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形势、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现实意义。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人才管理需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原则。针对新形势下企业人才管理的特点、需求和具体实际,本文就如何做好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三方面措施建议:一是要强化人才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强化岗位培训,打造复合人才;三是要强化机制建设,形成正确导向。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人才管理;原则;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速度减慢、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事关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要求,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做好人才管理工作,为企业持续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一、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任何经济组织都离不开人的组织和参与,企业更是人才资源集中的重要基地。人才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企业生产经营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对人才资源的素质能力和整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是新形势、新常态下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是信息技术时代发掘企业发展潜力、扎实企业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不但有利于凝聚企业发展的合力,激发企业团队的干事创业能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人才的重要性决定了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还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积极学习和努力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开拓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正好地调整发展战略,更好地抢占市场和更好地成功追求社会经济效益。
  二、企业人才管理工作需遵循的原则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
  企业人才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两种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却又缺一不可的重要激励手段。物质基础的重要性无需多加论述,而在现实的企业人才管理中人们常常会存在注重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的现象。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工作实际,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激励措施,努力满足企业人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二)更加注重人力资本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它不但能够加强对企业财力资本等其他资本的利用,还能够有效的转化为财力资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因此,在企业人才管理工作中,应改变过去重视财力资本而轻视人力资本的观念,积极树立人力资本理念,努力在选好、用好企业人才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人才资源的资本化和价值化。
  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强化人才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人才素质的提升和人才资源价值的发挥,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不断优化的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因此,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完善企业人才招聘、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的系列相关制度,加强对企业人才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实现扬长避短和因才使用,实现企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积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干事创业和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稳定和促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健全薪酬分配、激励约束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障企业员工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人才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工作纪律教育,切实增强企业人才的规矩意识、底线意识、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提升企业人才的精气神、责任感和担当性。
  (二)强化岗位培训,打造复合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日趋复杂和发展任务的日益繁重,推动现代企业发展的条件和要素不断增多,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性的技能人才,更需要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企业人才。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岗位培训,坚持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面培养,积极打造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现代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一方面,既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人才,也要注重对现有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鼓励企业做好对企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生产、学习、工作和创业环境,多形式吸引优秀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对有特别贡献的人才给予政策奖励。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培训。
  (三)强化机制建设,形成正确导向
  应积极建立企业人才规划机制、成长机制、淘汰机制、储备机制等相应的制度机制,形成科学正确的企业人才管理导向,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人才的“引领”作用。一是应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依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注重智力引进和管理引进,做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二是应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增加人力投入市优化人才环境的重要基础。对于人才投入的回报,存在滞后性,需要有长远的目标,继续加大投入,吸引更多人才。当前创新人才属于高端劳动力,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有其报酬超过一定水平,才能吸引其流入。当创新人才流入企业之后,还需要配套的载体留住人才,使得“英雄有用武之地”。当更多的人才吸引流入的时候,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鼓励采用技术创新奖励、技术折股、技术参股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形式和方法,提高技术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应加强创新人才培训工作。针对企业优秀人才,不以学历为唯一评价标准,大胆提拔培养创新人才;发扬传统“师傅和徒弟”的模式,培养关键技术人才接班人;举办多种形式培训,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努力建立一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人才资源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垫脚石”。越是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创新驱动战略稳步实施的新常态、新形势下,企业越要树立和强化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本意识,努力在管理理念、制度机制、考核激励、人文关怀等方面多下功夫、多想办法,不断调动企业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各种专业和符合优秀人才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延湖. 对新形势下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J]. 甘肃科技纵横,2014,04:44-45+82.
  [2]苏荣红. 浅谈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J]. 东方企业企业,2014,17:162.
  [3]侯喜梅. 浅析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J]. 河北企业,2013,12:64.
  [4]魏振达. 新形势下对企业人才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75.
其他文献
大规模资产回购(LSAPs),又称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截至2013年末,通过连续三轮的措施,美联储向市场投放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流动性。2014年伊始,美联储开始减少QE规模,自2013年中市场预期政策转向的靴子终于落地。  尽管只是一国央行的国内政策调整,但其影响力不容低估,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强势地位使得全球经济都晃了三晃。中国对外经贸是否会受到冲
身患多种疾病的八旬老妪,被家人以专护方式托管于养老院。然而,老妪在护理人员短暂离开时摔伤,经医院抢救后离世。家属认为,养老院未尽看护义务,要求养老院赔偿。2016年6月22
2014年1月1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开始施行.现对1例学龄期儿童伤后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结合《标准》进行讨论,并就儿童休克该如何应用《标准》提出了
邮政改革在经历了邮电分家、财政断奶之后,现在又面临“嫁”给市场的严峻考验。从2005年7月20起,邮政行业从邮政政企合一的母体中剥离出来,实行政企分开、分业经营、人员分流
7月1日至3日,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以“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为主题,激励与会领袖探寻新的战略模式,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区域竞争、经济差
期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从它的具体内容与表述上不难看出,它已经把07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内容基本锁定(“三个务必”的功能即在此),此次会议显示出0
随着PCT程序成为世界创新者谋求国际专利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国PCT申请格局的演变已成为全球技术竞争动态的重要反映。近年来中国PCT申请量全球排名不断跃升,使其在全球技术竞
本文认为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一些问最,如股票市场有效性不强、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尚未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约束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思想观念滞后等
2006年,上海企业家是足以自豪的。这一年,上海首次跨入GDP“万亿俱乐部”,GDP变“大”中有你一份贡献;上海万元GDP能耗继续下降,GDP变“绿”时有你一份辛劳;上海经济总量中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与国际上的融资市场渐趋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下,我国的金融创新也越来越常见.探究其中的原因,并且研究创新中应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