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中幼儿的感恩教育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其中的一项,作为基本的道德品质存在,感恩教育在人的成长阶段始终需要不断加以学习,以此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针对于幼儿成长开展感恩教育,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家园共育中使得幼儿学会爱与感恩。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家园共育中幼儿的感恩教育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国传承已久,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一个人所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有关于感恩教育,也是一个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需要加以重视的内容,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幼儿展开感恩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方法,家园共育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举措之一,在学前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结合的完美体现,以此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成长的关键,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同样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幼儿在成长阶段所养成的各种习惯,都反映了家长的处事态度。作为幼儿的启蒙阶段,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同样需要家长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幼儿在充分信任以及依赖家长的前提之下,父母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身心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为此,需要家长能够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使得自身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1]。同时为人父母也需要不断反思自身,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从自身出发,在日常生活中用感恩的心感染幼儿,用爱来引导幼儿,使得幼儿能够用感恩的心对待一切事物。因而,家长应当注重于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关系的养成,让孩子能够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需要互助互爱,彼此之间的交谈需要文明礼貌。家长也需要让幼儿能够知道父母的不易,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时,父母需要不断鼓励幼儿,使得幼儿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家长需要向幼儿分享生活,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或者向孩子介绍父母工作的辛苦与不易,让孩子能够体恤父母,学会感恩。
  幼儿往往成长在十分安逸的环境当中,从未经历过挫折,顺境成长之下,孩子在面临困难时往往难以应对挫折,甚至很容易被挫折所打败,从此一蹶不振,为此,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了解到其实失败并不可怕,一次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2]。父母在孩子独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以及帮助,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困境中让孩子学会感恩。
  二、教师的感恩教育
  幼儿成长阶段教师教育也占据较大的比重,幼儿每日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在每一日的生活当中,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使得幼儿能够学会感恩。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对世界怀揣着美好的憧憬,童话故事是幼儿感知这个世界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成长阶段的这一特征,将童话故事中的美好形象以及感人事迹呈现在幼儿眼前,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也会受到优秀童话故事的影响,感受所刻画人物形象的魅力,从而受到感恩教育,让幼儿学会爱与被爱。在童话故事的阅读中帮助幼儿学会明辨是非善恶,一个好的童话故事也会影响孩子的医生,更会使得孩子学会感恩[1]。例如,《安徒生童话故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名字叫做“踩著面包走的女孩”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不懂得感恩,最后的下场也不足令人惋惜,学会感恩也是教师在引导幼儿读完童话故事后需要学会的一项品质。
  三、用爱心培养幼儿知恩感恩
  幼儿教育需要用爱来浇灌学生,教师本身需要充满爱,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以此才能够培养出内心有爱的学生。教师需要细心呵护幼儿,将爱融入进幼儿成长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为此也需要学会引导幼儿,让孩子养成细心以及善于观察的品格,学会关心他人,不吝啬自己的爱,能够将爱传递给他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中将爱给予他人,学会爱别人,这样在爱别人的同时也会收获到爱,像是一些在地震中丧失家庭、丧失父母的孩子,教师可以以此教育幼儿,给这些孤儿孩子送去温暖,将爱传递下去,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感染孤儿孩子,让他们能够被爱所包围,良好的教育使得幼儿学会如何去爱,在爱中学会感恩,以此实现感恩教育[4]。
  四、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评价,实现家园共育
  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与评价行为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及时规范幼儿成长的品质养成,并积极的对幼儿行为作出评价,多需要采用表扬以及鼓励的形式。在日常的感恩教育中,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规范幼儿的自身行为,小到团结其他小朋友,大到爱护公共物品,对听从父母、教师话并能够照做的幼儿提出表扬,肯定幼儿的行为,并使得其他幼儿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感恩认知[5]。幼儿可能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做事情缺少持久力,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使得幼儿能够为了获得教师更多的表扬而更加善于学习,将感恩教育融入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教师也需要能够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幼儿肯定,挖掘幼儿身上的潜能,多加表扬和善于启发,使得幼儿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学会感恩。家园共育需要在进行幼儿感恩教育中重视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开展,实现二者的结合,家长与教师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教师主要负责幼儿园教育,家长则需要负责家庭教育,感恩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以及认同,同时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针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情况不断加以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感恩教育的积极价值。
  结束语:
  在幼儿成长阶段,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同时也需要家庭教育能够不断配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幼儿家长需要做好孩子成长阶段第一任导师的重任,在家庭教育中灌输幼儿的感恩意识,同时幼儿园教育也需要侧重感恩教育,将家园共育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彬.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 成功(教育), 2013(16):160-160.
  [2]杨丽萍. 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J]. 师道:教研, 2017(12):10-10.
  [3]钟小小.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综合, 2010(1):82-82.
  [4]管晓玲. 浅谈家园共育策略对幼儿教育发展的作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 2016(11):65-66.
  [5]徐少华. 让感恩伴随孩子成长——谈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才智, 2018(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学校必须要对传统体育田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短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加强田径短跑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田径短跑能力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阐述了高中体育田径短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提高高中
期刊
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各種天灾人祸,以及农民自身因素等原因,导致农村存在一些经济相对贫困群体。这些困难群体家庭的部分孩子,相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好的家庭的孩子来说,心理健康表现确实不太乐观。大多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贫困生将自己的心灵世界与外界隔离,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直接影响到
期刊
摘要: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校校通”和“班班通”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人人通”却仍处在起步阶段,不仅成为我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而且还是难点。“人人通”的目标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美术教育。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建设品味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而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方法和途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目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教師应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它是幼儿自信心形成的源泉。随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园在反复解读和领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游戏作为孩子的一种基本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快乐和成功。  关键
期刊
摘要:神话故事是关于神在民间的传说而流传。我国的神话故事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远古时期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开天辟地到神笔马良、牛郎织女等表明,中国神话故事不仅丰富而美丽,而且蕴含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神话故事可能并不多,但每一个故事都有着独特的光芒,这些神话类课文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使神话故事的教学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神话故事;小学
期刊
摘要: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儿童而言,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是不全面的,而如何增强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发展认知思维能力的方式,因此学校应当为每一位智障学生的思维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融合足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智障学生建立信心,多与人沟通,认知能力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融合训练;智障学生;认知训练  足球融合的训练模式是指智障学生和普通的学生相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完全实现了吃饱穿暖的需求,使得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也让人们充分的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国家层面也已经开始重视国民健康发展,而健康观念和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教育开始,开展体育课程,推广健康教育宣传,尤其是小学体育,它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还能提升自身体育的运动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家国情怀;通过问题探究,感悟家国情怀;通过时政链接,升华家国情怀;通过实践活动,践行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策略  一、家国情怀在当代语境下的内涵  家国情怀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代语境下,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内
期刊
【案例背景】  《蚂蚁和蝈蝈》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自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的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故事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理解规律。在初读全文,学完生字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