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教育,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数学课堂进行德育渗透,让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能进行德育渗透,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与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学生 教学过程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教师不仅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与学习,更应该关注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学生优良人格和良好道德的培养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德育人”。他应该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责任心、义务感的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勤劳节俭、孝敬父母的教育,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教育,理想、志气教育以及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寻求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
  一、实践体验,给学生创造道德实践的机会。
  德育不同于智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亲身实践,在实践当中明辨、体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教育专家所说的“道德践行”就是指道德要在道德实践中培养。
  二、教师以身示范,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示范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身教重于言教,从接班开始,我就把在学生心目树立我的形象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我也提前到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那么自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这些都给学生做出了表率,这样我班迟到、违纪现象自然就少了许多。学生也会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我在七年级课本第一章的《丰富的立体图形》中讲授视图时让学生用是先准备好的火柴盒搭建各种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亲自观察体验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很容易画出三种视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调动了课堂学习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我提出学习几何图形的必要性,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初中现行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材料。例如:学生在学习黄金分割时,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材料中“黄金屋”,引导学生课外去查阅关于黄金分割的材料,学生们通过阅读了解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例如:在七年级讲授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号召全体学生注意节约用水。再如:在学习应用题时,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练习,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进行统计学习时,教材中德育教育内容较多,教师要充分利用。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通过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发现,在我国大学以上学历人数逐年增加,小学文化比例逐步减少,通过数据让学生明白,我国公民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学生们通过数据对比,统计图观察,感受到我国经济水平逐年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使学生树立作为中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贡献的信念。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任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体验和领会事物的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对立与统一间的辩证关系,实现德育的有机渗透。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利用多媒体给出教材的图形,先让学生研究一个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再让学生任意选取一个反比例函数,看看结论是否成立。这样由特殊到一般,体现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德育渗透不能仅限于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与数学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时,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百年大计,德育为本。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应该符合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让我们把德育渗透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的功能 ,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五、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规律和性质都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而归纳总结出来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学习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其他文献
摘要:“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名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为主,以“奥数”教学为辅。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增强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奥林匹克 循序渐进 灵活运用 总结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目的:探讨小夹板加骨牵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
去年我校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的要求,高一年级全面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教材,学校要求:全体数学教师在使用前要认真学习研究,并撰写相关心得体会。  三个新特点  本人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实践、探索研究、发现课标必修本和以往的必修本比较具有以下3个特点:  1.课标的编排凸现了以生为本、注重素质、提倡创新能力培养的意图。纵观人教版课标必修1至5的内容编排,发现对以往必修本中的偏难、繁琐的地方都作了
期刊
目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有关手术治疗仍然是非常有争议的,本研究评估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结果;对于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术后康复问题仍是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和领会知识的内在含义,形成相应的解答练习或解决问题技能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自学,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或瞎子点灯,而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任务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能动地自觉地规划自己、发展自己”。  一、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培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激发热情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