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的学习压力有多大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帝不好当,皇帝的儿子也不好当。
  
  清代帝国吸取了前朝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因此,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也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高的。
  与前朝相比,清代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通常,皇帝选择学问、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读书。
  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皇子读书的时间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上书房的规矩极严,皇子读书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子;午饭时候,侍卫送上饭来,老师先吃,皇子们在另一旁吃,吃完不休息,继续学习。上书房只有元旦、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这几天放假,一共5天,除夕也不放假。
  皇子们学习的内容包括满、蒙、汉等语言文字以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学习儒家经典的方法是:师傅读一句,皇子读一句,如此反复诵读百遍后,与前几天所学内容合起来再读百遍,周而复始不间断。康熙皇帝回忆说,他5岁开始读书从不间断,累得咳血,仍然坚持。每日老师指定的一段要念120遍,之后再背诵一段新的内容,直至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完全背下来。
  由于清朝是“马上得天下”,因此对皇子、皇孙的骑射武功的训练也十分重视。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皇子们放学,吃过晚饭后,还得上一节“军事体育课”——骑马射箭。
  除了满文、汉文、骑射之外,皇子教育的内容也会依情况调整。例如康熙帝喜欢带皇子出巡,增长见识,也让皇子有各种办理政务的实习机会。
  余娟摘自《羊城晚报》 编辑/叶琪
其他文献
有时,我们要少读一点书。  古往今来很多人提过要少读一点书的重要。我比较了一下他们的说法,大概不出两大类。  第一大类,少阅读还是为了多阅读,有点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譬如:要少读,才会精通。  这一点,李光地说得最有意思:“如领兵十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兵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  朱光潜在这方面也说得很透:
期刊
初中时,她暗恋上班长,一个黝黑高大,把篮球打得好到一塌糊涂的男生。可是,有多少女生喜欢他呀,他当然不会注意到这个矮小羞涩得像片叶子一样蜷缩在角落里的她。  大二的暑假,她逛街时遇到了他。职高毕业后,他开了间门面做二手手机生意。此时的她,已经像一树纷扰的梨花那样妖娆地长开了,他认不出她。  她远远地看着他,看他怎样巧舌如簧地把旧手机卖出一个好价钱,她突然疑惑,自己魂牵梦萦了五六年的人,怎么会是他? 
期刊
8个字解密退休生活    2003年春天,李岚清从国务院副总理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早在退下来之前,他就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做了规划,目的是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至于退休后的生活如何安排,李岚清用“健身、健脑、读书、写字”8个字来概括。在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进入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日程安排。  怎样健身健脑?李老回答:“一是打网球,二是游泳,三是打桥牌,四是学篆刻。”说到健身健脑的好处,李老还编了个顺口
期刊
我和儿子,挤上了705路公交车。  这是我们每天乘坐的公交车,我的单位、儿子的学校以及我们的家,像葡萄一样串在这条公交线路上。  几站路之后,车上渐渐宽松了,空出了好几个座位。儿子放下沉重的书包,坐下,面带他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倦色。进入初三以后,他的学习明显紧张起来,早上六点就得起床,匆匆赶往学校,晚上也常常天黑透了,才能回到家。像今天这样父子俩同步的机会并不多。  我在儿子身边坐下。公交车晃晃悠
期刊
生,是真实的。死,也是真实的。    生命,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坚强,也会显示脆弱的一面。有人能在废墟的狭小缝隙中守望阳光,但也有人在生命潜能还未发挥时便轻易地切断了通往未来的道路。几年前浙江的女中学生吴雯雯因为头发没扎好被老师挡在考场外,投水自杀。无独有偶,湖北的高二女生覃瑶,上课时看杂志被老师没收,跳水自尽。就在不久前,陕西14岁的女孩认为受到老师的打骂和侮辱,选择了服毒自杀。  正值青春年少花样
期刊
在这个高科技与窥探隐私成风的当下,没有谁敢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偷拍。学生宿舍、桑拿房、更衣室、卫生间、客厅……甚至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的马路上,你的一举一行都可能被监视、被偷拍。然后便被传播到网络上,私人电脑里,甚至是一些加了密码的私人空间文件里。显然,保护隐私,防止被偷拍,是人人都要严防的一件“大事”。  据一些大型宾馆、桑拿中心人士称,在北京的一些桑拿沐浴场所,监控摄像头其实是无所不在的,有些场
期刊
爱他,就要好好活着,恨他,更要比他活得更好。作者说得好,没人经得起以死相逼的爱。    大概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一个街坊——30刚出头的女人——因为男人有外遇而喝下大半瓶农药,我仍记得那张惨白的脸上两片青紫的嘴唇以及淡黄的花圈上歪歪扭扭的一副挽联:英,你为什么死得不明不白?——据说是女人的哥哥写的。这几个字,就算对于当时屁事不知的我,也有着催人断肠的力量。事后在街上遇见女人的男人,会有一种替天行道的
期刊
这几个境界,从上往下走易,从下往上走,很难。    有位20多岁的女生,忽然宣布她不想嫁人了,准备独自过一生。她有这样的想法,并非读了多少本女权主义的书,而是有一天家里的冰箱出了问题,她自己鼓捣鼓捣,居然修好了。这位女生忽然拥有了无穷的自信,觉得既然连这都能自己来做,为什么还需要一个男人呢?  男人们或许不知道,许多女性都遵循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维修电器、维修房屋这类的活应该由男人做。进而,因为这
期刊
虽然你我都不是心理学大师,但掌握一些技巧,同样可以把别人心事看得七七八八。  1.边说边笑: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2.掰手指节: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喜
期刊
看起来,所谓基因决定的东西也不是不可更改的。    我的爷爷是一位作家,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他的名字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爷爷为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耀,然而几十年来,病魔却也一直缠绕着他的家族。爷爷在我出生前几个月因病抑郁自杀,而他的父亲早在他年轻时也因为抑郁症而自尽。爷爷的妹妹、弟弟,我的一个叔叔、两个姐姐后来又相继因酗酒、吸毒、抑郁症或其他怪病而自杀或暴毙。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