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对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毕业班学生到行业企业参加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是这种办学模式的一大特点。然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顶岗实习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学生个人、行业企业以及学校等方面协力解决。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
  一、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生产纪律意识淡薄。习惯了学校的严管,初到企业,50%左右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实习要求,实习过程中学生易出现烦躁情绪甚至厌倦心理。一旦脱离教师的视线范围就容易犯自由主义,求技动力不足,跟师学艺心不在焉,管不住自己讲闲话、吃零食、玩手机等小动作,甚至对善意的提醒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2)心理素质差,人际关系不适应。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顶岗实习之前很少体验过独立的社会生活。学校的人际环境相对单纯,师生素质相对一致,而实习单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环境也比学校复杂许多,一些实习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对人际关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心理素质较差,难以应对出现的人际问题。加上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遇到矛盾时很可能就会出现顶撞领导、对客人不礼貌甚至与同事争吵的现象。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对工作时间长、加班或三班倒不能接受,适应能力弱, 顶岗实习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3)脱岗、离职换岗现象突出。由于学生的实习单位分散,对于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学校很难从有限的师资中调 出更多的人员常驻企业参与管理,即使外派一两名教师到实习相对集中的企业协助管理,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旷工、离岗甚至些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问题。多数学生的实习单位是学校安排的,以至于部分学生过度依赖学校,一旦实习单位要求严格,学生就可能自行跳槽,也可能放弃实习回到学校,等待学校下一次的推荐机会。
  2.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
  (1)实习岗位单一,难以全面锻炼和培养实习生的专业技能。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初衷是积极的,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实习获得尽可能多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但实习单位往往出于管理、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给实习生提供的岗位大都是固定的,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里将一直在某个基层岗位工作。这些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量较大且重复枯燥,使学生身心疲惫,而且难以学到全面的专业技能,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实习单位没有建立明确的用人制度和晋升标准,对实习生的激励不够。因有些单位部分岗位更看重经验,对文化知识程度要求不深,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相对“高学历”的大学实习生到了这些岗位,容易受到老员工的歧视和误解,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优秀表现没有给予及时的强化和激励,而更多的是用员工标准去要求实习生,奖励较少惩罚较多,优秀实习生得不到合理任用。此外,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忽视也是造成实习生离岗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与企业合作不深,长期稳定的合作难以得到保证,实习效果会受到影响。目前,学校联系的顶岗实习的单位不少是因学校领导、教师的私人关系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不够稳定,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再次合作将很难继续,非常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
  (2)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符。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学校教师承担,不少人采用学科型开发方式,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脱节,职业教育的特征不明显,学生到职后学到的知识用不上,或者不能马上上岗,这是导致高职生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
  二、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生源本身的素质局限导致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偏弱
  一方面,实习让他们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突发情况,这些都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困惑,甚至产生无助或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开始顶岗实习的学生普遍把自己当成“企业员工”,容易忽视“学生”身份,忽视学校的管理与指导,淡薄了学校组织纪律,造成他们不遵守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实践主动性不够,进入企业后往往只停留于被动接收。当学习技能感觉吃力时,就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畏惧眼前的工作。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实习的岗位期望过高,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因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导致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技艺的愿望不强烈。
  2.实习单位、行业企业对顶岗实习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式
  由于大部分学生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减少,学生自律性较差,个人空间自由度增大等都给实习管理带来了困难。再加上管理方式由原来辅导员或班主任主持的班级管理向生产班组长(实习指导老师)主持的班组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把顶岗实习学生作为员工对待,而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操作流程、评价标准、考核办法都未成型,导致学生对细节管理方面的要求把握不到位,校企衔接有脱节现象。特别是有关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很薄弱,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时有安全事故发生。
  3.校企角色定位不准,学生管理责任模糊
  部分职业院校容易把顶岗实习当做“就业安置”,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途径,将学生送入企业后跟踪管理培养跟不上。而部分企业也把顶岗实习当做“顶岗生产”,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的手段。顶岗实习学生经过简单的操作适应训练,就直接进入生产一线,与正式职工同等要求。而没有经过系统顶岗实习训练的学生是难以适应职业环境、成为一件“合格产品”的。由此可见,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组织管理、指导培养等均显薄弱,最终难以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三、解决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学生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一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要培养学生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克服种种困境。四是要让学生懂得人际关系的艺术,掌握人际交往技能。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实习生来说至关重要。学校要在学生培养计划中设置“创业指导”、“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加强在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灵活应变等良好品质,要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兴趣、热情和信心,这样他们才能在困难面前及时调整心态,敢于克服困难,迅速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
  (2)实习单位要本着锻炼人发展人的宗旨为实习学生提供多个层次的岗位供实习生轮岗实习,而不是固定某个岗位长期不变。有了多种选择和锻炼,有助于实习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实习生工作适应能力,拓宽了择业范围。同时,也避免了长时间从事简单重复工作而出现枯燥心理。此外,实习单位要为实习学生制定合理的薪酬及晋升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员工录用标准和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层次与薪酬、晋升挂钩的制度及标准,为优秀实习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励实习学生的工作热情,很好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实习单位也才能留住人才。
  (3)作为培养教育学生的主体,校方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未雨绸缪,做好校内模拟训练。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之前,学校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习岗位的特点在校内实训中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及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的综合培训,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奠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思想基础。二是要点面结合,完善管理体系。学校要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就业中心共同参与的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分工,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要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实习管理体系;要通过一系列协议书明确学校、企业、家庭三方责任;要成立一支由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相结合的帮扶团队,要互通有无,建立起能够与实习学生保持有效联系的联系纽带,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三是校企要共同商定学生顶岗实习双向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构建以“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技能水平”、“职业素质” 等版块组成的指标体系,科学划定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量化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如实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定期到企业收集考核意见,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与学生的毕业紧密结合。四是校方要经常到企业考察、实践锻炼,了解企业行业的最新需求及发展方向,邀请企业行业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学校培养计划以及课程制定,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培养企业行业需求的人才,这样能够让我们的实习生很好地适应实习岗位,很快地投入工作中去,对学生就业及专业建设都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潘严俊.校企合作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3(1)
  [2]盛明光.基于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动态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子商务.2012(1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作者简介:
  喻浩(1983~ ),男,汉族,河南罗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专职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研究。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唯此,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
第三届海峡论坛6月12日上午在厦门举行论坛大会,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大会致辞中表示:福建省将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
目的 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以求得诊断经验.方法 采用细针吸取取材,巴氏染色、形态学观察和诊断.在115例甲状腺结节针吸病例中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建设和利用,是深化
尊敬的贾庆林主席,尊敬的曾永权副主席,同胞们、乡亲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rn海峡论坛诞生于两岸关系发生历史转折之际,前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之上,见证了两岸关系取得的一
在《收入准则》中,对收入的定义是“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目的: 探究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师重视对于语言技巧与语法的讲解,忽视了英语语言的文化,学生缺乏对英语语言文化性的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语言社会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152例进行分组,即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双氯
七年级是小学与初中的转折点,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突破思维障碍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