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悟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生活着的我们,就如宇宙中的一粒沙尘。悟,给我们钥匙,开启一扇永恒的生命之门。
  悟小我,可以自知。有人问苏格拉底:“您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您说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那怎么在天地间生存?”大哲学家也笑了:“所以,要想生活在这个世界,必须懂得低下头来。”悟小我,我们更明智,更清醒。
  悟生命,可以宽容。最近看到一幅照片,名字是《疲惫的驻阿富汗美军士兵》。强烈的线条和黑白画面冲击着我。一张还洒满稚气的脸写满疲惫与无奈。这个成长于富裕与和平环境的孩子,每天与自己前世无冤、今生无仇的阿富汗“敌人”以命相搏!他的心底,难道不会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悟生命,我们懂得宽容,我们更会珍惜世界上每一条鲜活的生命。
  悟自然,可以博大。试想,当我们置身于茫茫大海或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抬头仰望广袤深邃的天穹,怎能不心生一股豪气,想把世间的一切装进胸里,然后深呼吸,紧闭双眼,忘却人生的一切快乐与痛苦。
  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姿态,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和净化。
  
  【陈军老师点评】开头运用引用和比喻巧妙入题,接着将中心论点分解为3个分论点,摆事实力求新颖典型,讲道理力求无懈可击,全文主体部分逻辑严密。
  编辑/香玉
其他文献
这几个境界,从上往下走易,从下往上走,很难。    有位20多岁的女生,忽然宣布她不想嫁人了,准备独自过一生。她有这样的想法,并非读了多少本女权主义的书,而是有一天家里的冰箱出了问题,她自己鼓捣鼓捣,居然修好了。这位女生忽然拥有了无穷的自信,觉得既然连这都能自己来做,为什么还需要一个男人呢?  男人们或许不知道,许多女性都遵循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维修电器、维修房屋这类的活应该由男人做。进而,因为这
期刊
虽然你我都不是心理学大师,但掌握一些技巧,同样可以把别人心事看得七七八八。  1.边说边笑: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2.掰手指节: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喜
期刊
看起来,所谓基因决定的东西也不是不可更改的。    我的爷爷是一位作家,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他的名字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爷爷为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耀,然而几十年来,病魔却也一直缠绕着他的家族。爷爷在我出生前几个月因病抑郁自杀,而他的父亲早在他年轻时也因为抑郁症而自尽。爷爷的妹妹、弟弟,我的一个叔叔、两个姐姐后来又相继因酗酒、吸毒、抑郁症或其他怪病而自杀或暴毙。人们
期刊
皇帝不好当,皇帝的儿子也不好当。    清代帝国吸取了前朝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因此,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也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高的。   与前朝相比,清代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通常,皇帝选择学问、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读书。   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皇子读书的时间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上书房的规矩极严,皇子读书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
期刊
尼克·西提曼是一个身体健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在车站货运组工作时,聪敏好学,早来晚走,深受同事的尊敬。尼克的家庭生活也很美满,妻子温柔贤惠,两个孩子活泼可爱。   一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驱车回家。尼克跟往常一样,留下来做最后的检查。当他检查到最后一辆冷藏车时,意外发生了,车门的弹簧年久失修,突然绷断,尼克被反锁在冷藏车里。尼克的心被恐惧占据了。这辆冷藏车停在货场最里面,即使今晚有人巡逻,
期刊
人的一生中,总要遇到很多次意外,这些意外我们往往忽略了,甚至是采取排斥的态度将其拒之门外。    正视你的意外    吉姆·福瑞克,从小十分自卑,因为成绩太差,他甚至想到了退学。拿中学毕业证的那天,他没去学校,而是选择了流浪。在一个草地上,他因为无聊,提出了参加一个高尔夫游戏。连续十杆,他都打进了洞。  他立即欣喜若狂地把这一消息告诉祖母,祖母也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便把他带到佛罗里达州一所职业中
期刊
西奥多·罗斯福一直不喜欢“本周畅销书”这个说法,他认为:“我比较喜欢看到‘前年畅销书’这样的名词。因为前年的畅销书若在今天仍受到瞩目,则极有可能值得一读,假如一本书仅能在一周里面维持畅销,那么,大概没有多久便要被扔进废纸篓里了。”    我为何为孩子写作  ●艾萨克·辛格 ◎黑乌 译    我为何为孩子写作呢?可以举出五百个理由。为了节省时间,在这里我只提其中十个。   第一,孩子读书,不读评论。
期刊
活着是为了什么?当我看到《纽约时报》刊登的两只猕猴—— 27岁的肯托和29岁的欧文的照片时,这个问题忽然浮现在我眼前。  这两只猕猴是威斯康星大学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实验中的一部分。猕猴肯托的膳食受到严格控制,摄取的热量要比常规膳食低30%,而猕猴欧文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百无禁忌。  实验从开始到现在有20年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该实验的初步结果,主导实验的科学家们这样写道:“热量限制延缓了灵长
期刊
文字本有千面,各看各的风情。    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有“繁星如沸”四个字,运笔近妖,把我惊到。  后来才发现他的师尊是苏轼,写过“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夜行观星》)。”不过坡仙被纪晓岚在“小星闹若沸”下重重打一道墨杠,批“疑为流星”。  这位纪先生,他还真当小星如蛙,在夏天的夜里扯着嗓子叫“呱呱呱,呱呱呱”,然后一个个像曳光弹,拖着长长的光尾巴,“嗖”地一下一个
期刊
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我感慨万千——在那令人心醉的金色花瓣中,张扬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似乎有种暗涌的力量在脉络中蔓延,令人震撼和折服。也因此,它拨动了我记忆的琴弦——  那天,似乎空气中都飘着失败的气息,我又一次考试考砸了。自从进入九年级以来,我的英语考试就从未及格过。唉!多么悲哀啊!  一回家,我便怀着一颗灌了铅的心、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村子对面的小山坡上,渴望能从大自然中寻觅一丝安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