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正着手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有着一定的要求了。本文主要对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99-01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而计算机作为互联网的主要载体形式,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已经开展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但是在小学计算机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如何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计算机学科上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而言,兴趣是其最大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很多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士都在尝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学习兴趣是创新意识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在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后续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注重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容易引起学生思维上的跳跃,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學生为主体,要能够使得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加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帮助。
  最后,需要教师去主动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只需要告诉学生知识内容和解题思路,要能够授之以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的仅仅是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独立学习以及创新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来说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突破思维定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而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定势,要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和获取知识。例如,当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一道比较陌生的习题的话,如果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面对这道陌生习题时,在脑海中不会形成一个解题思路,因为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下,他们的思维从未得到过类似的锻炼,并没有形成一个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而如果学生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就能够形成一种创新型的解题模式,就算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是有个大致的解题思路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来说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开放自己的思维,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和解决各种实践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在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中,学生是整个教学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同时还需要根据课堂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除了需要根据创新能力提高的要求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之外,还需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思维拓展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所执行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始终都比较枯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来说毫无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教学活动,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来起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
  五、加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学校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在各个学科中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的小学教育的主要模式,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也不例外。小学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应该给予创新能力的培养足够的重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实际课堂教学能够更多的与实际相连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开展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联系实际的目的,教师不应该将全部的眼光都放在教材上,要给予学生课外学习足够的关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善,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才能够使得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中,才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破思维定势,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锻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创新能力将会是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之一。由于计算机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所以加强对小学生计算机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方式,为小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望.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8):161-162.
其他文献
目的:在了解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素养、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及健康状况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健康素养干预模型进行健康素养干预,评价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寻找适合养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本人的一些思考谈一谈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95-01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英语也随着发生了改变,不管是在教学模式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各小学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而民族音乐是一门对小学生美育、德育、智育以及在许多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均起到积极作用的课程,本文简述了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兴趣;赏析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97-01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古老传
摘 要 现阶段,课堂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中如何在合适正确的时间“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时机的成功把握能够为教师课堂创造出非常好的氛围和效果,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课堂导入的成功能够增加课堂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不断的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但是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目前,一些农
该课题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将两株分别分泌抗EGFR、抗CD3 MAb的杂交瘤 EQ75和αCD3融合起来,并对其介导效应细胞的杀伤效应进行测定.上述结果提示:多种肿瘤细胞高表达DEGFR,EGF
IRS4(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4),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家族的一员,可以在胰岛素或生长因子缺乏的情况下组成型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但其调控只在转录水平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此病主观症状多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该课题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VBI患者进行检测研究,通过与
该研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瘤19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MIB1增殖指数)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并分析Ki-67抗原和P53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