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跨文化交流:历史教育应有何作为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ky4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国际冲突昭示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历史教育对此应有所作为.历史教育的功能一直在与时俱进,内涵不断丰富,从以史为鉴到国家认同,再到国际理解.在信息时代,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历史教育应再度进行调整.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历史教育应建构出整体的世界史叙事、均衡的世界史框架,形成合理、深刻的跨文化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历史教育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存在高度的一致,它们都致力研究面对和处理差异的智慧,跨文化交流与历史思维都是后天养成的,跨文化交流与历史思维均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历史教育所着力培养的理解能力,正是跨文化交流所亟需的共情能力.历史教育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只能直面挑战,调整自我.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上海市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付费改革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为其他按DRG付费试点城市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指标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指标库,纳入能够实时抓取、量化评估的指标,并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结果筛选指标.结果 共选取医院/办医主体、医疗保障机构、研究机构等各方咨询专家13名,最终确定“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发展”和“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平稳有效运行”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
目的 了解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科研能力提升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疾控体系科研能力、激发科研活力.方法 对上海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的63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科研能力、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等.结果 43.38%的受访者在近5年以课题负责人身份申报过科研课题,课题申报次数的中位数为2次,其中获批立项次数的中位数为1次.60.09%的受访者在近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发表篇数的中位数为2篇.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一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以下简称“\'需求评估标准\'”)是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所采用的唯一标准.作为失能人员长期照护及相关保障待遇支付“守门人”,该标准在充分参考国际上主流需求评估量表并结合国内实情的基础上,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历经8年时间,通过数轮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咨询论证和长期跟踪调查的老年人数据,基于神经网络等算法,形成了现有的“需求评估标准”的框架内容.在标准的实际应用中,以其独有的“黑盒”“逻辑校验”“可调整性”等核心特点,基本实现了照护服务与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合理匹配,促
目的 研究和分析2018—2020年上海市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对毕业生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供需失衡的问题根源,从而为高校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和解决公共卫生人才供需失衡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对2018—2020年上海市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总人数、构成比,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对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供需比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8—2020年,与非公共卫生类专业相比,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对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始终供不应求.其中,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供
目的 了解和掌握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改善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基尼系数分析和评价2019—2020年喀什地区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从业人员的配置情况及公平性程度.结果 2020年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共有免疫规划人员709名,女性占84.98%,中位年龄为32岁,文化程度为中专/高中者占55.85%,初级职称者占60.23%.不同类别地区免疫规划人员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和专业背景有明显差异.免疫规划人员与常住人口比例为1.3
基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从社区健康管理的角度阐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所承担的职责,同时以上海市为例,阐述大数据对全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支撑作用.综述国内外实践,系统梳理当前健康大数据在社区健康管理领域内分别应用于A端管理决策端、B端机构应用端和C端个人应用端的主要进展,对比分析了解到当前在大数据社区健康管理应用方向还存在大数据挖掘不够、社区信息化投入不足、数据质量和安全性待提升及数据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并提出包括强化健康大数据在资源配置和调控方面的应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
借鉴政策问题确认的思路、步骤和方法,首次确认现阶段面临的222项公共健康具体任务并形成清单,定量明确每个具体任务的关注程度,以期为决策者、提供者、研究者和公众把握公共健康风险提供全景视野.
遵循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思路和原理,明确提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应具备的8个要素,包括强而有力的社会环境支撑、动态把握公众需要的能力、把控健康风险因素的水平、适宜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成熟并且协调的组织体系、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的公共健康服务功能、公共健康具体任务的关注程度.8个要素又可进一步细化为63个可操作的具体定位.各方认可度为88.8%~93.9%.首次为公共健康体系建设提供了“何为适宜”的定性评判标准.
目的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区患者在线医疗服务使用意愿的形成机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淮安市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26份,并通过Amos 23.0构建与分析模型.结果 信息对患者在线医疗服务使用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行为技能对使用意愿产生间接效应,为0.221;信息对行为技能的直接效应为0.635.动机对使用意
提出抗疫组织力主要是指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抗疫任务、实现党组织的抗疫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疾控系统内外力量的能力,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党的抗疫主张、贯彻党的抗疫决定、团结动员疾控专业人员、推动疾控改革发展,以及为基层抗疫治理献策.以结果链模型梳理上海市疾控机构党组织抗疫组织力的实践内容,包括上海市疾控机构党组织响应贯彻党的抗疫主张与决定、疾控体系软件和硬件资源投入,形成抗疫专班组建、抗疫人员培训和全方位保障,动员提供循证献策与综合协调、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