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殇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我都会在春节期间回乡一次。可是现在,临近春节我却怕回乡了。是近乡情怯?不,我是怕一次次勾起心底的痛。
  我的故乡是在淠河湾的宋台。宋者,缘于这里的人家大多姓赵,按照家谱记载,“国居三晋,姓首百家”,应是宋代赵匡胤的后裔。他们取自己国号为名,并沿用至今;台者,因为淠河湾过去经常发大水,人们为求自保,便把村庄的地基垒成庄台。所以,淠河湾的村庄不叫“郢”,也不叫“圩”,叫“台”。打记事起到走出家门,好像我就一直生活在垒庄台的日子里。扁担挑,土车推,进行坷垃大搬家。农闲人不闲,甚至农忙也不停——饭前茶后挑起担子推上土车,抽空便干上它几趟。多则六七年,少则也要三四年,身上蜕下几层皮,垒起庄台三四米,然后才是名副其实的盖房子。有了台子,人们好像就能有恃无恐,真正有个借以喘息的立足之地了。
  童年辛劳,但少年不知愁滋味,故乡留给我们的还是欢乐居多。我一直很留恋我们宋台的风景:淠河决口所冲刷出来的一个小型冲积平原,沙泥混合的夜潮土,用我奶奶的话说,“插根扁担都会发芽。”秋天到来一地齐崭崭的玉米,小伙伴们钻将进去,把一些不能结实的“哑巴秸”找将出来,比甘蔗还甜。最美丽的还数我们的台子,坐落在一条大路的尽头,这大路是我们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大路两边全是青纱帐,台子在青纱帐中独凸着,远远就可望见,但走近需要一点时间。进台子得走正南边,因为台子被一条水沟包围着。这水沟由垒台子取土而形成,平时作用可大了,既满足了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也还起着安全防护作用。据我奶奶说,在她年轻的时候,有个冬晚几个土匪摸了进来。台子里的人端枪往“沟坝口”一站,土匪就成了瓮中之鳖乖乖就擒。“沟坝口”是个名词,在我们这里专指进出庄台的路口。围沟的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柳树。平时我们折柳枝作柳哨,在玩“中国打美国”时就编制戴在头上的掩护圈。而在柳树旁边的台坡台脚上,树种开始杂了起来,有槐、椿、楝、枣、柿等,但以槐树居多。槐树叶是羊、兔的最佳饲料,有时候我们贪玩耽误了打草,就爬上树折枝槐叶扔进羊圈完事。槐花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到盛开时节,香飘万里,花落遍地,走在上面松松软软的。
  庄台上的房子坐北朝南,一排排纵向分列,每排中间以排水明沟分隔。房子均为土坯垒成,麦秸草盖顶。主房大多为三间,两边院墙连着前面的住家。院墙一侧盖有厨房、猪圈、鸡笼等,中间一块留了个门,盖了披厦充作门楼。淠河湾的人家与外不同的是,院墙以内不留粪堆,粪堆全集中安排在庄台下面。院墙以内的空地,一般都修了花坛花台,上面种了各色花草,三季有花,四季长青。也有栽了树的,都是石榴、葡萄的果木。因为空间狭小,庄台上没有别地人家门前的稻场。稻场在“沟坝口”外的生产队队部门前。稻场农忙时打麦晒粮,农闲时就是小伙伴们的游戏场所。“都来玩,都来玩,不要金子不要钱。大钱要一百,小钱要一串,一人买个红鸡蛋,吃一半,留一半,留给哪个做尿罐?”夏天的夜晚,这里又成了纳凉的好去处。这时候,最“吃香”的当数我的奶奶,奶奶是个“故事箩子”。我们这里讲故事叫“磨经”,奶奶坐在凉床上“磨经”,身边围着的一群伙伴听得入神。因为“磨”得多是妖鬼精怪,等到哈欠连天要回家睡觉时,大家都怕走黑路,没有大人领着,就都磨蹭着不愿动步。
  稻场还有个重要功能就是放电影。现在看电影都在影剧院,露天电影的妙处也只有我们才能懂得。放学的时候,看见稻场上埋上了两根毛竹拉上了银幕,我们知道,晚上有电影看了。本来放下书包去打猪草的,也顾不得了,端上板凳到稻场上去抢位置。慢慢看日头落下西山,夜幕拢上庄台,放映员在生产队长陪同下打着饱嗝走到发电机旁,左动动,右弄弄,一拉引擎,“轰隆隆”一响,放映机前电灯亮了,各人家的大人也都在家喂了猪后来到放映场。于是,大人喊孩子的,孩子喊大人的,短暂骚动后都坐了下来,电影正式放映了。我们最喜欢看的当然是“中国打美国”内容的“彩色战斗故事片”,但照例是得先放纪录片的,多是祖国大好形势与亚非拉友好往来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我们也看不懂。
  稻场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大联欢。吃了年夜饭,伙伴们挨家挨户给长辈磕头“辞岁”。辞岁的时候,长辈把准备好的糖果、花生什么的塞给我们。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作假”推辞,嘴上说着不要,手却挣开衣裳上的口袋迎上了。“辞岁”结束,大人孩子三三两两地来到稻场围拢成一圈,烟花燃放活动正式开始。原来,淠河湾的人家除夕夜有燃烟花、驱霉头的习惯,不管年成如何,家家户户这一天都要花钱买上一堆,当天晚上比上一比,看谁家燃放得多、燃放得高、燃放得彩,预示着来年好运好福气的。估计也就是这样一个风俗,催生了淠河湾的隐贤集自古盛产烟花,现在已经发展成镇域支柱产业了。烟花燃放的时候,伙伴们齐声高呼:“好看!好看!”其实,那时候的烟花根本就是个“呲花筒”,最好看的也就是一种叫“夜明珠”的玩意,类似现在所看到的“魔术弹”。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淠河湾涌现外出打工经商潮。成群结队的青壮年背着行李“孔雀东南飞”。逐渐,《淠河湾飞出金凤凰》等报道出现在上海、江浙一带的新闻媒体上。外出的人先是每年春节还回乡一次,随着都市生活融合程度加深,回乡的步伐越来越稀,故乡慢慢少了人气,曾几何时的风光,无法避免无可奈何花落去也!
  今年春节,我借假期又回了次乡。我发现,我们的台子已经坍塌,比印象中好似低矮了许多。上面的房屋所剩无几,只住了几户老人,院墙破烂不堪,院落里杂草丛生,花坛里的花草荒芜杂陈,月季长成了小树,枝条上顶着过冬的颓花。围沟边的树林少有的茂盛,枝上栖了不少白鹭,树下是厚厚的鸟屎。树林里荆棘满布,进不了人,看上去显得阴森黯淡;围沟早淤成了洼凼,没有水,敞露着龟裂的沟床。唯有新迹的是过去的稻场,已被规划为新的居民点,建起了一溜溜的两层楼房。这次回来,正赶上一个长辈去世,因属“老喜丧”,家里请了唢呐班子,倒也热闹。烧了纸坐进丧棚,却发现奔丧吊唁者寥寥无几。问身边的老人,今年又都没回来?老人答,也有回来的,嫌家里寒冷没有暖气,过了年就回了。老人叹了口气,说,真的,现在老人还在,过年还愿回家一趟,等老人都死了,都不回来了,这地还由谁来种?
  这句话,重重地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没法回答。
  责任编辑:刘高亮
其他文献
我听说富阳的时候,富阳很遥远,遥远得根本不知道有郁达夫这么一个人,更没听说过什么《富春山居图》了。富春江也是我妈告诉我的,当年她从梅城流浪到临平,估计也是顺水流下来的,她说上游是新安江,下游是钱塘江,其实是同一条江。  我和富阳的缘分,更多起自于文学。  上大学后阅读沈从文,得知沈从文闯荡北京时郁达夫对其有知遇之恩,得知郁达夫是富阳人,一下子就把我和富阳的距离拉近了,渐渐就进入了一个圈。沈从文的表
期刊
妻子怀孕数月,行动开始出现迟钝,最不能自如是晚上睡眠,必须仰面朝天,不能侧转,更不能“倒趴”。据说妻子做姑娘时,睡觉最不安分,经常蹬被子踢蚊帐的,有时翻身之际落空了还被摔到地上。自从妻子怀上宝宝之后,她就给自己定下一条戒律,一定要一个姿势睡到天亮,以保护宝宝不受挤压。  婴儿诞生的那一刻,令我刻骨铭心!  妻子隐隐阵痛了一夜,她还以为体内患了什么意外的疾病呢!因为是怀第一个孩子,妻子完全没有什么经
期刊
从西环路左拐进到克塔高速路,车子立马变得轻快。这条穿山路段直接凌空架设,和同样穿山的老路——省道201比,少了没完没了的弯道和上下坡,又无须会车,实在是跑得惬意。一个小时左右,就从托里县转道乡间公路,直奔裕民县而去。  还没到裕民县,忽然看到天空有大群大群的鸟。赶紧喊停,我家司机先生靠路边停车。我提着相机站在路边看天空飞鸟。来回变换队形的,不消说是大雁了,还有许多我辨识不出名字的鸟儿,它们一群一群
期刊
在办公室看报纸,窗外忽然飘来炸茴片、炸豌豆的香味。忽浓忽淡,熟悉亲切,沁人心田。寻“味”暗问,才知窗外家属楼里居然有人返璞归真地在“炸锅”。这久违的芳香,不仅撩得我垂涎欲滴。  小时候因为穷,平时想吃什么都很难。哪怕是茴片、豌豆和糯米泡块都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因此,小孩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前的“炸锅”。  说到炸锅,技术性很强。在我们路北,大人们不管有多忙,古历年以前总会抽出一天时间炸锅——
期刊
父亲过了60岁,我们姐弟就坚决不让他种地了。  他闲不住,就天天打电话纠缠我:“你能不能买两瓶黄山头的酒到你们校长那儿说说,让我去你们学校当门卫。”要么就是半威胁我:“我准备到水泥厂去扛包去。”我很烦,有一天突然灵机一动就骗他说:“你写小说吧,你看,你教过民办,有点文学的底子,又经历坎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你写小说肯定成。”其实我的潜台词就是:“别没事想出去当门卫,就在家待着,但总得有个事做吧,写
期刊
老师是我高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他课讲得好,对学生负责。在那动乱年代,就是他那句“吃饭饱腹一餐,学知识受用一生”的告诫拴住了中学生的懵懂。  还是先说那个自命题作文吧。当时,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就用“犁把手”这个题目,写了一个女知青用耕牛学犁地的事。交了作文的第二天自习课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打开我的作文,用指头敲着“犁把手”,一脸严肃地问:是抄的吗?有参考吗?真有此事吗?……一连串的问号如
期刊
白鹭  来厦门的几个早晨,我是特地在海水未涨潮的时候去看白鹭的。  太阳刚刚升起,轮船还在地平线上,海水带着刚刚苏醒的倦意在有节奏的拍打中一点点为海滩演奏着背景音。我站在岸边,尽量慢慢地靠近那些停在不远处的渔船,看着一只只白鹭在上面或跳跃或扑闪翅膀,有的不时划过天际,给了晴天翠海一个白色的划痕。我曾问过一个此地的渔民这是什么鸟,她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是白鹭啊。  “你们这里没有海鸥吗?”  她忙着
期刊
全喜是我大叔,亲的。叫他全喜是冒大不韪的,村里人都这么叫,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辈分长的辈分低的,这是他的官称。听习惯了,吃屎的小屁孩咧着嘴、龇着牙叫他我倒也不生气了,只是觉得一股亲切,不是对叫他的人,是对全喜很亲切,他是我叔,我亲叔。  父亲兄弟七个,他排行老五,全喜老六。老大抗美援朝打瞎了双眼,在贵州一国有企业养老了,老二、老三命短,我没见过也没怎么听父辈提起过。在家的就剩四、五、六、七四兄弟了
期刊
十二月初的夜,有寒流从北方过来,钱塘江边的风带了明显的寒意,像杭州大剧院检票口那些陌生的眼神。这儿是苏丹的故乡,她曾作为合唱指挥专家、教育部专家无数次衣锦还乡,讲课,当评委,做电视节目,唯有这一次不是。  “我说吧,没有证件,他们不一定会让你进去。”妹妹说。  苏丹半埋在大衣衣领里的脸。妹妹的口气,有嗔怪,更多的是心疼,她心里所有的一切,妹妹都知道。  “我跟评委会一个老师说过的。可他怎么不接电话
期刊
今年的节令来得早,可心里总是迟钝着,以为时光还早着呢!不成想春已浓浓的很深了,这才被友人撺掇着走出淡漠,去了乡下。一到乡村,那春的热情不减反增,没有丝毫埋怨我们迟到的意思,依平日里惯常的样子层层叠叠、热热闹闹地包裹着来的人,整个儿就被氤氲着、感染着、蛊惑着,一时间,心情大好。  去的是一个叫的地方,是平利县的坝河和汉江交界的地域,随意选了两条沟钻了进去,不成想就是西河镇两个主要的村子。其中一个进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