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也需要重视。本文首先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及方向进行阐述,其次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更有效地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与意义
  国内高校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中,对高校学生主要是从两个方向进行培养,一种是更契合实际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另一种是具备专注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未来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培养更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其需要在教育管理方式、学校的教育系统体制以及教育方式三方面来对教育思想进行改变。不仅如此,还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以创新应用教育培养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培养;各个地区在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方式上应当根据当地的企业产业特点,通过高校来培养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把企业的岗位情况和未来的趋势综合起来制定一个符合高校所在地特色的培养计划,不仅需要为学生奠定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效地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学校教育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高校所在地产业的具体情况作为教育参考,对课堂教学及教育模式进行改善;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当地的产业需要相结合,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来选择教学模式;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课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对过去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内容上的补充,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践生产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整体的教学模式富有当地特色,从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进入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理论基础,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例如无线电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了专业的电路知识,很多学生只知道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电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如果能在课外进入工厂观察具体家电产品的电路并动手制作电路板,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焊接设计电路所产生的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的意向进行分类培养
  在高校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中的大一和大二两个时期,应为学生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在大三和大四的阶段中,了解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规划,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意向进行分类培养,对于想要继续进行研究工作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用于研究的实验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继续深造;对有意向进入企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学校要在大三、大四的时期针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大培养力度;从每个学生自身擅长、感兴趣以及未来规划的几个方面出发,进行分类教育培养,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加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校在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高校中各教学环节进行充分把控,对课堂的课程內容进行丰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应该全面地设计实验课内容,以学生在实验创造的课程中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完成实验为目的,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于毕业设计这种考查学生四年学习总况的教育环节,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相结合,综合以上的要求制作一个能够通过校方检查,也能符合企业标准的毕设作品;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导师的辅导,还需要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参与学生的指导工作,在两者监督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院校应加强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知识结构的优化
  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结构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非常关键,学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通识课程平台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这两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以塑性成型模块、材料连接模块、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模块以及创新技能训练模块四个教育模块为主,进行人才知识结构的构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明方向、强适应这几个方面为主要原则来开展人才知识结构的培养,从各个方面来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带领学生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最终实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知识结构的特性
  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各课程之间具有独立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课程奠定理论知识基础,满足对后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
  客观来说,各门课程具有独立性,但是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构建上必须将这些课程巧妙地连接起来,让每个独立的课程都能通过恰当的链接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避免学生在知识衔接上出现脱节的情况,综合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以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校方需要通过进行多方面了解以及调研,学习同类院校里同专业的精华教学体系部分,并且结合自身的优势,寻找有特色的知识结构构建模式;校方应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加大对实验选修课、综合技能选修课等课程的开设力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优化知识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知识结构需要秉承四个原则,分别是通用性原则、精简化原则、特色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通用型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以基础通用型为主,加强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的基础内容理论技能的培养,体现了其基础性原则;而两个平台的知识结构构建体现了通用性原则。精简性原则是指控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减少对理论知识内容的教学,多开设实验动手操作课程,将学生从教室内解放出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色性是指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构建不仅仅体现出国家的人才的需求及要求,还需要满足地方企业的需要,突出专业课程的特色性。实践性指的是精简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对人才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满足企业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结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变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从多方面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选择更合适地区特色的模式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把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青海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材料加工工程。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发展,社会对于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高职开设了双语课程,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意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我校经研究决定,于2010年开设《国际会计》双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涉外)的必修课,以英文原版ACCA(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考證教材(Financial Accoun
期刊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纳米管和金属锡或其氧化物都曾引起过人们浓厚兴趣,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这些材料均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用不同方法合成了碳纳米管和金属锡或
随着近期创新创业在高校的深入发展,学校和教师深切感受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需要进行改革,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质量也引起了大众的讨论和关注。近期,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提出,应完善专业教学结构,加强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設,因材施教,在培养时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在应用型高校中,探究艺术设计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实践。  本研究是建立在教育部开展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性应用
期刊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教学是指在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获得了新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是否进步是验证课堂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如果教师教学任务完成,但是学生没有得到进步,课堂就是无效。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实验、练习等方法与教学配
期刊
本文通过对9889篇茶学文献中所含关键词的计量分析得到:样本文献所包含的不同关键词总数为12091个,平均每篇文献含有3.8个;同一关键词在全部文献中的出现频次范围为1-638次,
采用溶胶-凝胶原位反应制备Nafion/SiO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以及膜的电导率测试和单电池测试手段对Nafion/SiO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在
会议
源起:变革传统考试,模块游考应运而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学习的过程是他们生命的历程,然而学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往往简单地用一张试卷、一场考试、一个分数来进行一次性评定。考试只注重知识的掌握,造成“纸上考实验”“纸上考实践”“纸上考品行”等现象,形成教师“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排斥在考试之外,考试的功能变成选拔、淘汰、证明,给学生造成巨
期刊
本文从产品数字化、传播网络化、信息交互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期刊的特点,并从编辑观念更新和编辑手段现代化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工作,最后介绍了网络期刊的管理现代化和
为了改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我们采用Mn对LiFePO进行了体掺杂.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Mn掺杂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学近年来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是分阶段开展的,即先安排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