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谁的、怎么听和听多少的思辨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都在大量收集信息,却发现永远得不出结论。每个人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体会出发,对别人做出判断,带有自己经验的深刻烙印。比如,那个劝我马上辞职的,是因为她三个月前刚刚扔掉了铁饭碗,而那个劝我去当“官”的,最近在为升职的事烦恼不已。
  
  别人的意见有多大用处
  别人的意见对我们来说究竟有多大用?依我的看法:没用!
  在这个社会里,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可以处理诸如去哪个城市旅游,在哪个酒吧过圣诞,什么发型最适合自己等问题。一旦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基本上都是“大事”,比如升学、就业、求职、婚恋等等,而在这些事上,别人的参与效果怎样呢?几乎等于零!
  日前我就亲身体验了这样一个过程,我在征询了多人的意见之后,心中的疑团仍然像以前一样大,思路越来越乱,答案还在九霄云外。
  我的问题是我是否应该辞职,去一家外企应聘。
  我妈说:“不行!你的孩子太小,需要你多照顾,不能你们两口子都忙。”
  老公也说:“你身体不好,去外企太累,干脆辞职做全职妈妈吧!”
  部门领导谆谆教导:“我们都是职业包袱很沉重的人,你已经在这儿待了10年了,要慎重考虑!”
  我一个老同事听后激动地说:“为什么不去?我要是年轻20岁肯定去了!还考虑什么身体!”
  我把问题在我常去的网站上撒了帖子,答案更是不一而足:“要权衡性价比,像我挣得不多,可工作很轻松。”“你能做主吗?让你当经理再去!”“你可以先辞职,在家带孩子、养身体,机会多得很,等孩子大了再去工作。”“不管怎样不能当全职主妇!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而死。”……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大量收集信息,却发现永远得不出结论。每个人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体会出发,对别人做出判断,带有自己经验的深刻烙印。比如,那个劝我马上辞职的,是因为她三个月前刚刚扔掉了铁饭碗,而那个劝我去当“官”的,最近在为升职的事烦恼不已。
  可你明白了这些又怎么样呢?你简直没法复制他人的做法,就像你没法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人生。而且,当你觉得别人的意见极不入耳时,你会态度强硬地表示反对。人家好心好意出主意,却成为被你猛烈攻击的靶子,俩人没准儿会为此吵上一架。
  如果发生以上不快就太不值了。那么,别人意见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可能只是一个参考,一个借鉴。你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看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会有这样的选择,仅此而已。但人们总是会善意地劝说,生怕你误入歧途,因此会发出许多指令,比如:“你当然要辞职”,“你千万不能辞”。
  在此期间,我特别喜欢一位朋友的建议,当我告诉她别人对我新职位的看法时,她毫不犹豫地说:“你别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按自己的想法去办!”我还喜欢另一位朋友的说法,她一直在问我:“对你而言,什么比较重要?”“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在她的询问中,我能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另外,我问过搞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我该怎么办?他们大叫:“我们不能替你决定啊,你的事要自己负责!”
  所以,你没法遵从任何一个人的建议,任何不加分析的“照章办理”都会变成盲从。有些事或许只能听自己的,比如在哪里买房、嫁什么样的老公等等,这些都是无法与人攀比的,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丁剧)
  七嘴八舌影响我的判断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每次遇到转折事件需要做决定,我总会先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对我而言,别人的意见就像一个标杆,在我做判断时显示出极大的推动力,严重影响我的选择。
  读大学那会儿,寝室里每个女生有了男朋友都要征询大家的意见,众人对该男生的喜好关乎这段感情今后的发展。比如在男生打来电话时是否有人欣然传达,在两人吵架之时是否有人做“和事佬”,在男生犯错时是否有人极力美言……
  偏偏男友就不理会这些。我的另外7位室友他认都认不全,偶尔遇到也不会主动打招呼,更不会买零食给大家分享,也从未请全体室友吃过饭,还经常扬言:“我为什么要讨好别人!”所以,他的口碑不如别人的男友那么好。
  相比之下,寝室里另外一个女生的小男友则极受欢迎,他一来电话,就有女生主动去攀谈:“你买的西梅真不错,我们都很感谢你。”而我的男友一打来电话,大家则通常只有一句:“田甜,电话。”搞得我颇没面子,因此经常跟男友耍脾气。
  更要命的是,在寝室,我的耳朵里整天充斥着关于他的各种负面信息:孤傲自负,不会为人处世。我一跟同宿舍女生抱怨:又跟他吵架了,就有人劝我:“分手算了”,“再找一个很容易”。
  反馈的意见多了,我开始犹豫:是不是他真的就这么差?那段时间,我看他真是横竖不顺眼,好像那些意见都是掩藏在他表面下的本质一样。我真是痛苦异常,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还时不时拉来好友:“你说我是不是真的该和他分手?”“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好像要从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犹豫之中,我和男友从热恋转为冷战,尽管两人感情本身并没出现什么问题。
  戏剧性的是,毕业后,没有了小环境对我的影响,我们居然又走到一起。 (田甜)
  陌生人更中立、客观
  在重大事件的抉择中,我发现陌生人的意见才会真正中立、客观,不带任何偏好,往往也最有用。
  去年跳槽时,我曾陷入两难:是去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公司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理财咨询,还是去一个刚刚成立的公司做自己向往的工作——投资银行。前者短期内薪水可以有所体现,领导也比较赏识;而后者由于刚成立,挑战性比较大,未来薪资也无法保证。
  我向从事企业管理的叔叔求助,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他显然属于业内人士。过了几天,叔叔打来电话,说怕自己决策失误耽误我的前程,就咨询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说:“做一个SWOT(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把这两种工作的优劣分别列出,这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以及自己能够做到哪一步。”
  我心里想,优劣无非就那几点,我在脑海里已经横竖比较千百遍了,也分不出上下,但我还是尝试了一下。当拿出纸比较了几条之后,我的思路居然渐渐清晰了,比如长远的发展、短期的报酬、个人的兴趣以及胜任工作的程度等等。我发现,把脑子里乱码般的想法画个示意图,或是写到纸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利弊。
  丢下纸,我毫不犹豫选择了那家投资银行。虽然不敢说这种选择有多明智,至少目前我认为这条路是适合我的,我也正沿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向前走。
  以后每每遇到困难,理不出头绪时,我通常会将这一问题丢到QQ群里,或问一些不相干的人,听听他们的看法。因为或许正因为不熟悉,他们才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想法提供意见,而不会担心你今后怪罪他们。
  比如最近我在装修,犹豫客厅铺地砖还是地板。于是,在一个装修群里发张帖子:“客厅用砖好还是地板好?”大家七嘴八舌,毫不吝惜地从各个角度给出意见:造价呀,环保呀……我据此做一个大概的统计,利弊也就呈现出来。
  在我看来,别人的意见很重要,尤其在我百思不得其解,别人又恰好是内行的情况下。当然最终的决定权在自己,别人不能代替你决策,但可以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齐晟)
  全篇接受的恶果
  内心毫无想法时,我宁愿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别人——当然指的是我所相信的人,比如男友、父母、老师。可最近我发现即便对他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在找工作时我就尝到了“恶果”。
  看到铺天盖地的各种单位及职位,我晕头转向。简历投出了一大把,却鲜有命中的,即使命中,自己也不见得满意。男友建议,先缩小范围,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去什么类型的单位,做简历时有针对性一些。
  我听从了他的意见,调整战术后,果然有些效果。求职日程一步步向前走,需要决策的事情越来越多。烦不胜烦之时,我开始对男友说,“听你的吧,你多英明啊!”在我的盛赞之下,他似乎也享受着为别人出主意带来的乐趣。
  其间,有一家单位网上投简历时就要报职位。男友帮我权衡再三,决定报一个他认为职业前景以及待遇都比较好的,而我对另一职位更感兴趣。但据他分析,报岗位也要考虑命中率,如果有机会招进去,可以调动职位嘛。
  在他的怂恿下,我做出了最终选择。尽管觉得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也并不适合我的兴趣。结果,两个有相关经验的同学都得到了面试机会,唯独我被刷下来了。
  我跟男友大吵一架,认定是他耽误了我的前程。他百口莫辩,发誓以后只提供开放性意见,不做具体决定。只是后来执行不严,在我毫无主见时,他仍然会忍不住发表一番个人演讲,只是最后不忘加一句:“当然,最后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奕奕)
  放弃选择源于儿童心态 逃避责任不愿承担后果
  2005年上半年,我前往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刚到那所大学,邀请我去美国的教授便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向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申请的一个大项目获得了资助。虽然项目拿到了,但是,测量工具究竟是选择A还是选择B,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教授相当长一段时间。教授通过E-mail和电话咨询过的中美专家恐怕不少于一打。然而,得到的答复始终无法让教授下定决心。
  眼看项目启动的时间一天天临近,直到有一天,我和教授在办公室继续讨论选择工具的问题,我说:“这样吧,你说选择A的利与弊,再说选择B的利与弊,我记录。”结果,不到半个小时,比较的结果就在纸上了。这时候,该选择哪一个工具,成了一目了然的事情,因为工具A的优势大于B,弊端却小于B。困扰教授多达半年之久的问题,运用富兰克林的利弊分析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人们为什么那么难以做出选择?当人们试图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意见的时候,选择似乎更加变得飘忽不定。富兰克林分析其中的原因,“那是因为我们在考虑这些问题时,并非把所有正反两方面的理由都拿来同时考虑,而是有时想到一部分,有时想到一开始看不到的另外一部分,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目的或倾向性交替的现象,产生让我们困惑的不确定性”。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就没有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当初教授没有咨询过那么多专家,恐怕对工具A和工具B的利弊不会如此了然于胸。
  的确,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体会出发,对别人做出判断,带有自己经验的深刻烙印。”正是因为如此,不同的人提出的意见都从不同角度把选择的利弊提供给了我们,因此,我们才能够在综合分析别人的意见之后,做出一个更贴近实际的选择。
  然而,试图让别人给自己“指一条明路”的要求本身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而热衷于给别人“指点迷津”的人很可能是不负责任的“误导家”。街头的算命先生擅长给人“指路”,却不认真反省自己为何落到那样的处境。
  在中国的家庭或学校教育环境中,儿童常常要求成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而喜欢扮演“权威”的父母和教师也确实愿意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包揽这些选择的权利,久而久之,一个人会养成“依赖”、不愿承担责任的心态。
  有一位母亲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她想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每次孩子问她“我是该做作业还是玩电脑呢”的时候,她就说“你自己决定”。有一次,孩子生气地说“我最讨厌你说‘你自己决定’这句话了,你就直接告诉我该做什么好了”。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选择的社会。人们面临“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然而,有许多人在面临这样的自由选择时,常常抱有一种“儿童”心态:你直接告诉我应该选择什么。其实,这种要求是害怕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的表现。
其他文献
对两个横向直吹布风的冷库冻结间进行了流场和温度场测定,采用D.B.Spalding的k-ε双方程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流场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尺寸和风机布置决定了流
6年前,我是他的美女上司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却在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特别适合做人事工作,于是毕业3年之后我到北京一家贸易公司做了人事经理。李业是我在人事经理位置
大部份粉末冶金精密铁基零件是由模压来生产的。最普通的合金体系之一是Fe-Cu-C,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遗憾的是,这种合金在烧结时会出现不希望有的膨胀现象。因此,尺寸
研究了(Ti,Al)N薄膜的光学特性,对其反射和透射光谱作了仔细分析。运用Hadley方程,算出了一定成分(Ti,Al)N膜的折射率n,消光系数k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又根据透射曲线,计算出了(Ti,Al)N膜的光隙能。 The optical pr
本文简要分析了热反射真空镀膜玻璃产生色差的原因及减少色差的基本途径,最后给出计算色差的基本原理与色差的测量方法.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o
或许对于当今青年来说,他们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偶像,而是一种能够打动内心、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  生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都还记得偶像住在心中的感觉,雷锋、刘胡兰……不论何时何地想起偶像,心中即刻涌动起一团热火,仿佛正在做的平凡事情也充满了神圣感。1980年代的人们开始崇拜三毛、赖宁,进入1990年代人们又崇拜邓小平,虽然膜拜对象一直在变,但神圣感与专注感不减,以致于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方向盘:恩师  你的职场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师傅给你的指引。  事实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最基本的发展,无论是技能的学习,还是锻炼的机会,抑或是能力展现的渠道,都是需要有师傅领进门的。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这样的“人生导师”。 多年之前,每个职场人都有一个“师傅”。不管是工厂里的工人,还是在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职员,他们都是从学徒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很
评判你是否是“工作狂”的7条标准:你想着如何空出更多时间来工作;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超过最初打算;你工作是为了减轻罪恶、焦虑、无助和抑郁感;他人曾劝你减少工作时间,你没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键相位控制同步锤击模态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功能及特点,分析了各电路的实现方法。该装置可应用于旋转机械频响函数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1围着浴巾听音乐的男人最初,陈列在公司当统计员,只要按时完成上司指定的工作就行了。30岁那年,他升为项目经理,从此面临更多的是人际关系的压力。曾经,夜晚对于陈列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