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wf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父子二人吃苹果,儿子把苹果横放从腰切下,惊喜地发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而父亲循规蹈矩地从蒂部切到顶部,怎么也看不到“星星”。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孩子打破固有的模式,横切苹果发现了“星星”,而父亲墨守成规吃苹果,吃完后扔掉果核,永远发现不了“星星”。在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思路去指导学生,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了无新意,人云亦云。实际上,写作是一种创造,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要思维创新。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如果在作文教学中不注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写作的兴趣与欲望。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灵活命题,激活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写。”实践证明,好的作文题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的思维,而大多数教师往往跳不出教材的框框,经常按教材的要求、教材规定的题目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以为只要按部就班地写,孜孜不倦地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会提高。殊不知教师的这种简单化的行为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滞,不会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形象。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教材要求写“我们的校园”,笔者同样简单地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作文题,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像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枯燥乏味、千人一面。于是,我从换题目入手把“我们的校园”改为“我理想中的校园”。这样一来,学生思维中求新的闸门被打开了,一所所理想的校园在他们的笔下诞生了。看着一篇篇佳作,我不禁思绪万千,用心写出来的怎么可能不吸引人呢?
  二、 巧妙构思,训练创新思维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它通过学习获得已经确立的观念、方法和原则,现在有些教师仍然摆脱不了这一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发展的、富有开拓性的教学观念来开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座山,从正面看是一个样,从侧面看又是一个样,从高处看是一个景象,从低处看又是一个景象。写文章也一样,须常常切换“镜头”“方位”“视角”等,才能出新。我们可以赞叹柳的婀娜多姿,也可以赞美它的“无心插柳柳成阴”;我们可以感慨花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可以赞美它的“化作成泥更护花”;我们可以欣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可以赞美她的高雅脱俗;我们可以批判孔乙己的愚昧迂腐,也可以欣赏它的正直清高。我曾经要求学生以“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从“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中获得写作的源泉来歌颂老师、父母的伟大无私;有的学生从“作茧自缚”成语中获得写作的灵感来批判那些原来希望对自己有利,结果反使自己受累的人。
  三、 感悟生活,拓展创新思维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就是生活、人生。陶行知也说:“生活即教育。”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而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竭的源泉。没有材料的新颖性就没有写作的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对社会积极负责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受能力,让他们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积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热情投入生活,使生活实践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善于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悟出深刻哲理,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示。如果把生活与作文割裂开来,势必影响材料的新颖性,势必阻挡学生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学生会不知不觉把头脑封闭在一个个虚拟的故事中。如此一来,作文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精神思想中痛苦的负担。没有写作的热情与源泉,写作中创新思维就无从谈起。在指导学生观察实践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从“冰心散文”到“契诃夫小说”,广泛涉猎,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俗话说:“刀不磨会生锈。”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需要磨砺,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能会把“晴天下雨”说成“太阳公公在流泪”,而我们许多学生看到的是太阳是太阳、雨点是雨点?就在于长期以来的答案标准化和我们许多教师教学的模式化扼杀了学生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思维呆滞、僵化。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创造的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片草原而不是一方草地,让学生成为驰骋草原的骏马而不是成为原地打转的驴子。我们不妨学习故事中的孩子,从成规的圈子跳出来换一个角度切“苹果”,作文教学的天空中会闪烁更多更亮的“星星”。
   (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
近日,佳木斯市副市长梅振学到市国土资源局调研并听取国土资源工作汇报。
针对常用SaaS模式下多租户数据存储中出现的数据冗余现象,数据被分为基本数据、扩展数据以及租户自定义的数据三类,提出了多租户比较存储的方式,并给出了在该存储方式下数据的存
基于Lyapunov泛函和不等式技巧,得到脉冲混合时滞神经网络全局指数稳定性的时滞依赖型判据,其中混合时滞包括离散时滞和分布时滞两种类型。该判据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表示,并通
利用商业软件PHOENICS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计算了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的流场和温度场,分析在新水口条件下插入深度、水口出口角度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
摘要: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教学过程活动化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合作交往、发现探究。素质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这三者之间有所不同,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呼唤教育的改革,而教育的革新也赋予教育者以新的使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号角在中国大地上响起,一系列
新年伊始,伊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地税、法院部门打通信息接口,实现信息联接和共享,充分发挥了不动产登记平台基础支撑作用,真正把“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的理念落到实处。
系统地研究水钢烧结矿及天然矿的冶金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钢烧结矿具有中等及中等偏下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和优良的还原性能;软化区间偏宽,开始熔化温度高和开始滴落温度高,
3月8日,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部署会议,传达了《中共牡丹江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   1.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