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结构特征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应用Le Bissonnais(LB)法和电镜扫描(SEM)对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雨季前坡耕地表层(0~1 cm)与亚表层(1~10 c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坡面水蚀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在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机械振荡(ST)3种处理下表层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均显著低于亚表层,且整体呈MWDFW<MWDSW<MWDST的趋势。黑土团聚体的主要破碎机制为“气爆”作用引发的消散作用,其次为黏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J2EE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并对J2EE的框架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又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及展望
通过对6个防火树种的种植对比试验,筛选出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木荷为广东热带北缘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总结出各树种的适宜立地条件.
本文介绍了采用Huffman编码对ASCII码文件进行压缩的基本原理,并用C语言程序实现了这个压缩过程。文中给出了比较完整的C语言程序代码,可以直接用于调试实验。
柠条是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建设的典型灌木,对于生态恢复和土壤侵蚀控制有重要作用。以黄土丘陵区带状种植柠条坡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年限(15、25和35年,荒草地为对照)、坡位和灌草带(柠条带和间隔荒草带)条件下0~100 cm土层水分异质性,并应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其主控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坡面土壤含水量介于3.3%~21.3%之间属中等变异程度。随着柠条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变异性均逐渐变低
通过分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给出了从2006到2011级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并从计算机实验教学理念转变,实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