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yao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蚂蚁和蝈蝈》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自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的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故事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理解规律。在初读全文,学完生字词以后,怎样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情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并体会课文内容,就成了本节阅读课的关键性环节。
  【片段描述】
  1、师述:炎热的夏天来了,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听,什么声音在叫?(点击课件,出现夏景图,知了在树上叫)
  (在春寒料峭的早春听到熟悉的知了鸣叫,学生激动得小手直举。)
  生1:是知了!
  2、师描述:瞧,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儿地叫着,热呀热呀。听着知了叫,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2:天气好热啊!生3:我都想吃冰激凌,吹空调了!
  出示句子1“夏天真热。”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有了图片和蝉声的引导,孩子们在朗读时强调了 “真热”。)
  3、师:这么热的夏天,蚂蚁和蝈蝈都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拿起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自由读课文,交流:
  A、蚂蚁
  (1)生4: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谁能根据这句话,演演小蚂蚁?(出示头饰)
  戴上头饰的孩子们学着小蚂蚁,有的背,有的拉,一副使出浑身力气的样子,还时不时用手做拭去汗水的样子。
  师:老师来采访一下,小蚂蚁你为什么会“满头大汗”呢?
  生5:粮食太重了!我都快背不动了!
  生6:天气太热了!粮食又重,好累啊!我们都满头大汗了!
  师:小朋友们,你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呢?
  生7:夏天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我经常满头大汗。
  生8:跳绳比赛时我累得满头大汗。教师出示词卡“满头大汗”,谁想读读这个词?(通过表演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满头大汗”水到渠成,读得有滋有味。)
  (2)师:是呀!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搬了一趟又一趟,再加上天气热,搬得那么吃力,走得那么慢,背得满头大汗。
  (3)师:你能想象到其他蚂蚁还会用哪些动作搬粮食的吗?说一说,演一演。
  【出示句式1,练习说话: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生9:(边做动作边回答)他们有的推,有的顶,个个满头大汗。
  生10:(边做动作边回答)他们有的抱,有的扛,个个气喘吁吁。
  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谁来夸夸小蚂蚁?
  你们真是一群(   )的蚂蚁。勤劳、能干、肯吃苦。
  (5)让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第1自然段。
  B、蝈蝈
  师:那此时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生16:蝈蝈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点击课件,出现蝈蝈乘凉课件)
  师:唱唱歌,乘乘凉,哇!多舒服啊!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表示,就是——生齐声回答(出示词卡:自由自在)指导读好词。
  师:谁来扮演自由自在的蝈蝈?指导读句子。
  (带上蝈蝈头饰的孩子,俨然一个个自由自在的小蝈蝈,有的唱歌,有的闭上眼睛假装睡觉,还打起小呼噜。)
  (3)想一想,蝈蝈们看到螞蚁搬粮食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17:这群傻蚂蚁,这么热的天搬粮食!看我们多舒服!
  生18:蚂蚁,你们也来乘凉吧!这么热搬什么粮食啊?
  4、师小结: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认为自己很聪明,还说蚂蚁是(板书:傻瓜)呢!
  5、分组对比读:男生读第一自然段蚂蚁的表现,女生读第二自然段蝈蝈的表现,看谁是最棒的小演员。
  6.小组合作,演一演。
  (因为学生个个兴趣被激起来了,但是因为老师没有做好事先的要求与指导,场面显得有些混乱。)
  7.师:聪明的小朋友,到底谁是傻瓜?(学生个个小手直举,跃跃欲试)别急着下定论,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可以怎样说服大家。
  ……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之爱学、善学。从这一点出发,我在教学《蚂蚁和蝈蝈》这一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生动的导语,通过创设情境、图文结合,朗读品悟,去理解蚂蚁和蝈蝈的形象,去评价他们的优和劣。给学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学生带入生动的意境中,引导学生读、想、说、演,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产生主动阅读的要求。
  教学片段中我将“趣”放在首位,以趣为导、以趣促动:看着喷火的大太阳,听着蝉儿不住地鸣叫声,孩子们把那句“夏天真热”读得淋漓尽致;读一读、演一演、采访等形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读起来有声有色。抓住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个个——。”这个句式,先让学生说说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再让学生根据插图想象:蚂蚁劳动时还会有哪些动作,并表演这些动作。这样学生既可以练习说话,又真切感受到蚂蚁在夏天搬粮食是多么辛苦和艰难。把随文学句与练习说话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体验感受到在炎热的夏天,蚂蚁搬着重重的粮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对勤劳的蚂蚁们发出由衷的赞扬。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大语文教学”的倡导者张孝纯先生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的实践和学习”。这一片段中我请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自身体验来演一演、说一说,理解“满头大汗”“自由自在”,使学生更能真实的感知理解课文,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这不仅是对生活的异化,而是对儿童真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
  这节课教师要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生动的课件、头饰的使用、角色的参与等这些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课堂“活”起来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开展和完善素质教育越来越高的呼声,在作为义务教育开端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得到了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科目教师,顺应当下教育形势,对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课堂实践,教学目的,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就目前而言,注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的不仅仅是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一代,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形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小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学校必须要对传统体育田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短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加强田径短跑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田径短跑能力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阐述了高中体育田径短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提高高中
期刊
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各種天灾人祸,以及农民自身因素等原因,导致农村存在一些经济相对贫困群体。这些困难群体家庭的部分孩子,相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好的家庭的孩子来说,心理健康表现确实不太乐观。大多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贫困生将自己的心灵世界与外界隔离,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直接影响到
期刊
摘要: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校校通”和“班班通”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人人通”却仍处在起步阶段,不仅成为我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而且还是难点。“人人通”的目标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美术教育。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建设品味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而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方法和途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目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教師应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它是幼儿自信心形成的源泉。随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园在反复解读和领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游戏作为孩子的一种基本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快乐和成功。  关键
期刊
摘要:神话故事是关于神在民间的传说而流传。我国的神话故事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远古时期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开天辟地到神笔马良、牛郎织女等表明,中国神话故事不仅丰富而美丽,而且蕴含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神话故事可能并不多,但每一个故事都有着独特的光芒,这些神话类课文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使神话故事的教学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神话故事;小学
期刊
摘要: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儿童而言,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是不全面的,而如何增强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发展认知思维能力的方式,因此学校应当为每一位智障学生的思维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融合足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智障学生建立信心,多与人沟通,认知能力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融合训练;智障学生;认知训练  足球融合的训练模式是指智障学生和普通的学生相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完全实现了吃饱穿暖的需求,使得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也让人们充分的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国家层面也已经开始重视国民健康发展,而健康观念和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教育开始,开展体育课程,推广健康教育宣传,尤其是小学体育,它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还能提升自身体育的运动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家国情怀;通过问题探究,感悟家国情怀;通过时政链接,升华家国情怀;通过实践活动,践行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策略  一、家国情怀在当代语境下的内涵  家国情怀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代语境下,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