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培菲康散剂预防1~6岁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益生菌(培菲康散剂,BIFICO)对1~6岁婴幼儿腹泻发病的影响及预防作用.方法 490例要幼儿按年龄分层招募后被分为两组:试验组(n =247)和对照组(n=243).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为原则,给予合格的受试者口服临床研究专用培菲康散剂.受试者连续服用试验用药4天、随访观察21天为一个周期,共进5个周期.研究期内遵循“逢泻必检”原则,对受试儿童随访并采集腹泻婴幼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评价预防效果.结果 共有480名完成全部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有120人次和95人次发生腹泻,腹泻发生率分别为50.85%和3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75,P=0.041).以观察周期分组后,第3周期对照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显著高于实验组(x2 =4.415,P=0.036).从腹泻要幼儿粪便中共检出轮状病毒14株、诺如病毒3株、扎如病毒3株、腺病毒2株,另外检出沙门菌5株、细菌性痢疾4株.结论 口服培菲康散剂可降低1~6岁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对腹泻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的掌握内蒙古地区流感流行规律,现对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1年的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流行病学监测 收集和整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0-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数据[1],分析全区的ILI流行病学资料.1.2 病原学监测 采用Real-time RT-PCR对ILI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
期刊
目的 了解不同肝脏病理炎症分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化学和病毒学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28例接受肝脏穿刺病理活检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eAg和HBV DNA水平同时进行测定;根据肝脏炎症病理分级分为四组;利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肝脏炎症病理分级的患者的生化学、病理学和病毒学等指标.结果 平均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在四组患者中无差异;外周血ALT、AST、TBil、A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基因型别,为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医院收集维吾尔族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基本信息,通过反转录巢式PCR法扩增HCV NS5b区并进行序列测定,与HCV标准株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确定其基因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份丙型肝炎患者的样本中,HCVRNA阳性者为20份,基因型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55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转归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655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因构成:病毒感染仍是首要原因,占比38.17%,其次为病因不明36.95%及药物引起(22.75%).病因变迁:2002年至2005年,病毒感染是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首要病因,占比5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成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方法,入选1930例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片10 mg/d.随访观察采用标准操作规程(SOP),观察12周、24周、36周、52周的生化、病毒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930例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52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6.42%、28.55%、37.25%、43.32%,A
目的 利用酿酒酵母系统建立表达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PoliovirusI)病毒样颗粒的技术方法,为研究新型脊髓灰质炎预防性重组疫苗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合成密码子优化后的PoliovirusI型的P1及3CD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同时表达P1和3CD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化学法转到酿酒酵母胞内,诱导表达并破碎酵母后,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物进行初步纯化并鉴定。结果重组酿酒酵母质粒通过酶切及测序
期刊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英国科学家Isaacs于1957年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首先发现的[1].干扰素是病毒感染机体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机体抗病毒感染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种免疫因子,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往往早于特异的机体免疫反应,可有效地限制病毒复制,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期刊
目的 了解百色市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状况.方法 (1)选择391例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分两次,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的6种病原体: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Ⅳ)、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B,CVB)、腺病毒(adenovirus,ADV)、肺炎支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共表达3CD及P1蛋白,制备CA16病毒样颗粒,通过SDS-PAGE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VLPs进行鉴定,以氢氧化铝佐剂免疫ICR小鼠,并对乳鼠经颅腔攻毒.对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将
目的 建立人腺病毒3型(HAdV-3)感染Hep-2细胞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观察雄黄纳米微粒在基因水平上对HAdV-3 D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分为4组,即Hep-2细胞对照组、HAdV-3病毒对照组、雄黄纳米微粒组和利巴韦林组.在HAdV-3感染Hep-2细胞后,分别加入雄黄纳米微粒和利巴韦林作用24 h,提取HAdV-3感染Hep-2细胞的总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