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与“讲者”--《学令》先读经文条与古代讲学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学令》先读经文条研究发现,《学令》先读经文条所见之讲学,由学生背诵经注的“读者”课程与他们听博士解释经注的“讲者”课程组成,课程中学生无需以书籍为媒介。这一点已由宋版单疏本的特殊格式证明。分析山东省诸城县前凉台画像石墓的讲学图及四川省成都站东乡青杠坡三号墓的讲学图(均为东汉晚期),证实前者与“读者”课程相对应,后者与“讲者”课程相对应,说明学令讲学式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由此,古代中国讲学的形成过程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探索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发展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本书根据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与学科内在逻辑相一致的原则,阐明了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在介绍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同时,本书也特别注重在广阔的国际视域下深入讨论中国的教育经济实践,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有所裨益.
在百年前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堪称“摧毁旧文化、再造新文明”的一位关键人物。但在以往的胡适研究中,海内外学者大多注重其文史哲思想,而不够重视他的宗教观。其实,通过研读原著可以发现,胡适的宗教观堪称中国现代思想观念史上的“一个典型或一种缩影”,不仅可使我们深刻地认识胡适个人的学术思想,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上来深刻地反思胡适等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所倡导的“科学主义”“西化思潮”及其“西学根据”。
●戴维斯教授,您好,听说您以前是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后来为什么转向了公民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呢?●我确实在中学教过10年历史。我觉得历史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当代社会,帮助他们培养参与社会的某些技巧。在我看来,历史教育的这个岗位与那些仅仅关注历史学术的人不同,与那些主婴以历史为闲适兴趣的人不同,也与那些把历史作为宽泛的自我理解方式的人不同。
张中良认为,作为学术话语的“民国机制”与民国时期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是“发明”而是“发现”,是对以前未能察觉或刻意遮蔽的实存现象的揭示;民国文学视角并非政治视角,而是由历史维度与文学维度交织成的文学史视角,它非但不会遮蔽真正的文学经典,反而会发掘出曾经被遮蔽的经典,深化对公认的经典的认识。李怡认为,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撰写一部体大虑深的文学史著还存在各种困难,当务之急是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勘探、考察,对这一段历史提出新的解释,最终才可能形成新的文学史框架。周维东认为,“解放区文学”的命名过程隐含了中国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谢维和著定价:28.00元网络与信息技术已经渗入了学校的校园、教室与课堂,丰富着教育与学习的"工具箱".
期刊
1.百年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研究2.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3.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4.新发展格局中教育功能与贡献研究5.未来15年教育强国关键指标研究6.中等收入人口扩大与教育供需变化研究7.城市群教育空间布局研究8.乡村教育振兴研究9.教育公平评估研究10.素质教育评价研究11.学生健康人格与公共品格研究12.学生高阶能力培养研究13.教材驱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传承优秀的考试思想弘扬先进的评价理念展示前沿的测量技术指导创新的考试实践《中国考试》以繁荣考试评价研究、推动考试评价改革、促进考试评价事业科学发展为办刊宗旨,全面反映国内外考试评价研究的新成果、介绍国内外考试评价理论研究的新动态、探讨考试评价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实践性及可读性
期刊
自2003年始,本刊发起组织对每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盘点,进而评选出最为重要的或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学术热点,我们坚持这一活动已逾十年。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乃至学术生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度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所揭诸项改革议题直指国家多年来所面临问题之积重,同时也催生了学术研究的旨趣。由此,年度十大学术热点的评选既可谓一年来学术研究的记录,也是对现实社会经济焦点问题、深层问题的折射。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与光明
当代分析哲学领域内逻辑观念的一个主要成因是卡尔纳普“新逻辑”论题,它本身包含两个命题:(I)新逻辑就是逻辑学的全部,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的逻辑学;(Ⅱ)逻辑对于哲学研究至关重要,以至于哲学本身不过就是应用逻辑。随着“新逻辑”本身进入择选逻辑或多元逻辑的时代,以“何种逻辑正确”为核心问题的“逻辑哲学”应运而生。然而,由于找不到中立“逻辑”来评判各种竞争逻辑,逻辑哲学工作自身陷入了两难困境。承认这种困境意味着,卡尔纳普“新逻辑”难以从逻辑上做到自我辩护。对此,一个自然的回应就是:结合卡尔纳普“新逻辑”论题,重新
通过“我”、“你”、“他”的关系所提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与欧洲文化之间的关系,或可打开一片新的视野。文化间的关系,正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开始于“外在性”。文化间所存在的是“间距”,而不是“差异”。使一种文化成为“他者”,这在历史上是一个进步,但这种“他者”需要消解。消解的办法,是回到“面对面”,即变成“你”。文化之间的关系,变成“面对面”的关系后,就不再是一种分析的评价的态度,而变成一种“对话”的关系。“对话”是一种具有生长性的概念,能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在中欧文化之间,过去的一百年,有趋近的趋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