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培育者,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学校则是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训练基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重任。
  【关键词】教学;培养;学生;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学生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学校则是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训练基地,创新教育不但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它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那么,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组织教学形式僵硬化,忽视学生个性差异,重教法而轻学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等。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人为本,理解、信任、关心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异国他乡的风俗,使从单纯的语音教学转向既学语音,又学各国文化和科技知识,以便真正做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心愉悦,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例如:在讲解九年级上册Module6《Save our world》时,上课之前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并结合本校的卫生情况进行讲解,上课过程中由学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讨论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如何保护环境。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而有趣。
  三、开展趣味教学
  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教师必须使教与学形成互助互利。教学中由“学生”确定“教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知识”,而不是“把知识传送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目的,就可以使学生學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而日趋稳定,学生的英语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苏霍姆斯基这样说:“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对话,分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运用英语。同时,不断创设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得到挖掘。
  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和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四、搭建创造性的课堂
  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聋子”、“哑巴”。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能力的提高为读写创造了条件。为此应把听说活动作为外语教学中的突破口。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提高才是创新教育的目标。
  在交际训练的初期,教师设计情景,提供一些日常用的词组和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适应交际训练。
  教师在课堂中的听说交际教学需要有精心设计的教案和充分的备课。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才是教师值得欣慰的。听说交际活动使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评价者,甚至是参加者。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体,这正是体现出教与学相长的促进作用。
  通过运用这种思路的英语教学,学生不仅在听说方面的交际能力有了增强,也促进了读写交际能力发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往被动的听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加强,有意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
  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创造新能力的培养,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赫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0引言rn近年来,一些具有电子和氧离子混合传导特性的类钙钛矿型A2BO4复合氧化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这类材料一般属于K2NiF4结构,是由ABO3钙钛矿结构层与AO岩盐层相互交
深度辅导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员工作,它可以根据不同特点的同学来制造一些专门的辅导.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深度辅导是辅导工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创新,也是极其重要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大学生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建设。要做好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最重要的就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学习生活上做好正确的引导。  【关鍵词】班主任;适应环境;指导学习;班级凝聚力  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1.帮助学生适应独立生活  有电视报道,一名大一新生入学不久,给家里寄了一包快递,里面装的不是礼物而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已经大大地加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大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毕业生寻找工作,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独立学院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静物写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素描静物写生主要研究的课题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东西,如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和明暗调子的规律,以及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关系、线条的运用等等。这是素描的其他内容所难以代替的。  学习素描的中学生应该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素描应该从静物写生学起,然后进入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想画好素描静物写生应注
一路扭个不停.那流畅的曲线,仿佛村中少妇迷人的倩影;河水清澈见底,宛若村里女孩白净的肌肤河水正流得欢畅,冷不丁被石山撞了一下,就有些气冲冲地掉头西去.这一转向,那儿便遗
国际上对反倾销领域中的反规避问题认识不一.WTO成立后,欧盟反规避立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不但将反规避立法的适用扩大到第三国组装,同时其规定的组装零部件
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高校教师的主体作用和高校党政的主导作用两个方面探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
中世纪杰出的学者阿维森纳曾经说过,在一切医疗手段中最有效的是刀、草和说话.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和草药确实使许多病人恢复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