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从传统教学模式朝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数学;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拓展想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从传统教学模式朝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 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 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不仅仅是利用粉笔与黑板来授课,而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仅仅是教师单向教学,和学生很少进行互动,这样一来就不能够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运用,使数学教学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2. 让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化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进行平面几何的教学,教师往往是使用粉笔在黑板中画出平面几何图形来为学生讲解,这样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不能够轻易地从教师的绘图中形象地体会到平面几何图形,没有一个深入直观的了解,对学生而言也较为枯燥无味。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学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来更加形象立体地看到几何图形,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也增进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了解。
  3. 增加课堂容量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设备仅仅是粉笔与黑板。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在黑板上书写各种公式和画图形。多媒体技术恰好弥补了这样的缺陷,教师在备课阶段便能够使用多媒体准备好上课时需要用到的资料,能够让课堂时间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1. 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让他们头疼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换一种方式来说,如果学生缺乏抽象思维与想象力,是无法真正学好数学的。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来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一些知识点。如果采取过去的教学手段,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是要求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定义,或者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具体化,虽然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常见的图形,但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就无法应对了。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可能在练习中遇到的复杂图形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构建一个更加清晰的空间图形,如此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空间图形,也可以慢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进而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
  2.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它依旧存在力所不能及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要强调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科学整合,要清楚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辅助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比如我们在教学《函数和函数图象》的教学时,应当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对于开始的简单定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步骤循序渐进,加上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来让学生打好基础。在之后的函数通用形式的推导过程中也可以不使用多媒体技术,而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慢慢推导,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最后的函数图象我们能够利用多媒体,对于相对复杂的一些图象,只要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特点,我们就能够通过多媒体将函数图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将之前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运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1.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升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程度,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形象进行具体演示,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学生感官,最终拓展其空间想象能力,使其形成动态思维,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例如:《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初中几何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不同的位置变化,进而形成了多种复杂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懂,影响到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制作一定的课件,在课件中,将圆与圆的相离、外切、内切、内含等不同的位置关系编制成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沿直徑一条直线所展开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通过交互控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各种位置关系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演示,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带来学习途径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加便捷化的学习途径,如在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给学生提示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方程组,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最后将班级内学生给出的解法进行总结分析,选择出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并且将其归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新课改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为构建多元化的有效课堂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梦霖.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7).
  [2]陈华.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
  作者简介:
  潘见,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就因此才有了“学问”一词。而初中是学生开始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对于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也开始有了辩证性的思维。而在这样一个阶段,老师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掌握课堂的教授节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勤思考,形成学生自有的独立人格
摘 要:小学生阶段就是一个学习怎样正视对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小学生最饱满的就是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是小学数学方面。教师重视学生也就是要对于教学课程的设计更加负责,想要更好的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就要明确学生是学习以及整个教学进程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表现,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方式,教师更加要明确以一种什么样的创新理念来完成这件事情,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尤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进入新的趋势,各种先进的理念在具体的落实中也有了进一步的体现。工科类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工业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各种需求都逐渐旺盛的现实背景下,工科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积分和微積分都是较为有用的理念,也是许多工科能够掌握的基础理念,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旧有许多的应用方式,面临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区别,文章就当下的积分微积分在工科中的应用进行分
摘 要:“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反思作为认知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是教师的关键的再認识过程,也是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步骤,是不断取得专业成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中职数学教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也是各个专业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中职数学教学却存
摘 要: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本身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让其去进行公式化的数学学习不利于数学课程的开展。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结合生活去理解和思考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升,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而如何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便需要老师的教学引导,因此本文从小学教学生活化出发,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