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即时评价宜“五味”俱全

来源 :广东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时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语文课堂上,积极的即时评价或传递语文知识,或纠正错误,或启发思考,或激励鼓舞,或渗透学法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时下,“棒棒棒,你真棒”“坐下来,想一想”之类的空泛评价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改变这种现象,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要做到“五味”俱全。
  
  一、注重价值引导——有“意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在进行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有这样一个《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把狐狸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细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生:我觉得狐狸太狡猾了,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使乌鸦动心,受骗上当。
  师:嗯,狐狸的确很狡猾!
  生:我认为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恒心”。它善于观察,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再到赞美它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
  师:你的看法真是与众不同呀!狐狸到底是“狡猾”还是“聪明”?大家想一下,狐狸说那些奉承话的目的是什么。
  生:狐狸耍小聪明,想吃乌鸦嘴里的肉,行为不正,是“狡猾”不是“聪明”。
  师:你才是聪明的!你理解了“聪明”的真正含义。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的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应,但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在上述例子中,学生误把“狡猾、欺骗”行为当作“聪明”来欣赏。这位老师在进行评价时,既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又注意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深入而正确地理解文本的意旨,使课堂评价富有“意味”。
  
  二、活用文本语言——有“鲜味”
  
  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最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每篇新课文中的新词语、新句式,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理解和运用的。如果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活用这些语言,就能给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提供最直接、最鲜活的范例,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课堂评价才具有“鲜味”。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生读,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读)“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请大家一起读。
  “有气无力”“喷洒”“喘气”“完了”都是来自于课文的语言,于老师巧妙地利用它们生动有趣地评价学生的朗读,一来让学生感受到小杂草形象由“气势汹汹”到“有气无力”的变化;二来帮助学生理解了“有气无力”的含意;三来引导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领悟了课文的语言。
  又如,某位老师教学《骆驼和半》的片断:
  师: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谁能用“一……就……”口头造句?
  生:我爸一看到妈妈就不敢抽烟。(哄堂大笑)
  师:那你赶快劝你爸爸戒烟。
  生:我一发现火就打“119”。
  师:不会吧?你看到煤气灶的火也打“119”?请你自己改正一下。
  生:我一发现火警就打“119”。
  师:你真棒!老师一提醒,你就能自己改正过来。
  ……
  这位教师敏锐地判断学生回答的正误优劣,同时非常巧妙地用上“一……就……”这个句式:“老师一提醒,你就能自己改正过来”,既赞扬了学生,又给了学生最鲜活的示范。事实上,学生学习句式的时候,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在评价中用上相关的句式,为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三、融入文本情感——有“情味”
  
  文章是情感的产物,语文课堂更是情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深情的评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语首先要渗入文本的情感。
  《慈母情深》一课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以情煽情。王老师仿佛是课文中的“我”——“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作为她的儿子,作为母亲的亲身骨肉,我鼻子一酸,我攥着钱,我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有‘我爱你’这三个字,母亲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有时王老师又像是课文中的“母亲”——“是的,孩子们,有一种情,总是让人泪流满面,那是慈母情。有一种爱,总是让人内心震颤,那是慈母的爱……”。王老师融入文本情感的评价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慈母情深。融入了课文中人物的情感,课堂评价语便充满深情,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便融为一体,达到三情共振的境界。
  
  四、演绎幽默风趣——有“趣味”
  
  小学语文姓“小”,语文课堂要富有儿童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情趣源于教师的幽默与睿智,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进行课堂评价,使课堂富有趣味。
  于永正老师可以说是一位幽默大师。在古诗《草》的复习巩固环节中,于老师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一会儿变成妈妈,说“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一会儿变成哥哥,说“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一会儿又变成奶奶,说“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把简单的教学环节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尽显幽默本色。
  支玉恒老师的评价语也非常风趣。在《第一场雪》的教学中,支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出雪景的美和大时,说:“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指名一学生读)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咱们带到美的雪景中去。”一学生朗读完了,他评价说:“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没进去。”另一学生再读时(读得不好),他说:“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出来了(生大笑)。”接着他示范朗读,说:“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说走了好几步)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支老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中,使它们浑然一体,给学生以遐想。
  
  五、渗透学法指导——有“渔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换言之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课堂评价也应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应渗透学法指导,使课堂评价具有“渔味”。
  (一)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陈丽羽老师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中,问学生怎样理解生词“混沌”,学生说了多个答案。陈老师小结时说“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样解释的”。学生查了字典找到答案后,陈老师又引导学生读课文“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然后陈老师再引导说:“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混在一起,这就叫——”(生答“混沌” )陈老师回应说:“我们真正理解了‘混沌’,今后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用这样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陈老师利用课堂即时评价自然而然地教给学生两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是查字典,二是联系上下文。
  (二)渗透朗读的方法。很多教师习惯于从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上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例如哪里读重音,用什么语气读等,但效果不大理想;优秀的老师则借助即时评价来指导学生朗读,还不时渗透朗读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薛发根老师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教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薛老师在评价时说:“唔——真像个妈妈。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妈妈就可以读好!”他始终围绕“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这个核心,把朗读的方法渗透到课堂评价中。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的教学中,于永正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朗读的:“如果读课文能像小建同学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如此生动形象的评价语言,不着痕迹地让学生领悟了“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评价视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依据社会学统计原理与方法,结合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实际,从身体素质、运动训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体育人文素质和体育教育素质
所谓后进生.外在表现为学习困难和行为滞后,其形成有自身原因和外在影响。自身原因是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不足,学习知识、技能和技巧的缺陷,不良的学习态度以及修养方面的缺点。外因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社会对学校体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规格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体育课程得以顺利
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有利储集相带分布规律,寻找相对优质的储集层段,对歧口凹陷中深层开展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构造背景、物源、沉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
凡看过电影的人都深有体会。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一个好的导演,离不开一群好的演员,离不开好的摄影师,制片人等等。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我认为,可以联系电影这一种独特的艺术给创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转为课程的编辑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的旧观念,认真了解各个层次课程的特殊性,努力寻找课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这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为中
时下,西方文论中盛行叙事学,主要用来研究和批评文学作品的叙述结构和叙事技巧,其关键性术语有叙事视角、不可靠叙述和隐含作者等。这些术语用来分析和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不足为
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蕴涵着特殊的人文价值。现代英语教学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