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学定势 反思突破常规——基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的思考与感悟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已学完的某一部分内容进行的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以达到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完善师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通过对一节初中数学教师关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的“三看三思”,探讨了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中的教学定势,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知识、教学习惯的反思.
其他文献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擅于解题”.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解题教学,而在实际数学解题过程中,师生在解决几何类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教师教学思路狭
期刊
编者按:爱因斯坦在1905年连续发表5篇重要论文,为建立相对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1905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国际物理学会将100年后的2005年确定为国
<正>"胡不归"问题是一个古老有趣的话题,许多学者曾从几何角度著文研究,在此笔者立足于问题的一般情形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代数的角度,将模型构建过程分享如下.不当之
邹黎明老师对一道试题的错误解法进行剖析,并给出了正解.笔者在认真研读之后,发现该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思考,问题也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
期刊
<正>1一个错误的推断把两个不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分割,使一个三角形所分得的两个三角形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所分得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苏科版九年级数学把该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探究
【摘 要】 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学习形式,更呼唤学习方式的创新.为此,借助微课导学,通过改变学习方式,让合作、互动成为主要学习形式;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内化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例题拓展、变式教学等,加强知识在新情境中
1 问题的提出rn镜头1:高一、高二课堂上,学生争相举手、踊跃发言;实验课的讲台上纷纷出现学生的身影.而教师只是不时地指指点点,显得“悠闲自在,胜似闲庭信步”.
【摘 要】 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开端在于初始问题的设计.如何设计初始问题,才能促进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已有认知,设计与已有经验关联的或是与已有认知冲突的初始问题;基于操作探究,设计其亲身操作体验的初始问题;基于数学知识本身,设计将新知融入结构的或是能揭示知识本质的初始问题,从判断深度学习是否发生的角度,具体来谈谈如何设计初始问题.  【关键词】 初始问题;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