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随之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初中课程教学体系之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散发思维,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学全面应用于初中课堂教学之中,并且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初中课堂教学出发,全面阐述信息技术课程在其中的运用与作用,以及老师如何在二者之间做一个衡量与选择,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引言: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互联网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信息技术也慢慢变成互联网的代名词。信息技术可以对该学科的某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说明介绍,或者是与某个核心要点和环节相结合进行讲解。在初中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结构进行适量的调节,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路清晰的知识框架体系。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反复不断地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点。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到如今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作为课堂的导入环节,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当中去,一个好的开始就会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那么将学生有效带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并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这个好的开端,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关键一步。所以说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开发性的导入功能,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成功。二是方便使用,信息技术课程拥有视频形式的学习载体,不管是在电脑上还是在手机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能联通互联网就可以进行观看,而且还是不限次数地反复观看。三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非常丰富,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是有限的,分配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名额当然也是固定的,而信息技术课程汇集了大量名校名师的讲解内容,这种学习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并且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一)进行课前预习
  所谓预习就是在教师上课之前提前对一个即将要学的新知识点进行学习,在预习中学生可以先对知识的基本框架作一个整体把握,再将框架内的知识点细化探究。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良好的预习工作,对整个知识的掌握能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让重难点简单化,更加通俗易懂[1]。例如在学习PPT的制作时,学生之前可能都不知道PPT是什么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制作PPT,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发布预习内容的信息技术视频给学生后,学生就可以自己观看视频梳理知识体系并记下相关笔记,在后来的课程中教师只需要对学生不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大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中教学
  在如今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以及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讲授书本上的知识点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对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困惑时,教师便可以首先录制一段针对性的信息技术视频并在课堂中播放,之后再和学生进行沟通讲解,这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深入交流,而且还会通过沟通与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最后,对难点知识进行了成功的讲解。例如可能学生不会将电脑上的时间调成24小时制,所以说在学习调成24小时计时法时经常会忘记操作步骤,教师可以制作关于调整小时制的方法的信息技术视频给学生观看,一边采用24,一边采用12。直观视频的觀看,学生一定会对这样的一个计时法有更深刻的印象。当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到怎么调整电脑上的小时制的时候,学生就会很快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课后复习
  学完一节课的内容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复习巩固,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优点就有能随时观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学过课程的复习,学生通过观看信息技术课程视频不仅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而且可以对一些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例如老师可以把信息技术课程视频群发在家长的手机上,学生回家之后对自己在课堂中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对自己不懂的点花更多的时间去掌握,当在观看视频过程后还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向教师寻求帮助,反复学习一定能将知识点牢牢掌握。同时教师可以录制一些信息技术拓展视频,这样更可以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性,并且还能让学生更加喜欢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以此来培养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现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打破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模式和形式,而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还可以开拓思维能力,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堂知识全面吸收甚至对知识更深刻地理解[2]。把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和目的,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去主动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旭飞.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J].数码世界,2020,No.172(02):114-114.
  [2]范伟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激发之我见[J].新一代:理论版,2020(9):185-185.
  (新疆柯坪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中心的学生教学目标也提出新的计划。在现阶段的初中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愈加恶化,压力得不到释放,也间接影响了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在国家教育中心的明确指挥下,学校和教师也开始对初中生的体育教学进行重点关注与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的训练是初中体育的重点教学方向,但是由于初中体育教学长期收不到重视,教师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传统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看来,我国各地都在大规模的实行新课改,高中政治也面临着向更高层次教学当中的过渡,这也在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为政治的素质教学提供了便利。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课堂当中,政治教学在课堂上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所以政治教师一定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机遇,注重全面推进政治的教学方法,探索政治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实现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环节,音乐这门课程所占有的学时较少,另外,学生对音乐的重视度都不高,认为音乐课是用于释放压力的课堂,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时欠缺认真心态,这一切使得学生的音乐素质无法获得较好的发展。学习音乐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实质都拥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理应积极地在发展学生关键素质的前提条件下探寻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开展音乐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对音乐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经常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具趣味性,借助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还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进而能够有效
期刊
摘 要:根据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小学一二年级的体育周课时要保持在4次,且每日阳光体育活动要保证每天半小时,可见,体育活动在小学低学段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德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学段的一二年级学生日常教育的重中之重,综合体育教学活动的高频性和德育教育重要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巧用德育手段,促使两者正向结合,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体育教学活动更好的体现育人价值,同时也鞭策学校教学工作
期刊
摘 要:初三美术特长生素描的学习必不可少,而素描观察能力的培养就很关键了,用眼睛反复的观察,再加上手脑的配合,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三美术; 素描; 观察能力; 培养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带动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美术方面的工作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于是,初三美术特长生应运而生,为很多文化中等,美术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升学的机遇,而初三学生学习美术的特点是:零基础,课时少,没有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也发生了改变,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已不单单止步于学生知识的发展,尤其是初中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家国情怀是当下社会教育中多次提及。而初中教育是学生发展路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时间,如何更好地把家国情怀与初中历史知识相结合,是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
期刊
摘 要:本文笔者将基于学生信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为课题,旨在准确阐述美术智慧课堂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在深入揭示美术智慧课堂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打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为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推动新一轮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取得实效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智慧课堂;含义;重要作用;策略  一、引言  伴随着
期刊
摘 要:初中生基本素养的培养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任务,建立有效的初中科学教室是提高初中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初中创建一个有效的科学教室并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初中教师必须对基本素养的含义有清晰的理解,并且对科学课程内容与基本素养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了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教学,从而提高了初中生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基本素养;初中科学;有效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从小就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当中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但是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会存在脱离实际情况的现象。脱离实际情况就意味着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一直基于理论性层面,这对于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去感知道德与法治文化元素是很不利的。所以为了弥补
期刊