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绘画中的点景造型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风景类绘画这一同题材下,源远流长,各有千秋.本文尝试从点景这一画面元素出发,分析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中点景造型的差异及其在画面整体中的关系和意义,以此探究中西方绘画中审美内涵的异同及成因.
其他文献
流行音乐是一种相对稳定、方式灵活、传播能力较强的文化.流行音乐具有流行性、时尚性、载体商品性的特征.目前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音乐教育缺乏时代性,难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深入挖掘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有利于集体团结,净化大学生心灵、提高大学生审美,使大学生具备积极向上、奋斗进取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是西方音乐长达千年沉睡后的新生,其中尼德兰乐派像是一颗新生的火种,这颗种子先是在勃艮第地区生根发芽,后来在弗兰德斯逐渐成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越来越深入,它的音乐也随之散布到欧洲各地,促成了意大利牧歌的诞生;德国利德则是吸取了它的对位法,将其与自身旋律结合;威尼斯乐派的创始人就是弗兰德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他受弗兰德斯音乐影响创立了威尼斯乐派.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及个案分析的方式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对于这一时期音乐中心对外围影响的拙见.
水墨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但现代水墨人物画与古代文人画具有很大的差异.现代水墨人物画建立在古代优秀作画技巧以及现代造型艺术的基础上,在发展的过程中,构建出了继承于传统作画体系,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的画作语言表现形式.在构建现代水墨人物画语言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人物造型问题,一方面需要继承传统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另一方面也要从现代艺术中获得启发,对人物造型进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突破笔墨障碍,理解并且认可传统笔墨,还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寻找自身的个性,提升现代水墨人物画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从而构
崔子范是我国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齐白石曾评价他的画为“真大写意”.崔子范在艺术追求上秉持转益多师、博采众长的理念.在80年代左右,凭借他雅俗共赏的风格在画坛轰动一时,而形成这种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他对民间美术的借鉴.他将民间美术中意象概括的造型、鲜明热烈的色彩和乡土情调的题材等特征进行转化,形成纯真与质朴的内在精神品质.
不同用料的生宣对水墨媒介的反应都各不相同,如何通过生宣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最合适的题材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在选用生宣进行水墨写意创作时,需考虑它适不适合表现所要画的题材,如写意人物山水和花鸟.为解答此问题,笔者将用四组实验为其提供佐证和素材,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唐朝仕女图有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表现形式,《唐人宫乐图》是晚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仕女图之一,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价值,一个时代的繁荣变迁可以从当时的艺术上投影出来,特定的社会阶层也浓缩在一件艺术品上,是艺术家在一个时代,在这段历史中留下的印记.《唐人宫乐图》描写的是真实生活场景,视觉美是这幅画卷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
媒体的融合与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音乐艺术的传播渠道,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传统音乐艺术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壮族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仅形式丰富,在特定的地域还有着丰富的音乐活动.但随着多元艺术的发展,壮族民歌与其他民歌一样面临着传承动力不足的情况.巧妙利用融媒体进行宣传,可以更好地促进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也可以借此建立稳定的传承发展模式,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上.本文将从壮族民歌的发展与现状出发,分析融媒体视域下壮族民歌发展传承的变化,结合实践研究融媒体视域下壮族民歌的创造性传承模式构建.
凡书之“迹”,强调的是书法笔迹,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情绪、个性,使观者在欣赏技法的同时与作者精神上达到共鸣,这种视觉审美是否也能反映作者人品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品、道德有高低之分,但性格不分好坏.学书之初常强调“师法古人”,如王羲之、米芾等书法名家,但他们都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背景,所表现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故心理与书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若审美偏好不同,结构与墨色所体现的抒情观必然存在差异,运用心理学的某些观点研究书法艺术及其规律,使学书者在摹其“形”的同时更加关注书家的内心活动,最终能够得其“神
流传于广西隆林地区的苗族芦笙舞,以舞者手持芦笙边奏边跳为主,芦笙即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该种表演形式形成芦笙舞丰富、灵活的下肢动作,含胸弓背的上身体态特点,自奏自跳的表演也充分展现了芦笙舞高超的表演技艺.芦笙作为芦笙舞重要的表演器具,它与舞蹈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以芦笙道具为切入点,探讨芦笙对隆林地区苗族芦笙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中国红色经典声乐作品是中国音乐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积极健康、艺术娱乐、文化传承为一身,体现了在革命年代与新中国建设时期,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斗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也呈现出中华民族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在对红色经典声乐作品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不仅应当表现出音乐的专业性,同时更应当充分结合红歌的传唱特点和红歌创作的时代特点进行综合思考,确定演唱的表达思维基础,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有效满足新时代对经典声乐作品演绎的审美需求.鉴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红色经典声乐作品演唱展开研究,介绍了中国红色经典声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