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电子竞技运动发展路径的研究——以济宁学院为例

来源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表明,电子竞技运动是济宁学院很多大学生们的业余娱乐活动。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参与者认为电子竞技是一项运动。目前济宁大学电子竞技发展中存在硬件设施落后、网络建设落后、经费严重不足、社团活动混乱、系统竞赛缺乏等问题。为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强积极引导,正确认识电子竞技运动的本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网络的建设,没有稳定的,很好的网络,尖子竞技运动的开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网速的保证是很重要的。
其他文献
<正>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民办高校办学的目的。文章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研究探索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案,通过对部分高校5万多名学生创新能力的统计分析,建立起一套符合民办高校本科学生培养模式。通过对新方案实施前后3年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更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各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值得推广。
期刊
<正>开国上将李聚奎(1904-1995),曾被称为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开路先锋、骁勇战将和"将圣",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李聚奎于1904年12月31日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西坪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1926年8月报名参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工兵营一连,参加过北伐战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次的艰苦战斗使他锻炼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将领。他既率领过部队冲锋陷阵穿行于硝烟弹雨之中,又
期刊
如何完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是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科技创新现状调研。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比赛入手,从个性维度、专业认知等维度探悉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和现状。本研究由此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并找到当前科技创新大赛和社会创新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和解决措施,
<正>指导单位: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单位:《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中国知网征文时间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2月28日参赛论文选题范围建筑与结构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工业工程设计、环境工程设计、智能与信息化、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
期刊
<正>词作为区别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的一种特别样式,在宋之前已经产生并有所发展,至宋代而步入辉煌。《全宋词》中收录的词作就有两万,另外还有不少散落在词文学的海洋之中。在这些作品中,有不少词都涉及了有关女性的方面,如对女性容貌的描述、对女性物事的提及、对女性情感的表达等。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提及词的创作时
期刊
本文从微观角度构建了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意愿的分析框架,并根据文科、理科、工科三个学科类别422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84%的本科生愿意或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参与创新创业比赛,16%的本科生没有参赛意愿。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态度、创新创业课程、项目支持以及国家政策对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且政策越完善,本
<正>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学科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手段。历经6届大赛洗礼,鲁东大学不断探索与改革,坚持以政策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平台、以双创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把行业前沿、最新技术、学科焦点、社会热点引入竞赛,努力构建竞赛与教
期刊
<正>【编者按】2019年12月,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在青岛举办。来自全省的123所高校、10425支团队、近5万名学生参赛,参赛项目和参赛学生数量分别是2018年的1.39倍和1.67倍。2014年以来,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6届。大赛秉持"崇尚科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理念,旨在营造大学生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期刊
为了更好地应对、解决复杂性问题,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热切需求,国家鼓励高校积极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科知识渗透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批判能力。此外国家还通过举办“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比赛推动鼓励大学生自发组建团队进行跨学科实践。那么在当前按学科目录设置专业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是如何组建跨学科团队的?大学生跨学科创新团队又是如何
<正>创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新的台阶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不能再走靠要素驱动的老路——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山东科技大学抓住时代机遇,在培养大学生方面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地释放。学校作为一所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