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为载体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nb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博大精深,语文课外活动是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第二阵地。本文阐述了语文活动课中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原则和途径以及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美德教育 语文活动 时代精神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体包括个人的修身与品行,人与人交往行为的规范,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以及人对自然的关爱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人美德、家庭美德、处世美德、社会美德。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知识掌握得较多,但品德方面的教育却不如人意。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语文活动课也是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第二阵地。
  
  一、语文活动中实施传统美德教育遵循的原则
  
  1.层次性。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就可以充分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加深感悟。根据青少年中具体存在的道德问题,我们还需要在之前进行具体的个案分析。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初中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而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还是思维力都已接近成人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增强。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及建立文学社团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
  2.针对性。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尊重父母,不尊重师长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对学生加强孝德教育。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个体来说,是修身养性的基础;对家庭来说,规范人伦秩序,使长幼有别,是家庭和睦的具体体现;对国家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此类现象,我开展了“感知父母情,回报父母恩”的一系列活动。首先以《陈情表》为“激情点”,感悟到生活中不但要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更要懂得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倡导学生回家和父母谈心,更多地了解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着,让学生去搜集孝敬父母的故事及歌曲,许多优秀传统美德的典范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读后,被文中人物深深地感染了。借此时机展开对“孝”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培养尊敬父母、长辈的美德。
  又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结合《训俭示康》的学习让学生就学校、家庭铺张浪费现象开展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倡议书、辩论词等。
  3.渗透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语文活动课搞成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找好语文活动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活动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语文活动中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1.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积累。格言,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传诵的特点。我国的古典文献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格言堪称中华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美德薪火相传的特有方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如果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整理,并以“每天一语”的形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记诵积累,久而久之就会升华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让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2.诵读传统经典。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如举办阅读方法指导会,推介好书美文,制作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征文,评选“书香少年”等。《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一些传统德育经典作品,可以分年级开展诵读活动。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时要做到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滋润学生的心田。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3.开发《传统美德故事》的校本课程。教师、学生在共同参与搜集、整理、讲述美德故事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还可以拓展为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等。要把传统美德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充盈胸中。
  4.重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六一”“七一”等重要节日以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如听报告、讲故事、演讲、辩论、征文、诗歌朗诵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语文活动中实施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我们呼唤复兴传统美德教育,不是对腐朽的道德教条的复兴,不是对腐朽的道德规范的回潮,而是对传统美德人性的回归。时代需要传统美德,时代呼唤传统美德。发扬传统美德,绝不是从故纸堆里拾垃圾,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我们要发扬的,是历经筛选、流传至今的美德,而不是整个封建礼法的照搬。不仅如此,有时更要对传统的道德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比如“谦恭”,应该解释成“有礼”,但并不是自卑,更不是谄媚;又如“孝弟”,我们可解释成尊敬、奉养,更重要的是加上发自内心的“爱”,而不仅是顺从而已。
  2.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
  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此外,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交流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活动中,需要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很多,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交流,总会产生许多的人际问题。通过交往,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体验关怀别人和接受别人关怀的快乐。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本身就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和体现。
  
  (作者单位:甘肃张掖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针对合肥市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提出推广中水回用这一有效节水技术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同时也谈及合肥市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吴宝康先生不仅是中国档案学界的泰斗,还是一位资深的革命工作者。抗日战争期间,吴老有6年时间在艰苦环境下战斗在江苏,从事抗日宣传、办报办刊、调查研究等工作。今年是中共江
10月7日,如东县委县政府召开社会事业部门工作例会,各部门汇报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四季度主要工作安排和县领导协调解决的难题。县委书记周铁根、县纪委书记陈跃生、县
从“以课题研究为基础”、“联合多方技术开发”两方面总结了教学软件《高师电子琴教学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并图文相间地介绍了《高师电子琴教学网络课程》的网页模块内容的
扬州绿杨旅社建于清末民初,取名于清代诗人王渔洋“绿杨城郭是扬州”的诗句。旅社位于扬州市新胜街23号,当时位居闹市,且建筑富丽,设施豪华,服务周到,一时间宾客云集,生意兴隆,有扬州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结构体系的材料、施工工期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等特性,简述了钢结构体系在建筑体系中综合效益的优越性.并对体系应大力推广应用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随着教学改革进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
1995年以后,马钢基建、技改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首先,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由原国家直接拨款的一元投资主体,改变为企业自筹资金、发行股票、贷款等多元
本文从实际出发,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图,就小康住宅电气设计中采用的配电方式、产品的选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论述了自己的一些浅解.
描写广西贺州市贺街本地话的音系,内容主要包括本地话的声韵调和语音特点、同音字汇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