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动脉结扎+悬吊缝合+缚扎固定+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来源 :结直肠肛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痔动脉结扎+悬吊缝合+缚扎固定+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纳入40例,对照组纳入38例。观察组采用痔动脉结扎+悬吊缝合+缚扎固定+皮桥整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总显效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1554例肛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554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554例肛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并探讨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554例患者中,低位肛瘘患者为547例(35.2%)、高位肛瘘患者为1007例(64.8%),单纯性肛瘘患者为714例(45.9%)、复杂性肛瘘患者为840例(54.1%);病理分型:普通腺源性肛瘘1143例、异物肉芽肿肛瘘386例、结核性肛瘘2例、肛瘘
目的探讨盆膈上筋膜作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ISR)术中解剖定位标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行腹腔镜ISR的21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术后相关数据以及相应的手术录像资料,探讨盆膈上筋膜在中低位直肠癌ISR中的定位作用。结果21例患者术中经肛操作部分以盆膈上筋膜作为指引,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42.9±66.4)min,术中出血量30.5(23.6
综述了新生儿科医患沟通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新生儿科医患沟通的特点和新生儿科医患沟通技巧两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科医患沟通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Dixon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109例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以掷骰子的方式将
目的评价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局部红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红光照射联合熏洗疗法,n=30)和对照组(熏洗疗法,n=30)。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疼痛、水肿、渗出)、临床疗效和住院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广义估计方程分
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估量表、皮肤及组织评估、分子生物学指标及营养评估五个方面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早期干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目的探索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重症型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州肺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COVID-19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和入院24h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分为重症型(n=21)和轻症型(n=69)。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重症型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将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患者不仅体重非常重,而且常合并有较多的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其围手术期管理面临较多挑战。肥胖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学预后与非肥胖患者相似,但手术时间更长,中转开腹率高于非肥胖患者,肥胖还是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麻痹、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但是肥胖患者能否从中获益值得探讨。了解肥胖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管理要点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
通过对国内外肠造口产品及其附件产品研究现状的文献回顾,综合评述了肠造口产品及其附件产品的种类,归纳了各种肠造口产品及其附件产品的优缺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注意事项,总结了现有的肠造口新产品类型及使用技巧,为肠造口人群选择肠造口产品及附件产品提供了依据,并对肠造口产品及其附件产品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目的分析筋膜导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筋膜导向组(n=77)和层面导向组(n=70)。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随访6~12个月,了解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和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筋膜导向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短于层面导向组,直肠系膜完整性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