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缓解后学生返校后的心理问题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缓解后10~20岁在校学生返校后的心理问题及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甘肃省及四川省10所学校随机抽取10个班级(从小学5年级到高三)的全班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参与匿名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收集及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情绪状况自评,以SDS 50分为分界值,定义为情绪低落;自行找出心情低落主要的原因.调查完成后由2名精神科医师进行数据录入、校正和分析.结果:共有1119名学生完成调查;其中男570名,女549名;平均年龄(14.2±2.4)岁;根据SDS评分,691名学生(男344人,女347人)认为自己情绪低落,其分布为小学220人,中学232人,高中239人;390名学生(男176人,女214人)承认自己有自杀意念,其分布为小学112人,中学130人,高中148人;心情低落主要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相关(36.8%)、人际关系(14.6%)、家庭原因(8.1%)、生活质量(6.9%)、校园欺凌(2.9%)、情感矛盾(2.5%)、炎热天气(1.3%).结论:COVID-19疫情缓解后在校学生返校后的心理问题出现率高,高中女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更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家庭矛盾、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青少年抑郁症伴NSS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予以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53例)单一使用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其临床疗效;采用自制问卷观察NSSI行为,治疗过程中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安全性.结果:研究组5例、对照组1例脱落,不纳入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产后抑郁症(PPD)的关系.方法:选取374名产妇于产后6~8周进行随访,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3分为界将入组者分为PPD组及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入组者血清E2、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PPD患者抑郁症状,并与血清E2、IL-6和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74名产妇中筛查出42例PPD患者进入PPD组,并随机选择42例健康产妇进入对
目的:探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与涉案精神分裂症患者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对98例涉案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司法鉴定分为无责任能力组(52例)及限定责任能力组(46例);应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结果与6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及限定责任能力组视觉P300中N1、N2、P3潜伏期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限定责任能力组比较,无责任能力组N2及P3潜伏期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P均<0.01);各组间P2潜伏期及波幅比较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特点是淋巴浆细胞浸润骨髓伴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增高[1].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发病率低,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左右,是临床相对罕见的一种疾病[2] ,其症状通常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或漏诊.在临床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患者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时屡报“吸样错误”,通过原因排查,最终确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文梳理了从发现“吸样错误”报警,到怀疑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最终诊断为华氏
斯莱克属为红椿菌科中革兰染色阳性、无芽孢、不运动的专性厌氧球杆菌.斯莱克属由6个菌种组成,其中仅有小斯莱克菌报道与人类疾病有关.该细菌是人类口腔微生物菌群的一部分,常常与牙周病有关,但很少从口腔外感染部位分离.近期,我们从1名老年女性颈部脓肿穿刺液中分离到1株小斯莱克菌,报道如下.
目的:探索不同应对方式对早期肺癌幸存者焦虑情绪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以143例新近确诊的I期肺癌患者为样本,采集一般和临床信息并使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和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Mini-MAC)进行测评,在随后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再次使用HADS量表评估.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应对方式下肺癌幸存者焦虑情绪的时间效应.结果:最终共51例患者完成研究.女性、肿瘤分化程度低和术后病理存在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焦虑情绪更明显(P<0.05或P<0.01);采取积极情绪
目的:探讨不同波宽刺激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症疗效及心脏节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DGX模式组和Low 0.5模式组.给予MECT治疗6次.在治疗前、治疗3次、治疗6次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临床症状.记录MECT刺激时间和抽搐发作时间.监测首次MECT治疗麻醉药注射前至抽搐发作结束后10 min心电图及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D6*10(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利培酮维持治疗的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及其代谢物9-羟(9-OH)利培酮血药浓度检测,按照9-OH利培酮/利培酮比值(>10、5~10、<5)将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20例)、C组(27例).检测所有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利培酮及9-OH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关系;于各组患者用药8周后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潜伏期长,至今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记进行早期诊断.神经炎症在AD病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视网膜与中枢神经系统在胚胎发育和解剖生理上具有同源性,可洞察颅内神经病理变化,因此,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可能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未来研究可以从控制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炎症的角度考虑,开发新的AD治疗策略.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双相障碍(BD)伴代谢综合征(MS)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BD共病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情绪稳定剂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同时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及8周末进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身高、体质量、血压测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评定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