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路径初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实践和核心素养教育背景,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小学德育教育路径,希望对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明确小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导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8-0075-02
  引 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除了应重视知识性教育外,还应给予德育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小学德育水平,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是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结合核心素养教育视野,详细阐述了行之有效的小学德育教育路径。
  一、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导向性
  在传统小学德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利用课程教学或活动教学的方式。但是,整体教学都是围绕考试成绩来进行的,考试成绩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所有的教学计划和措施,也都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体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学校应打破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传统教学理念仍然深入人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学目标被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学习方向,也没有获得自主权[1]。
  (二)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没有实质性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教师开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寻找德育教育新模式,但往往没有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透彻理解,所以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实践效果不够显著,无法将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内容高效整合起来,最终本末倒置,不仅没有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还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三)德育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
  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且这种学习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也是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一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应制订明确的实施步骤和计划。很多教师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很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难以与教师进行高效互动。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并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来开展德育教学,其获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会很理想[2]。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德育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启发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灌输给学生知识,而应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和观念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只有通过带有启发式的引导,学生才能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这可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小学德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同样如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角色定位,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与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去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自主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循序渐进原则
  当前,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但是,教师无论实践哪种教学方式,对哪种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都需要结合实践。教师通过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实践进行融合探究,可以构建出一套新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此,在小学德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若想短期内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不现实的。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3]。
  (三)实效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应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出发,推动教育的发展。当前教育环境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教师应从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衡量教学效果。所以,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时效性原则,将其作为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调整教育形式,真正地让教育发挥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多会按照传统的计划和流程开展教学。但是,德育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如果教师不结合实际情况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若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疑问,教师需要帮助其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4]。
  (二)丰富小学德育教育形式,优化教育内容
  教师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如果不具备有效性,那么只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抛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整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5]。   (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在实际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开展德育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这一权力交给学生,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比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说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在完成自我评价后,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点评,让每位学生说出班里哪位学生表现最好、好在哪里。最后,教师需要将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评价,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让评价内容更为合理、客观,让学生都能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养成善于反思的好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6]。
  結    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优化德育教育形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有效突出小学生在德育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将核心素养贯穿到小学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同时,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制定完善的德育教育目标,建立规范的小学德育教育体系,从而推动小学德育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李燕兴.核心素养体系下农村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创新实施[J].文存阅刊,2020(10):115.
  苏玲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49-50.
  徐灼钊.核心素养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3):178-179.
  高海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0.
  刘建德.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品德教学“路径”重塑:以初中思想品德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06):5-8.
  朱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2):15.
  作者简介:张丽华(1979.4—),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海门中南国际小学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具趣味性,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训练空间,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而这正是促使学生快速吸收、掌握知识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8-0065-02  引 言  在组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充电场站建设、运营及运维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充电事故时有发生。本次研究基于充电场站建设、运营及运
摘 要: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具有情境化、动态化、灵活化等特征,可以支持多种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它可以满足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多样性需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将微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丰富英语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要把握微课应用价值,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
对于企业内部食堂而言,作为企业内部基础设施以及企业福利待遇的一部分,其管理的水平、服务的质量会对广大企业职工的利益造成很大影响。优质的餐饮及服务质量能够为企业带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我国的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快速的拓展,再加上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趋于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简单、廉价、清洁、满足人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学科,将生活教育理论引入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联系展开探讨,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作用出发,从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等多个角度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小学数学;教
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年增强,辽宁省相较于国家平均水平仍存在差距,员工持股计划应用的普遍性也低于国家平均水平。通过梳理文献和数据分析证明,员工持股计划可以吸引激励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来说,资金是他们得以生存下去的根源,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是社会公共事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而政府的政策则是电力施
"古典文学诵读"与"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随着部编教材的全面普及,开始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这让教师欣喜地看到了传统文学的回归,更坚信诗歌的美能给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美学基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对学生的心智培养,更涉及了社会综合知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结合现今社会情况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立德树人理念在新教育目标下应运而生,其强调将学科教学与德育相结合,教师不再只是传统的只讲授课本内容的角色,还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指导教师,更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