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能相信直觉,更不能相信错觉,认真爱一个人要用八爪鱼一样的触觉,如果装作浑然不觉,那么爱就会失去知觉。
  你爱的人,她在天上飞,你在地下追;爱你的人,你在天上飞,她在地下追。如果你想以逸待劳,一定要找个爱你的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这种感觉才对,所以谁告诉她是天鹅,赶紧逃离她吧。
  认真对待我们生命中邂逅的每个人,无论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还是坏人,有私索取的人教会了我们如何爱自己,无私付出的人教会了我们怎样去爱别人。一个自恋的人,已经没有多少空间来容纳对别人的爱。
  四种应该要远离的女人:虚荣心远远大过同情心的女人,野心大大超过上进心的女人,细心远远落后于粗心的女人,最重要的是,无心装作有心的女人。
其他文献
从西环路左拐进到克塔高速路,车子立马变得轻快。这条穿山路段直接凌空架设,和同样穿山的老路——省道201比,少了没完没了的弯道和上下坡,又无须会车,实在是跑得惬意。一个小时左右,就从托里县转道乡间公路,直奔裕民县而去。  还没到裕民县,忽然看到天空有大群大群的鸟。赶紧喊停,我家司机先生靠路边停车。我提着相机站在路边看天空飞鸟。来回变换队形的,不消说是大雁了,还有许多我辨识不出名字的鸟儿,它们一群一群
期刊
在办公室看报纸,窗外忽然飘来炸茴片、炸豌豆的香味。忽浓忽淡,熟悉亲切,沁人心田。寻“味”暗问,才知窗外家属楼里居然有人返璞归真地在“炸锅”。这久违的芳香,不仅撩得我垂涎欲滴。  小时候因为穷,平时想吃什么都很难。哪怕是茴片、豌豆和糯米泡块都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因此,小孩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前的“炸锅”。  说到炸锅,技术性很强。在我们路北,大人们不管有多忙,古历年以前总会抽出一天时间炸锅——
期刊
父亲过了60岁,我们姐弟就坚决不让他种地了。  他闲不住,就天天打电话纠缠我:“你能不能买两瓶黄山头的酒到你们校长那儿说说,让我去你们学校当门卫。”要么就是半威胁我:“我准备到水泥厂去扛包去。”我很烦,有一天突然灵机一动就骗他说:“你写小说吧,你看,你教过民办,有点文学的底子,又经历坎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你写小说肯定成。”其实我的潜台词就是:“别没事想出去当门卫,就在家待着,但总得有个事做吧,写
期刊
老师是我高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他课讲得好,对学生负责。在那动乱年代,就是他那句“吃饭饱腹一餐,学知识受用一生”的告诫拴住了中学生的懵懂。  还是先说那个自命题作文吧。当时,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就用“犁把手”这个题目,写了一个女知青用耕牛学犁地的事。交了作文的第二天自习课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打开我的作文,用指头敲着“犁把手”,一脸严肃地问:是抄的吗?有参考吗?真有此事吗?……一连串的问号如
期刊
白鹭  来厦门的几个早晨,我是特地在海水未涨潮的时候去看白鹭的。  太阳刚刚升起,轮船还在地平线上,海水带着刚刚苏醒的倦意在有节奏的拍打中一点点为海滩演奏着背景音。我站在岸边,尽量慢慢地靠近那些停在不远处的渔船,看着一只只白鹭在上面或跳跃或扑闪翅膀,有的不时划过天际,给了晴天翠海一个白色的划痕。我曾问过一个此地的渔民这是什么鸟,她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是白鹭啊。  “你们这里没有海鸥吗?”  她忙着
期刊
全喜是我大叔,亲的。叫他全喜是冒大不韪的,村里人都这么叫,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辈分长的辈分低的,这是他的官称。听习惯了,吃屎的小屁孩咧着嘴、龇着牙叫他我倒也不生气了,只是觉得一股亲切,不是对叫他的人,是对全喜很亲切,他是我叔,我亲叔。  父亲兄弟七个,他排行老五,全喜老六。老大抗美援朝打瞎了双眼,在贵州一国有企业养老了,老二、老三命短,我没见过也没怎么听父辈提起过。在家的就剩四、五、六、七四兄弟了
期刊
十二月初的夜,有寒流从北方过来,钱塘江边的风带了明显的寒意,像杭州大剧院检票口那些陌生的眼神。这儿是苏丹的故乡,她曾作为合唱指挥专家、教育部专家无数次衣锦还乡,讲课,当评委,做电视节目,唯有这一次不是。  “我说吧,没有证件,他们不一定会让你进去。”妹妹说。  苏丹半埋在大衣衣领里的脸。妹妹的口气,有嗔怪,更多的是心疼,她心里所有的一切,妹妹都知道。  “我跟评委会一个老师说过的。可他怎么不接电话
期刊
今年的节令来得早,可心里总是迟钝着,以为时光还早着呢!不成想春已浓浓的很深了,这才被友人撺掇着走出淡漠,去了乡下。一到乡村,那春的热情不减反增,没有丝毫埋怨我们迟到的意思,依平日里惯常的样子层层叠叠、热热闹闹地包裹着来的人,整个儿就被氤氲着、感染着、蛊惑着,一时间,心情大好。  去的是一个叫的地方,是平利县的坝河和汉江交界的地域,随意选了两条沟钻了进去,不成想就是西河镇两个主要的村子。其中一个进去
期刊
每年我都会在春节期间回乡一次。可是现在,临近春节我却怕回乡了。是近乡情怯?不,我是怕一次次勾起心底的痛。  我的故乡是在淠河湾的宋台。宋者,缘于这里的人家大多姓赵,按照家谱记载,“国居三晋,姓首百家”,应是宋代赵匡胤的后裔。他们取自己国号为名,并沿用至今;台者,因为淠河湾过去经常发大水,人们为求自保,便把村庄的地基垒成庄台。所以,淠河湾的村庄不叫“郢”,也不叫“圩”,叫“台”。打记事起到走出家门,
期刊
爸爸:  你可安好?你离开尘世到天国已整整22年了,如果你活着今年也才85岁。当我今天看到和你同龄的人幸福健康地活着,享受着国家对老年人低保待遇、高龄津贴、合作医疗保障,他们脸上带着欣慰笑容安度晚年的时候,我想起了你,想起了你们那一代人曾经的辛苦。  我多次做梦梦见你,你依然穿着在“农业学大寨”时的那身衣服、用着那把在沙土里串得发光的项锄干活。但你从来不看我一眼,好像是有意躲着我,尽管我很想走近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