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的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暨器官移植科接受PD术后的19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112例,女性78例,年龄(73±6)岁(范围:22~77岁)。对可能与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有关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再选择能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且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术前指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指标的预测价值,针对具有中等预测价值以上的指标设计不同切割点值,计算约登指数等指标,找出具有最大预测效能的临界值。

结果

190例PD患者术后共发生生化漏81例,其中未进展36例,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41例,B级进展为C级4例。各临床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胰体部平扫CT值及急性胰腺炎、术后3~4 d血小板计数(PLT)、血清前白蛋白和ALT是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胰体部平扫CT值、急性胰腺炎、术后3~4 d PLT为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独立预后因素,且术后发生生化漏患者若术前存在急性胰腺炎易进展为B级胰瘘,以及术前胰体部平扫CT值、术后3~4 d PLT越低越易进展为B级胰瘘。术前胰体部平扫CT值的AUC为0.734,CT值界定在39.8 HU时,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75.0%,约登指数为0.482,预测效能最高。

结论

通过对术前胰体部平扫CT值进行分析可判断胰腺质地,术前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及围手术期适当给予患者提高血小板相关药物可分别预测及预防术后早期生化漏进展为B级胰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诊治的5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2~112岁,中位年龄为35.5岁。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胰腺损伤分级:Ⅰ级15例(28.8%),Ⅱ级20例(38.5%),Ⅲ级10例(19.2%),Ⅳ级5例(9.6%),Ⅴ级2例(3.8%)。孤立性闭合性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广泛普及,但腹腔镜技术是否适合进行根治性切除尚存在争议。对于Tis期和T1a期的意外胆囊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5年生存率。腹腔镜探查能够辨别出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的播散病灶,采用分期腹腔镜探查还可避免55.9%的不可切除胆囊癌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开腹探查手术。但腹腔镜技术在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尚有争议。一般认为,腹腔镜技术
期刊
期刊
乳腺癌外科治疗尤其是腋窝处理方式中的"减法"理念日益获得关注和实践。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因可有效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成为临床腋窝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处理方式,部分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得以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近年来几项国际临床研究聚焦于当前哨淋巴结1~2枚阳性时以放疗代替清扫,结果显示,放疗相较于清扫可以将上肢水肿发生率降低近50%。为了理性解读上述非劣效性研究结果,正确看待腋窝淋巴结清扫和腋窝放
期刊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的腋窝处理方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1 557例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岁(范围:21~85岁)。DCIS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有改良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含或不含腋窝淋巴结处理)及保留乳房手术(含或不含腋窝淋巴结处理)。腋窝淋巴结处理方式主要有腋窝淋巴结清扫(A
目的了解我国结直肠癌同时性腹膜转移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内16家医疗中心200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同时性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资料包括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放化疗情况、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学结果、随访数据,共7个部分77个字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假设性检验,采用Kaplan-Meier
颈椎病性肌萎缩(CSA)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CSA的发生以颈椎退变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稳定性上肢肌肉萎缩,伴或不伴轻度感觉异常及脊髓病变(表现为下肢症状及步态异常),也称为Keegan型颈椎病。本文对CSA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血管及分支的解剖结构或变异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注册号:ChiCTR 1800014610)。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术中解剖资料。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61.0±12.3)岁(范围:31~82岁),体重指数(23.3±3.5)kg/m2(范围:16.0~34.2 kg/m2)。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