,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语言实践和训练的时间。并将其贯彻于日常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实现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具体做法是:
  1.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听听英语小故事、笑话等,讲述可由学生或教师进行,还可让学生听童谣、小诗,让学生模仿练习语音、语调和节奏,学会连读等多种朗读技巧。
  2.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参与必须采取“多鼓励、不批评”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回答不出问题或担心自己见解不够成熟而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只要学生敢于开口,即使有错误或答非所问时也千万不要中途打断他们;只要不影响表达,形式上的错误可暂时放置一边。对学生的不断鼓励会使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3.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等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一个单词的发音到一条语法规则的掌握,从一个问题的解答到一篇文章的理解,教师都应把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思考而理解学习内容的体验可以给学生带来收获。
  总之,应通过改革教学方法,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受益,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一直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模式,大量单词、短语、例句等的板书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辛苦、学生乏味。要真正做到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彻底改变外语教学“一只粉笔、一张嘴”落后状况,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英语教学实现了声频、音频、视频多重感觉通道刺激,使所学英语材料在声音、形象和语言所构成的情景中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最佳联想状态、最佳认识态度和最佳行为准备状态,减少母语的中介作用,利于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在感知和理解英语时倍感兴趣,同时板书的时间大大缩短,课堂交流机会明显增多,使学生每堂课都能感受到较强的英语现场氛围。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精讲多练为主、讲练结合,而且要根据电教媒体的作用选择和设计练习,为学生提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多层次、多形式的言语实践条件,同时教师还应该保证学生看得明白,听得清楚,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语境中学习外语,饶有兴趣地进行听说练习,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花大量时间讲解词性变化、词汇活用,将文章中的重点词和词组的意义、用法、搭配关系讲得非常透彻。这种逐字逐句的讲解只是完成了句子上的语言能力训练,学生看到的实际上不是整篇文章,而是一个个分割开来的句子,这也是部分学生进行Reading comprehension练习时,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和逻辑思维之类的题目不知所措的原因。哈里斯曾在《语篇分析》中指出,语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语篇之中。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在使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篇章,抓住课文的线索和脉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
  总之,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21世纪“适合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
  [2]袁伟征.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其他文献
摘要: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优质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使得学校文化的重建成为必然。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本文从文化学视角探讨学校文化的重建应如何由“应试型”的“反对话文化”向“发展型”的“对话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校文化 转型 重建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优质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使得学校文化的重建成为必然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小学阶段没有学习到的科目,同时对于主科的学习难度也会增大,那么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有一定的增高.物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只有创设教育情境让课堂灵动起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使其通过教育情境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真切的领悟,升华理性认知,从而达到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
初中阶段历史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学生掌握历史不仅是能够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学生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增长知识,了解到历史上某一些人物事迹是怎样的,历史事件为
КУ—150型牙轮钻机是由抚顺煤炭研究所和吉林重型机器厂研制的新型、高效穿孔设备。用现代的测试手段对该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研究,以获得在各种工作状态下,机器主要部件
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最大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备课环节是举足轻重的关键.我们要求老师在备课中体现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摘要: 文章指出,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以人为本,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运筹,优化课堂时间;以情唤情,优化师生关系;适时激励,优化课堂评价。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科学运筹 以情唤情 适时激励    从上学期开始,我校教研组全面落实教育局“贯彻新理念,实践新课程”的要求,在校长室和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大力加强校本教研,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为重点,
鸭疫里默氏菌(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鸭、火鸡和其他鸟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鸭病、鸭疫综合征、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主
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滚滚而来,课改,势在必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认为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很好,希望尽快地实施新的课程评价标准。鹿泉市是河北省首批教育改革实验区,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鹿泉的一名教师,我们很高兴。我们有幸接上了第一轮课改后的初中毕业生,我们也很自豪。我们信心百倍地投入了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可是一学期下来,我们感觉比以往教育教学还吃力。下面,我们把在半年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我们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