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诚实的机会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khoa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女儿说谎成性,嘴里没有一句实话,让我恨得牙根痒痒。请问,她为什么不能学好?为什么要做骗子?
  张淑真
  答:在电影《完美陌生人》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17岁的索菲亚赴男友约会,这次约会可能会发生性关系,而她还是处女。当她父亲和朋友正在家庭聚会时,索菲亚打来电话。
  父亲:嗨,亲爱的,你还好吗?
  索菲娅:嗨,爸爸,我挺好的。现在方便说话吗?
  父亲:当然,你说吧。
  索菲娅: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格雷戈里奥的父母不在家,他叫我……去他家过夜。爸爸,你在听吗?
  父亲自始至终都很温和,没有暴怒,没有审判,没有指责。
  他说:嗯,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索菲娅:我不知道,但我想去……可我没想到是今晚。如果我不去的话,他可能会不高兴。我该怎么做?
  父亲继续温和地说:不要因为他不高兴而去他家,这不该是你去的唯一理由。
  索菲娅:这当然不是。
  父亲:我要说的是,这是你人生的重要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如果以后你无论何时想起都会嘴角带笑,你就去。但如果你还不确定,就忘掉它吧,因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电影里的这段对话让我感慨万千。在中国的多数家庭里,这样的对话想都不要想。因为我们心里清楚,如果孩子坦诚相告,换来的绝对是粗暴的阻止和道德的批判,而且不会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愿意撒谎,而是大人不给孩子诚实的机会,因为即便说了真话,大人也未必会原谅,而撒谎说不定能躲过灾祸,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会为很多事情撒谎:为维持自己的好形象,为引起他人注意,为逃避责任,甚至为寻找不必要的刺激,等等。有时,孩子撒谎并无恶意,只是想看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当然,谁也无法保证孩子永不撒谎,但家长对孩子撒谎行为的反应,会直接影响他是否继续撒谎。当你因孩子撒谎而火冒三丈时,请扪心自问:如果他表现诚实,你会给他活路吗?如果他说出了真话,你会相信他吗?如果你给不了他理解、包容,而他又不足够强大,那么,如果你是他,你也会撒谎的。
  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人什么时候不撒谎?答案很简单:在用不着撒谎的时候。比如《完美陌生人》里的索菲娅。她对父亲不撒谎,因为不需要,父亲能理解她,能给予她理智、温暖的支持。
  请问,你给在乎的人以诚实的机会了吗?如果没有,以后请试着给她一些机会吧。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撒谎,如果你碰到了,该怎么做呢?
  1.不要明知故问。明明看出了问题,还问孩子是不是你做的,这很容易让孩子撒谎,不如直接指出来的好。
  2.将精力集中在尋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而不是责备上。
  3.不要告诉孩子“如果你说真话,就没事了”,而应该说“如果你撒了谎,会有更大的麻烦”。事情做错了,承认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并非承认了,错误的事情就变正确了。
  4.有时孩子撒谎是因为感到自己没有达到你的要求,所以在日常教育中,你需要让孩子知道,尽力去做,即使失败了,也是允许和可以接受的。
  5.为孩子做出榜样。如果孩子听到你对你母亲说,你非常喜欢她送给你的毛衣,而实际上你从来不穿,那孩子就会认为撒谎是被允许的。
  6.别给孩子扣上“骗子”的帽子。别因为孩子的一次错误就给她扣上“骗子”的帽子,并再三强调。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自暴自弃:好吧,那我以后就不说真话了!
  7.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不害怕讲出真话。如果孩子的确犯错了,就教孩子如何弥补过错。当然,面对错误,可以有惩罚,但绝非谩骂或毒打。
其他文献
去年9月,跟拍10年的纪录片《零零后》在央视9套播出,好评如潮,被观众称为“一部有温度的、值得天下父母都去看”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8.7分。导演张同道想用这部作品告诉父母们一句话:孩子的世界,或许你不懂。事实上,这句话首先是张同道对自己说的。他与零零后儿子毛毛关系的改善,是对他10年辛苦的最好奖赏。  刚做父亲时,与大多数父亲一样,张同道也望子成龙,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位慈父。但是在与儿子的交往过程
我有将近20年教龄。在多年教学生涯中,我发现“逢二必乱”是一个规律。就是说,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前没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出现了,同时学生成绩普遍下降,包括一些比较好的学生到了这个阶段,成绩也像坐上了滑滑梯,“刺溜刺溜”往下掉,让人心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分析了一下,并给出相应的破解方法,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课程难度加深,学习方式有了显著变化,由以前的
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每天都有一大堆作业,生字词、练习册、学习报,还有老师指定购买的各种学习资料。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加班”一两个小时写作业,语文、数学、英语,门门有“加餐”。孩子眼巴巴地想去外面玩,可作业没完成,只得委屈地趴在那儿写。童年的快乐,就这样淹没在了写不完的作业当中。  看着儿子每天愁眉不展、满腹委屈,我很难受。我清楚地知道,孩子天性爱玩、好动,这种被大量作业占据课余时间的学习方式违背孩
【于华章简介】  儿童养成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教育信息化、家庭教育等。主持或参与了全国妇联、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等多项重点研究课题,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了“养成教育教导员”职业培训项目,出版了8本共150余万字的《养成教育丛书》
2019年2月1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下了帷幕,北京大学博士陈更以5∶2的优势战胜了中科院博士孙晓婧,夺得了总冠军。人们都很好奇:一个工科博士怎么成了诗词才女?她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呢?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新年鞭炮的硝烟还未散尽,陕西省咸阳市一户农家的堂屋里,一家人围着火炉兴致勃勃地看电视。随着电视中董卿的声音,几位嘉宾一起上台给冠军颁奖。电视机前,一个女孩站起身,欢快地从
手心手背都是肉  刘志毅(6岁男孩、半岁女孩的妈妈):我认为父母偏心不是一个问题,至少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比如我家吧,女儿只有半岁,离不开我的照顾,自然我会偏心她,儿子虽然也不大,但已经是小学生了,再说有奶奶宠着,我就不能少操些心吗?现在儿子不理解,经常跟我使性子,说他恨妹妹,但我相信他长大了一定可以理解我的偏心,一定会替我照顾好妹妹的。  主持人:哥哥不会凭空恨妹妹,起因多半是父母的偏心。现实生
李 稻葵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在教育上有独到的见解。李稻葵教授说,体育和竞技对训练孩子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将能够更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使他们终身受益。  国外的很多大学很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因为运动员出身的人往往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什么心理素质?首先,运动员是懂得如何
【古桂雄简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苏州大学医学院儿童保健
联词:智慧,脚步,默默,母亲节,憧憬,奉献,视频,如数家珍  母亲节这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脚步匆匆地回到家,准备献给成年累月默默为全家奉献的妈妈。进得家门,我发现妈妈正独自捧着相册,深情地欣赏着。看到我,妈妈指着相册里的照片说:“这是刚出生的你……这是百天的你……看,你在玩学步车……这是刚入学第一天的你……这一天你加入了少先队……”听着妈妈如数家珍般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是在欣赏一个有趣
她9岁重病缠身,11岁瘫痪在床,13岁开始自学中学课程,22岁通过英语本科17门自学考试,23岁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6岁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29岁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直至成为教授,连续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谁能想到,取得这些成绩的,竟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姑娘!她在逆境中是怎样崛起的呢?  命运发难,父母让我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