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硕士教育实践与探索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的14所高校之一,从2011年开始招生。通过确立稳妥的培养计划、推进具体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充实双导师队伍、加强与出版界的联系等多种方式,华中科技大学对于出版硕士的教育工作已有初步成效。
  关键词:出版硕士;专业硕士教育;文理交叉
  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基本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年获得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于次年开始招生。2011级录取20人,2012级录取21人,2013级录取20人,2014级录取19人。学生大多是全日制教学,每年有近一半的新生是跨专业报考。
  与新闻传播的本科教育不同,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版教育起点就是硕士,这符合出版人才的需求特点,但由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版教育开始时间不长,有很多教学问题急需探索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在遵循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规范的同时,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严格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学校工科强势的特点,积极思考如何将学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教育优势,研究强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教育文理交叉的特色,旨在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一)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包括:第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出版职业伦理原则,恪守出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掌握出版编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出版工作所要求的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知识,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编辑出版职业技术。第三,能综合运用编辑出版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出版传媒策划、编辑、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达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任职要求。第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第五,身心健康。
  (二)设置全面的专业课程
  根据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达的文件,华中科技大学对出版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如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2个学分,其中公共课4个学分,专业必修课12个学分,专业选修课6个学分,毕业论分10个学分,实践环节10个学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出版学概论》《编辑原理与方法》等。课程设置涵盖编辑、发行、管理,种类包括图书、期刊、网站、数字出版等方面,理论课程与操作课程并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三)注重“双师制”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明确表示: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组)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出版传媒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特定领域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出版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学院聘请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物担任授课教师,也兼任导师,为学生提供很多业界帮助。这些业界导师有搞管理的,也有搞业务的,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丰富的业界经验与人脉资源,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推荐学生就业方面有着更侧重于实践性的作用,与高校导师形成互补,有效地优化学院导师队伍,保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全面性。
  (四)加强与业界的联系,重视前沿信息
  学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邀请出版业界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沙龙,承办全国编辑出版年会,及时介绍产业前沿信息。学生对一系列前沿信息反映良好,还经常吸引外院系学生参与。另外,学校还鼓励学生报考出版职业资格考试,让学生跨过这道出版界就业的门槛。
  (五)严格毕业论文审核
  学位论文是对两年学习的实践总结,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华中科技大学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遵循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出版实际问题,面向出版应用,分析研究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重点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出版实务问题的能力。论文应以出版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具体有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形式。学位论文完成后,要有至少2名副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出版硕士专业学位。
  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特色
  (一)起点高、融合性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从本科开始,而出版教育是从硕士研究生开始的,这符合出版人才的需求特点。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的招生,重视学科的融合性,跨专业背景的学生更受欢迎,拥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受欢迎,旨在培养拥有多领域知识,既“宽”又“专”的复合型人才。
  (二)文理交叉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传统的工科强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奉行“文理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的宗旨,希望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复合型现代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学院在本科阶段就开设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微机原理等工科课程,这在全国是首例。
  因此,不同于其他高校偏文科的课程设置,华中科技大学将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全媒体平台等融合,更具有学校特色,在专业中设有“科技编辑”一方向,更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所长,鼓励拥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报考学习,成为集技术和理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三)重视职业道德与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对出版专业硕士职业道德与能力的培养。职业伦理包括出版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出版职业思维、职业语言、出版编辑知识、方法、职业技术五个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系统掌握编辑、出版以及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第二,系统掌握读者调查、市场分析、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宣传推广的知识与方法;第三,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的方针、政策与法规;第四,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第五,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出版能力。   以上内容都融入了各门课程之中,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注重对这些技能的综合应用。
  (四)重视实践教学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省内外实习资源,鼓励学生在业界实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行业的了解。在出版专业硕士实习方面,学校和院系给予了大力支持,学院设有导师专门负责专业硕士的教育工作,并可以与实习基地进行联络、协调、推荐。出版专业硕士在完成第一年的学业之后,在没有课程的情况下,学校鼓励其去实习。学校还在不断扩展实习资源,希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此外,在课程设置的42个学分中,实践环节占有10个学分,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分以下五个:第一,专业文书撰写。就编辑出版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文书(比如选题报告、编辑加工记录、编辑质量报告等)进行写作训练,由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或实务部门专家讲授。第二,专业设计。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教学,进行图书、报纸、期刊、网页等方面的项目设计,由任课教师或实务专家指导。第三,专业实训。按专业方向提供实训,按专业由教师组织,由实务专家辅助指导。第四,专业课程实习实践。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程,以课程作业或者课程论文形式完成,有专题调研或个案研究两种类型,由任课老师组织。第五,专业实习实践报告。在出版传媒企业实习4个月,要求认真撰写实习日志、实习总结,由实习单位填写实习鉴定,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回校后,提交实习总结材料和实习鉴定意见,并经学院组织专家组考核。实践考核方式多样且务实,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
  (五)重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
  作为专业硕士,出版硕士与编辑出版硕士存在差别。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对出版实践给予指导的一门应用学科,旨在培养具有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业人才;出版硕士更倾向于培养从事出版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倾向于实践性与融合性。目前,我国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受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要求,还没有转换到突出职业能力的导向上来。
  华中科技大学重视出版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在奖学金的评定上,学术硕士的标准是发表文章数量,而专业硕士是实践作品。专业硕士必须进行3个月以上的实习,这一要求突出了专业硕士的职业导向,学生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找准方向。
  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在读生、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资金投入与教学时间问题
  出版专业硕士的教育起步晚,发展必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实习建设、专家教学、内部管理上资金的投入不足;一些业界的兼职教师面临着固定的教学时间与自身工作安排发生矛盾的情况,要求我们在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二)对软件技能、营销、管理方面的培养缺失
  虽然设有出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数字出版技术等课程,但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后都认为自己对出版营销、出版工具与技术的掌握不够,这方面课程设置过少,应当加大比重。
  (三)课程内容陈旧、重复,缺少教材,体系不完整,实务课程较少
  出版业作为传媒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以飞快的速度更新换代,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难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课程,容易让学生感觉陈旧无趣、不符合实际。对于研究生教学,教材难以统一,导师大多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难以形成知识体系。此外,实务课程设置偏少的情况依然存在。
  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明确培养定位
  华中科技大学希望将学校特色优势变为人才教育优势,将提高专业硕士教学质量、转变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当作重中之重,在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突出“应用性”,实施专业化、学术化、职业化的教育。要求对出版管理、出版营销、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方向进行成体系的学习,对学科的前沿要及时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研究生对实践应用大胆思考、充分创新,提升想象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明确专业方向,发展文理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分为:大众编辑出版,专业及科技编辑出版,新媒体与数字出版,出版经营管理,出版营销,出版国际化与跨文化出版。
  由于学校出版硕士教育刚起步,虽设立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但在教学、划分方面还不尽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设立多元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指导,真正做到学生的“术业有专攻”。
  结合工科院校特色,着重发展新媒体、数字出版技术方向与科技编辑方向的教育。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概况、理论教育的空壳,而是真正掌握前沿技术,做到工科知识技能与人文社科素养的完美结合。
  (三)优化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加大实践力度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具体形式,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质性要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出版硕士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体现着学校教育特色与教学质量。
  在出版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也为跨专业的同学提供学习空间。其次,增加应用性、实务性课程,掌握扎实的出版技术,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再次,要注重知识的更新,不能一味讲授陈旧、过时的理论知识,要注重产业的最新动态。
  (四)加强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交流
  出版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型,但学科内容上拥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应当鼓励两种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学术硕士的课程侧重于理论研究,专业硕士的课程侧重于应用,两者具有互补性。若将两种类型的课程融会贯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李文邦.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综述[J].出版与印刷,2008,(2).
  [3]赵欣.出版硕士人才培养之我见[J].科技与出版,2013,(11).
  [4]孟捷.大出版背景下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3,(6).
  责编:晓 成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成为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发展的新常态。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质量关乎本专业的长远发展。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全面评价学生质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三本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高新技术学科,因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受到三本院校的青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推进,高校创业竞赛在高校内迅速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学生课外竞赛项目,通过竞赛也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学生创业团队,但现阶段该类竞赛还存在部分不足。笔者结合从事创业竞赛的经验,提出优化创业竞赛发展的对策,对大赛发展会有裨益。  关键词:高校;创业竞赛;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创业竞赛逐步普及,成为一项高校学生竞赛的重要项目。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
期刊
摘 要:电气工程学科是现代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科之一。以电气学科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诸多的交叉与新兴学科,而国内本学科的发展相对落后,在各高校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与专业特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理解电气学科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遵循电气学科发展规律,把握区域经济特征,定位于应用型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航空电气两个特色专业建设,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计划
期刊
摘 要:社会“审丑”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病态的社会亚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审美和学习生活都造成了消极影响。面对异化的“审丑”,我们不能熟视无睹。高校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融入”上下功夫,精心构筑“防火墙”,增强“免疫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社会“审丑”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路径  一、社会“审丑”文化: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亚文化 
期刊
摘 要:农业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以下举措:加强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与对口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就业基地;注重就业指导课程;强化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提高学院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创业能力;联合办学;技能;诚信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河南省关于毕业生的就业方针、政策,不断强化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当下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转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简单地引入几个企业,建立几个创新创业基地,聘请几个校外兼职教师?洛阳理工学院从教育教学自身规律出发,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出发,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出发,以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抓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转型发展;专业集群;课程改革  要
期刊
摘 要: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社会适应。研究结果显示,内地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于内地汉族学生,且内地维吾尔族大学生内部的社会支持利用度有所差异。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  在内地举办高中班是国家支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自2000年首批内地高中班举办以来,到2014年国内高校已经连续招收了10届内
期刊
摘 要:世界史变为一级学科之后,如何进行世界史教学团队建设成了许多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河南大学世界史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探索出地方高校建设世界史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首先,充分认识建设世界史教学团队的重要性;其次,世界史教学团队建设要突出特色与优势;再次,加强内部力量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利用;最后,教学团队的各个要素要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世界史;教学团队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缓缓展开石品先生《丰采瑞鹏》的画轴,一位俊朗清秀、睿智儒雅、从容坚定的大学生手握书本向我款款走来,惟妙惟肖的样貌、栩栩如生的气度,穿过我的眼睛。或许是因为我也正在写“瑞鹏,让我呼唤你到最后一遍!”(诗歌)的缘故,一下子哀恸、不舍、思念、景仰弥漫于脑海,交织在心头!眼前的画仿佛活了,我也走进了画中,苍茫的远山下只剩下我们俩,在空廖静寂中碰撞心灵、互诉衷肠。  石品先生见我如此动容,心心相连,惠邀我为
期刊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网站关注度极低,而对与手机关系密切的微博、微信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网站。各个年级对新媒体关注度也有所不同,对新媒体的关注热情趋向年轻化,年纪较小的学生对新媒体更有热情。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新媒体的交互性、全息性、数字化、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