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在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脂质自噬经溶酶体分解脂肪,与胞质中性脂肪酶共同调节游离脂肪酸水平。脂质自噬紊乱能促进肝组织脂质蓄积,引发脂肪性肝病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现概述自噬在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纠正脂质自噬紊乱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前景。

其他文献
氧气是能量代谢的关键分子。自缺氧诱导因子介导哺乳动物细胞感应及适应氧气的机制被揭示后,氧气的感知及其在调节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如慢性持续性感染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虽然这些重要机制已被研究了数个世纪,但不同的细菌间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和差异。现从细菌感知及其适应不同氧环境的机制展开,探讨其重要意义及其在相关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为细菌耐药现象及优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开辟新途径。
目的分析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和毒力特征。方法2011年至2016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 376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多黏菌素耐药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型和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分别研究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临床表现与艾滋病患者类似,但患者并未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本例患者多次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减少,并检测出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琼氏不动杆菌,以及肺部真菌感染等,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皮肤斑丘疹、疱疹、周围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关节疼痛,排除基础免疫功能缺陷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因此诊断为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合并α-疱疹病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保健时获得的感染,因其对住院患者、医院效益、声誉等多方面有不利影响,而且越发严重,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公众卫生问题。我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且具有中国特色,现如今虽仍然面临困境和挑战,但在国家的支持和有力的领导下,在感染控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医疗人员的积极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下,未来大有可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 97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 97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1 094例(55.36%)患儿年龄为1~2岁,803例(40.64%)患儿居住在成都市主城区,散居患儿为1 344例(68.02%)。72.7%(1 348/1 854)的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
期刊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人乳糜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腹泻、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免疫球蛋白A(tTG-IgA)检查,对血清tTG-IgA阳性患者行胃镜和肠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有无萎缩,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乳糜泻和非乳糜泻患者BMI、血红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质过度沉积为基础发生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系列疾病,常伴发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为其主要致死因素,其治疗措施主要针对NAFLD的致病因素、发病与进展关键环节和相关代谢紊乱,推荐药物包括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卡格列净等改善胰岛素抵抗,他汀类降脂药物、ω-3长链脂肪酸,以及过氧
代谢性炎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现重点论述肝脏炎症的产生,以及炎症应激下肝细胞内脂质稳态失衡、脂质发生"二次异常转运",过多的脂质又通过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等发挥脂毒性作用,加重和放大肝脏的炎症效应,从而导致NAFLD由单纯性肝脂肪变性向脂肪性肝炎演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旨在为临床深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观察CD5+CD19+B细胞在体外是否具有分泌IL-10的功能,并探讨其在HBV感染过程中对CD8+细胞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组)23例、肝硬化(肝硬化组)18例患者,以及同期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19名。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分析、CD5+CD19+B细胞分离等操作,比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