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所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和发展高等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鉴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需求与应用技术本科的发展需求高度祸合,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入手来解决应用技术本科的发展问题应该是解决两者所面临问题的最佳途径。但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首先必须明晰两者的主要区别,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抓好教师转型等关键问题积极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的缺位成为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破解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便成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同时,鉴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高度祸合,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应当是破解该难题的最好办法。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职业化转型更是其必由之路。
  一、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的价值诉求
  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在创办之初将自己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但是由于受精英化教育培养思维和单一评价标准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应用型”宗旨落实到位,而是一味向一般本科院校,甚至211等重点本科院校看齐,在专业设置上“求大求全”,并将追求学术型和综合型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其结果是使自已处于目前这样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往往比较薄弱,且办学经费短缺,在以研究型、综合型为目标的发展道路上往往缺乏优势,最终造成办学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在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满足招生需求,耻于真正朝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应用技术型本科发展,从而使得“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最终流于形式。
  新建本科院校的这种目标错位,最终导致了其内部办学质量不高,而这又会对学生就业和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的就业率仅为71.90%。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就业率最高,为78.10%;其次是“211”“985”等重点大学,为75.50%;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0%;独立学院和新建高校的就业率最低,仅为44. 30%。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却存在严重的“技工荒”现象,难以找到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造成这一问题的表面原因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错位,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调导致的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破解大学生结构型失业,满足企业对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功能,这些都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突破现实困境,实现职业化转型成为必然。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点
  (一)明晰一般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区别是
  转型的前提。首先,在办学层次上,应用型本科不是一种新层次而只是一种新类型,其教育层次仍然属于本科,既不是学术型本科的较低层次,也不是高职高专的加强版。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学术型本科注重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通过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三个阶段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第三,在内容方法上,学术型本科的教学内容以学说、概念、定理、定律等的学习和研究为主,学习方法为从实验到理论、从特殊到普遍。虽然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但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理论、检验理论或修正理论。应用技术型本科的教学内容则更多的是以技术原理、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应用为主,研究方法则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普遍规律到特殊应用,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不是理论验证,而是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更好的进行实践。第四,在质量标准上,科研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采用学术标准评价,一般由学术机构制定,具有较强的一元性特征,其考察的重点在于理论成果的原创性,以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为判断依据,受外部利益的影响不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则采用专业标准评价,需要各行业参与制定,具有多元性特征,除了要考察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外,还要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注重其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受外部利益的影响较大。
  (二)人才培养标准: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的必要指
  向。就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存在将职业性与学术性对立、强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而降低本科人才通用标准的倾向,这显然是不科学的。首先,只要培养的是本科层次人才,那就必然需要其具备必要的学术能力,有一定的职业归宿,差别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应用型本科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实践训练,注重职业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如果过分强调其职业性而摒弃学术性,最终将会导致其本科属性慢慢丧失,把本科教育办成职业培训;另一方面,目前的现实情况也使我们看到,过于强调学术性而忽视职业性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其朝“应用技术型”的改革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难以走出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老路,从而导致这类高校失去发展活力。因此,在此次职业化转型过程中,我们不需要把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对立起来,而应将两者并重,这样才能真正将职业化教育的层次提升上去。其次,在通用标准与专门标准的关系上,应该建立本科人才培养通用标准之下的专门标准,将通用标准与专门标准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对本科人才的培养标准沿用的仍为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对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规定。该标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仅有层次之分而无类型差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宏观却笼统,可以称之为共性标准。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某个教育层次提出共性要求是重要的,这些共性要求可以做为教育层次的判断标准;但同时,提出专门要求也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专门标准就无法体现类型特色。因此,在目前新建本科学校职业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尽快对原有的共性标准进行修订,最后,高校再以行业标准为指导制定学校标准,从而形成一种即规范又全面的标准体系,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职业化转型指引方向。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
  心。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高校内部来看,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普遍存在着培养与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其次,从高校外部来看,集聚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不到位,影响了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单一,第三方的评价监督亦不到位。所有这些都说明,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根子在人才培养机制上。
  当前,创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
  首先,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新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其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手段。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逐步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教师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应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在学生的管理上,建立有利于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同时,建立更加灵活管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第三,构建学校与各方的协同创新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突破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形势下应用型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升级、全面转型,光有简单的创新还不够,还必须推进协同创新。通过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突破影响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壁垒,使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发生根本改变,从而整体提升其人才培养能力,这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第四,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标准、高校按标准办学、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有关部门进行督导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要求高校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健全校内的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另外,还应进一步体现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探索根据第三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生均经费的差异化拨款机制,从而真正建立起“奖优退劣”的激励机制。
  (四)教师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的根本保障。教师在何时候都是是办学的第一核心资源,实现师资队伍转型是其转型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状况与国外同类高等院校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論教学,教学方法难以适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求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改进目前偏重理论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产业行动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事应用技术型教育的人才队伍应是开放多元的,既要有学术领军人物、又要一定数量拥有企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和直接来自企业的“业师”,并可以通过技术开发与协同创新项目、政产学研合作共建平台聚集人才、“内培外引”等方式,造就具有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产业行动的能力的师资团队,从而构建起名副其实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二是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以适应用技术型本科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必须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论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项目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载体使教师从“主讲”变成“主导”,从“台上”走到“台下”,这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无疑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孙惠敏.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制度后发优势[J],宁波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
  [2] 张君,诚许明,春曾玲.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2).
其他文献
目前,围绕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话题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大多数百姓、专家认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低,必须尽快进行调整.高收入群体在我国呈越来越明朗的趋势,强化对高收
摘 要:科技的进步带给人类的是工作生活的便捷。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出现,直接将整个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两者的联用对生产、技术、生活水平都是一种提升。本文围绕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中心,对两者技术进行阐述,再具体分析两者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联用分析  引言:目前的21世紀就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水平,可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老一辈革命先驱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多元化时代,理应在发展之中受到重视.图书馆作为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储存机构,保护与传承红色文化是其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一位82岁的老太太因胆石症急性发作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7天,医生给老人拆线后通知其出院.谁知还未走出医院大门,老太太才拆线的伤口便发生爆裂,肠子都露了出来.于是,年老体
1 病史rn患者,女,13岁,自述有上腹部疼痛伴呕吐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为绞痛,呈阵发性.腹痛常在呕吐后慢慢缓解,同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实现“居者有其屋”,尊重、保护和实现公平的住房保障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法定义务.本文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出发,简要阐述了农民工适用廉租房的必要性,揭示了农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火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从分布式控制设计的相关理论出发,研究了基于相臂的硬件管理器设计方案,这在火电厂实际生产综合自动化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通信  一、分布式控制设计  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的结构大致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硬件管理器主要是用来控制并实时监控通信接口和功率模块的运行情况,并根据这些
目的:本文结合产妇分娩接生过程中的护理办法,对助产士护理办法在产妇分娩接生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常规
音乐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节奏感,也能增加学生音乐感悟能力,待学生节奏感与音乐感悟能力有所提高后,学生的独唱以及合唱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