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教学落脚点 关注初高中衔接——以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为例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平面几何教学中关注初高中衔接,关键是选准教学落脚点,深刻认识初中知识及其对应的方法、结构在高中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包括微观层面上具体知识的应用和深化,中观层面上研究套路的普适性和宏观层面上核心问题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正>1一个错误的推断把两个不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分割,使一个三角形所分得的两个三角形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所分得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苏科版九年级数学把该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探究
【摘 要】 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学习形式,更呼唤学习方式的创新.为此,借助微课导学,通过改变学习方式,让合作、互动成为主要学习形式;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内化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例题拓展、变式教学等,加强知识在新情境中
【摘 要】 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开端在于初始问题的设计.如何设计初始问题,才能促进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已有认知,设计与已有经验关联的或是与已有认知冲突的初始问题;基于操作探究,设计其亲身操作体验的初始问题;基于数学知识本身,设计将新知融入结构的或是能揭示知识本质的初始问题,从判断深度学习是否发生的角度,具体来谈谈如何设计初始问题.  【关键词】 初始问题;深度学习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已学完的某一部分内容进行的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以达到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完善师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的目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数学学科七年级下册7.4实践与探索中问题2内容: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如图1所示,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小红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怎么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2mm的小正方形!请问你能求出这些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么?图1 图2  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mm,宽为y 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