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那盒茉莉花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6日晴
  在杯中放上少许茉莉花,加上一些思念,再倒上滚滚的“爱意”,冲成这一杯想念的茉莉花茶。在徐徐上升的轻烟与幽幽的花香中,我出神了,仿佛回到了儿时……
  小时候,我在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时都是叔公照顾我。我想,这应该是我最快乐的记忆吧。叔公没有什么文化,却有善良的心和灵巧的手,他会做很多东西,会编竹篮、做板凳,还会制造一些小玩意。我每次都坐在一旁静静地看那粗糙的手在细小精致的物品上游转,当时我真佩服叔公,我说:“叔公,我要和你学做小玩意。”原本慈祥的叔公脸上突然闪过一丝不悦:“傻孩子,长大了要好好读书啊!这才会有出息!”我朝叔公吐了吐舌头说:“知道了叔公——”后来听外公说起,我才知道原来叔公他学习很好,可是因为家里穷,只好辍学,把机会让给弟弟,而叔公却没有一点怨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不禁想他傻,可这也是他善良啊!
  那段时间,我最享受的事便是和叔公一起去采茉莉花,叔公种了很多茉莉花,不为别的,只为一种享受。他把采好的茉莉花晒干,然后经过一些复杂的工序,就制成了花茶。那茶的味道,我至今难忘。我那时是第一次知道那种花叫茉莉,只觉得那种花很香。我便对叔公说:“我回去后,叔公您每天给我摘一朵好不好,我把它放在我的房间,把我的房间变得香香的。”叔公笑笑说:“当然好了!”没过多久,我就被爸妈接回城里了,后来好像再也没回老家,直到我10岁那年的一天,妈妈回来突然告诉我叔公去世的消息,我的眼泪哗啦就流下来了,说不出当时心里的滋味,只觉得心很痛。不久,我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竟是满满一盒茉莉花,有些都已经发黄,枯萎了。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朵,那也是数不清的。
  虽然我只和叔公生活了一段时间,深情却早已长埋心中,我一句不经意的话竟让叔公记了那么久。至今我喝过很多的茉莉花茶,却再也没有品到小时候喝过的叔公自制的茉莉花茶的味道,那是因为那茶里有爱。
  等我回过神来,茶凉了,我的心却热热的,我又感受到了爱。回到房间,打开檀香盒,茉莉的香气又散开来,飘在空中,然后慢慢消失,希望它把我的思念传给远在天边的叔公。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27班
  指导教师:王莹
其他文献
5月16日 晴  在女儿没有出生之前,我一直没有留意父亲的掌心。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欢声笑语从没有间断过。女儿白嫩的脸蛋,黑溜溜的眼睛,细细的小手,以及面对这个新鲜的世界,女儿每一个好奇的动作,都惹得父亲、母亲满脸笑开了花。母亲喜欢她的孙女,父亲也喜欢他的孙女,从他们充满爱意的眼神里,从他们灿烂的笑容中,我和妻子都能读懂。将近60岁的父亲,内心中也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他从内心地喜欢他
期刊
5月4日 晴  在我们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日记本是惟一一种吐露心声,珍藏心中秘密的地方。十六七岁的年龄,花季的年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花儿一样的心事,不为人知的心事。如果有一天谁的日记秘密要被公开了,或从谁嘴说出来!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连班主任也和我们约法三章,保证不看同学们的日记。  他是从外地转学过来的,那时我旁边的位子刚好是空的,老师就让他和我同桌。同学们一下课就一窝蜂地往我们这边来
期刊
3月16日 晴  闲来无事,忙完课务,信步踱到图书室,好久没来,除了管理员马老师一人坐在桌前托腮打盹,图书室里没有别人。和马老问声好,开始静静地在一排排书架间搜寻着,也不知自己想看什么书,只是感叹,假如在课外书籍匮乏的初中时代能有这样的机会行走在书籍丰富的图书室里,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想起初中时,整日潜在题海畅游,满足于分数的获得,虽然喜欢看书,却少有书读。记得当时班里爱读书的有一两位男生,生
期刊
5月1日 晴  她剪学生头,齐齐刘海。穿红毛衣、蓝牛仔裤、白球鞋,生就圆圆的鸭蛋脸。师范毕业的那一年,她因为一场车祸,行走在死亡的边缘。幸亏上天眷恋,她活了下来,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腿残疾。  毕业后,她在一所小学校,一间昏昏暗暗的办公室,一个底层的旮旯里苟且生活。偶然的,她从报上读到他的一篇散文《妹妹,你在那边可好?》。她被作者隽永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打动。于是给他写信,说她喜欢这篇散文,很
期刊
我叫侯竹如,来自山西省交城县第六中学。喜欢在阳光的沐浴下捧着一本书细细品味。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写作感悟    刚开始写日记时,我非常发愁。愁得无从下手,后来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我博览群书,边看书边摘抄优美词句,渐渐学会了写日记。我的日记还经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读给同学们听……  8月5日 晴  成长是一个调味瓶,酸甜苦辣是它的滋味;成长是一张水彩画,五颜六色是它的颜
期刊
2009年8月2日 晴  金  医院的墙壁在强烈的光照下显现出一种病态的白,就如爷爷手术后苍白的脸。  浓厚的消毒水气味在空气间流动,争先恐后地钻入我的鼻孔。   “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快逃离——快逃离——”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子里叫嚣。我忽然想起我从小就不喜欢医院,我年幼时只要母亲一拿“不吃饭就到医院打针”相威胁,我就再也不敢挑食。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  刚下了决定,我就立马起身,边疾步逃
期刊
——谨以此文,送给长大了的我和长大了的你。  8月15日 晴  看了《浅蓝深蓝》,心里默默地想,自己是回不到豆丁那个时候了,那个灿烂如花的纯洁童年。只是,我一直努力看童话,希望长大后的自己不忘记小时看过的童话。一直努力带童年的美好时光出来晒晒太阳。  只是不知道童年的那条界线该划到哪里?  有时,会翻出一年级时的照片,看看那么粉嫩的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靥,纯净,无邪,可爱得就像是刚迎着朝阳伸懒
期刊
8月9日晴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就细腻地勾画出了作者宋濂向老师叩问时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态度,但如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尊师之道呢?  首先,学生在老师面前“俯身倾耳”,如此唯唯诺诺,对于师生关系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文中,师生之间仿佛撒下了一片迷雾,似乎有
期刊
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你喜欢演讲吗?你是否会为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或写不好精彩的演讲稿而深感苦恼,以至坐失一次又一次展示自身风采的绝佳机会?当看到同龄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语惊四座时,你是否也感到了一种无人喝彩的失落与不甘?  现在好了,学习“精彩演讲”这一单元后,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已深深打动了你。如果再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就一定会彻底消除你对演讲所怀有的种种疑虑与不安,就一定会写出精彩
期刊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静静地走了。看着案头的《真话能走多远》、《忆往述怀》、《季羡林生命沉思录》等几部先生的著作,内心瞬间涌上了难以诉说的平静。对于季老的著作,我想我穷尽一生恐怕都难以读完。季老的著作要慢慢读,但季老的名字,我会永远刻于心间。  季老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学大师。他与金克木、张中行曾被颂为“北大三老”。如今,硕果独存的季老也已驾鹤西游,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