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泉理想村:旧村落蝶变筑梦园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泉理想村不仅为创业者营造了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也为村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城市的生活若是过得乏味了,田园就成了最贴近乌托邦的地方。应运而生的凉泉理想村不仅为创业者营造了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也为村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作为乡伴北方第一个理想村项目,凉泉理想村走上了一条生态振兴、绿色赋能的乡村振兴路径。
  保留原汁原味的村落味道
  凉泉村起初位于崂山的一个著名的山口——月子口以东宽敞山涧冲积的平原上,附近有白沙河流过,树木成荫、土地肥沃。1958年,青岛市为解决居民饮水困难,兴建崂山水库,凉泉村由崂山水库搬迁到现在的地方。2000年,凉泉村村民乔迁新禧,搬到了凉泉新苑。之后凉泉村就一直闲置了将近20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过去的凉泉村由于长期无人打理,生活垃圾堆积,屋舍坍塌……60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如今走在凉泉理想村的乡间小路上,却能体会到《桃花源记》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氛围。
  村子里最亮眼的建筑要属由旧毛毯厂改造而成的理想村乡创中心,建筑的一头是两层高的玻璃房,凸显了现代的时尚感,而与之相连的其余部分,一层保留着充满岁月痕迹的石墙,为了能留住这堵墙,设计团队的基础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最终使得这里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村落味道,也在使用上更便利。曾在毛毯厂工作过的村民偶然路过这里,也由衷感叹着凉泉理想村的变化。现在的乡创中心可以进行企业培训、会议接待、宴会接待,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艺术品展览,也是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的实践基地。
  现在再回头看凉泉理想村,村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上下水配套,地下电缆、消防设施一应俱全。三面环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200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体会温情的理想之所
  “乡伴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凋敝的村子。”乡伴创始人朱胜萱道出了选择凉泉作为乡伴北方理想村首站的原因。
  作为青岛市政府邀请和支持下开展的乡村振兴项目,整个理想村占地39.67公顷约595亩,约200栋民宅,由乡伴集团采用“整体租赁、统一划分、分期改造、精品运营”的模式,通过精品策划设计、环保理念植入、构建社区平台、引进乡创人才、城乡联动共创,将荒芜衰败的村落复兴起来,倾力修复和打造成有精致亲切的生态环境、有浓郁热情的生活邻里、有活力创意的生产社群。
  乡野旅行与城市旅行不同,对房间的挑选也会想要多几分田园乡土气息。村里的原舍松庭民宿给向往田园的人们一个理想的居所,透过窗子看到的是不停变换的田野四季风景。干净、整洁,却没有酒店里的统一模式化,有的是家的温馨。松庭民宿的初心是山原寻梦,一砖、一瓦、一树,都是家乡的味道。名字也格外亲切,以中庭的百年松树为名,取名松庭。房间的名字来源于附近的村庄,如:凉泉、九水、华楼、毕家、乌衣、五龙、枣行、华阳、北涧。
  沐浴着阳光醒来,迎接辘辘饥肠的是崂山“北宅鲜蔬”加上地道粤菜星级大厨的粤式等料理,山中四季餐厅让游客在理想村也能吃到地地道道的广东菜。
  除此之外,充满温情的活动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加深与亲人的情感,这也是在城市忙碌的人们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最让我感动的是亲子活动” ,村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記者,“那是真正属于父母和孩子的亲子时光。在星星之夜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要求孩子带着蒙眼的爸爸妈妈到指定的位置。孩子想尽办法提醒父母躲避路障,父母从最开始觉得无趣,到最后放心把自己交给孩子。互动结束后,有个爸爸哭了,他很珍惜这段亲子时光,这是在城市里游玩得不到的感受。”除了这些活动,村子还会定期举办星空节、篝火party、乡村音乐节、星空音乐趴等,春秋两季还会带着游客探秘菜园子,体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快乐,也有挖地瓜大赛、村式电影等活动,完整地当一回现代村民。
  新老村民聚合发力
  作为崂山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凉泉理想村从环保整治和村史复兴两个角度出发,以“生态振兴”为基础,探索崂山乡村振兴的新旧动能转化路径。通过理想村建设,带动了凉泉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百姓“四金收益”满满,收宅基地的租金,挣运营就业的薪金,得农产品销售的现金,分集体分红的股金。据了解,目前有8位村民在村内工作,每月工资平均达到4000元左右。既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凉泉理想村不仅造福着原村民,也给热爱乡村,想留在这里的人第二个家。村子启动了“企业下乡、人才回乡、文化兴乡、社区共创”的理想村招募计划。在凉泉理想村的建设过程中,吸引了许多有情怀、有才华的人加入。有着30年友谊的3位文艺青年在这里选了一个小院取名“遥山在”,有童年情节的HR高管选了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院取名“墨翠轩”……这些爱上这片土地的人们作为新村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慢慢扎根此地,满足自己开书店、咖啡店等梦想,新老村民通过理想村聚合在一起,一起感受新生活方式,也一同改变着理想村。
  乡伴集团作为南方知名文旅品牌入住青岛,借助乡伴的影响力带来南方游客,也为青岛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新样板。“我们希望人们可以回归乡村,长久地在乡村居住、生活、就业,形成一个安居乐业的空间氛围。”乡伴集团副总裁郑德福说。
  作为崂山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凉泉理想村从环保整治和村史复兴两个角度出发,以“生态振兴”为基础,探索崂山乡村振兴的新旧动能转化路径。
其他文献
五年来,山东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全国前列。2019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46万亿元,同比增长9%。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要求山东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这项任务标注了山东
期刊
在各类评选中,青岛向来是“拿奖拿到手软”,很少缺席。层出不穷的榜单,见证了2020年青岛的软实力。  爱因斯坦说“忘掉学校所学的,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可以套用一一抛开城市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基础建设,还能让人怀念的魅力就是城市的软实力。  过去一年,青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软实力。不单体现在自然环境、经济环境,还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成长环境、创新环境等等,在诸多榜单里可见一斑。  榜单见证实力
期刊
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可以集纪录片、文艺片和商业片为一体,是现代社会民众接受信息、认知世界的利器,也是中国跨国文化传播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些天TikTok变成了全球的焦点议题,引发了持续的震动。特朗普行政机构对于这个应用的打压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客观说,这个应用的全球影响确实是相当巨大的,无论是在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是风靡世界,成为以中国为
期刊
2021年是双星诞生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1月16日,双星隆重举行“百年双星开启新纪元”启动仪式,“百年双星,志在远方、路在脚下”,“志”的体现是领先,“路”的里程碑是成果。双星用奋斗和创新赢得幸福、赢得尊重!  “一个管理上了轨道的组织,常常是一个令人觉得兴味索然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所谓‘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为未来做决策,而不是轰轰烈烈地处理过去的问题
期刊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道出科技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义。12月11日,青岛市科技局发布“十三五”青岛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情况。会上,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绪永以“五个着力”概括青岛“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青
期刊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胶东五市开启了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广阔遐想空间。  2020年12月8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时距离胶东经济圈五市一体化发展构想首次提出,已经过去一年有余,五市产业、交通、文旅等方面的耦合效应在这一年内愈发彰显,一体化已从构想进入实际落地阶段。推介会上同时发布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思路》《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战略研究》,并设立1000亿元
期刊
2020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既是城市基因的再发掘,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青岛重塑开放格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应时之举。开放的青岛,始终勇立潮头。  循历史脉络回溯122年,青岛的命运从东堂子胡同的谈判桌上已悄然改写。一座山海之间的城市走上了被迫开埠之后的现代化之路,那之后,鳞次栉比的商铺、洋行、教堂在胶州湾畔渐次铺开,被动打开大门的青岛拥有了开放的基因。  上世纪8
期刊
开放,是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最大动能之一,早已融入这座城市发展的基因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青岛又一次站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担当起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  今年以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概念被频频提及,站在中国新一輪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沿的青岛,显然也不能错失发展的良机。  正深度融入“双循环”的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黄河流域九省
期刊
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面实现为高质量稳定脱贫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强化外部支持、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广大农村群众创造了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富有前景的发展机遇,接续乡村振兴做好准备。  老屋早已没了光彩。满身坑洼,门窗斑驳,昏暗中找不到像样的家具,如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赵安芝将在老屋里度过最后一天。地下是零零散散捆扎完毕的行李,桌上还有女儿急匆匆送来的饭菜。交流中,她似有一点眷恋,眼神里却满是期待。 
期刊
面对国内外巨大风险挑战,为企业卸掉重负、让企业轻装前行是必然之举。李克强总理在6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我们“保市场主体”,既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纾困,还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挖掘优化营商环境潜力,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减负松绑的政策说到一定做到!”  毫无疑问,近几年我国营商环境有很大进步,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跃升不少。特别是2018年年初一段“雪地陈情”之后,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